NANO 1.8G 的耗電TDP 24W, 我有一顆AMD Turion64 MT40(2.2G 1M) 耗電TDP 25W. 兩顆比起來效能不知道誰會贏? 個人覺的應該是MT40 會贏(cpumark99 3xx).
基本上我是覺的拿Nano ATOM 比速度好像有點偏離了這類產品的定位.....
應該從速度,耗電及$$來比才比較有意義吧.

PS. 改天post MT40的測試資料!
真的要打MID市場..VIA乾脆直接推出500Mhz的NANO來打好了...
看有沒有辦法把TDP壓到3W以內..能弄出fanless的系統更好
ec wrote:
Fujitsu U2...(恕刪)


嗯!...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lverthorne_(CPU)

MID/UMPC
是用
Atom Z series(Silverthorne ), 配合新的 chipset (Menlow->Centrino Atom?)
Fujitsu U2010 是用這個...
(耗電量... 也沒好到那裏, 還要再等 Moorestown ...)


Classmate PC / Netbook / Nettop
是用
Atom N series(Diamondville), 用舊的 chipset, 整個平台耗電量並不突出,
這篇文章的一開始是跟這個系列在比較.
(如果目標Classmate PC / Netbook / Nettop, 看起來 Nano 還有可為...
但如果不是低價, 硬要拼枆電量, Atom Z 還是有厲害的地方...)


講到耗電真正該罵的是Intel配給Atom的945

這顆耗電22W,等於是10顆 Atom

也因為如此,25W的1.8G Nano + CN896的耗電才會跟Atom平台相差不大


我比較訝異的是如果1.3G Nano + VX800可以播1080P WMV HD的話,

這個組合耗電量非常小,8W + 5W (VX800U只有3.5) 只有13W...


這才是Atom最大的敵手
上面的報導裡面,有一句話說的很中肯:


所以,Atom的弱點在於較落伍的晶片組,因為使用落伍的130nm製程所以功耗頗高,且Intel無意投入更多心力在Atom N的晶片組上(投資報酬比不合,不需要為低價產品花太多研發心力,特別是晶片組又比CPU更便宜),



很明顯INTEL知道現在的晶片組,是很無力的
但是在一個渾沌未明的市場,投入大量的研發,又似乎不是很明智

就好像當年在賽揚450、i810時代,
INTEL原本有想推出CPU+南北橋合一的東西,
最後的評估,得到的結論卻是:一流的技術、二流的品質、三流的價錢。

如此說來,把被淘汰的945系列晶片廢物利用一下,反而是相當的正確。
又可保留大量的資源繼續其他的開發,又可推出堪用卻不是超好用的平台。

加上製程技術的領先,
ATOM+945GC一套的研發、生產成本,相信只會比VIA NANO來的低。
NANO + VX800 卻得克服各種新功能的整合,如1080P...還要調教製程跟良率...
賣價...
說良心話,我都不知道該定比較貴還比較便宜了
NANO + Vx800 有可能是現階段的ATOM殺手,但其實也是一把兩面刃...

再說雙核板ATOM還沒推出,而VIA提升CPU的速度不比INTEL
把NANO+VX800延後上市,直接跟雙核板ATOM做比較,應該比較適合
不然剛在媒體上取得評比優勢,就算訂出有利潤的價位,也很快就會面臨ATOM雙核板上市,被要求降價的衰樣...

而AMD顯然已經錯失先機,這塊市場上暫時可以不用考慮AMD。真是可惜了780G.....

我只能說對VIA來說有得出貨就要偷笑了,還考慮價錢那就不用玩了

另外Intel要用945賣給消費者清庫存,竟然還要幫他說說 "正確的決定"

而且雙核跟單核比,如果雙核只贏一點點或是還平手,那就真的難看了


不過從這串就可以看得出來,VIA多被看衰
hanzo0313 wrote:
我只能說對VIA來說...(恕刪)


這...
我只是說是"行銷上"的正確決定啦

畢竟現在市場可以直接說是被atom獨佔了,
既然如此,王牌也就不需要那麼早打出來而已

nano也一樣,
現在推出,就算是效能勝利,才沒多久又要被媒體拿去跟雙核板atom比較...
萬一發狠下一版的945C有內建VC-1加速...
就算雙核板效能還是低於NANO(雙核心不等於效能加倍
我想開發廠商也不會允許NANO的賣價可以跟ATOM看齊的.....

要知道,
這版的NANO也可以算是VIA的最後王牌,投入那麼多研發,
還沒把研發經費賺回來就拿去殺低價市場...
策略上,似乎有點不太理想
所以囉,直接著跟新版的ATOM對決,就算不贏,損失也可以控制住

就算是INTEL,
也不會是那種以改善全人類生活品質為己任的偉大企業,
說到底INTEL是公司,公司要賺錢的,沒競爭對手規格又何必提升?

還是有競爭才有進步,
我個人還是希望早點拿到可以撥1080P的ATOM或NANO或者AMD都可以

其實可以播1080p WMV的機器早就有了
就是採用Atom 的機器

而且你說Intel行銷上成功,我是覺得Atom這一仗打贏了對Intel也不見得有好處
要是真有好處那早就全面供貨笑不攏嘴了

就是因為怕效能太強會打到自家NB用CPU市場,所以才出Atom
結果現在又繼續出雙核Atom,這不是矛盾了嗎
坦白說,現在VIA就是打著免費廣告的如意算盤,
反正市佔率不是0就是1,多賣一點是一點,
市場如果持續把焦點放在Atom上,Nano就會一次又一次被媒體拿出來講,
看衰也好,看好也罷,如果今天媒體或大眾根本就不想用Atom,
誰管你Nano還是Micro....

就是因為風向轉了,所以Intel才策略性供貨,限制一堆
有Lexus賣誰要賣Yaris...

講了半天不是要說VIA很好很強大,只是目前業界正面臨一次重要的轉型前,
風風雨雨未來之前什麼事都很難說

這場仗Intel是一定贏的,只是VIA可以吃多少而已
威盛這幾天股價超強
該不會真如電子時報所說...NANO已經開始出貨給HP了吧?

有點不大兜的起來...Nano應該還沒達到量產的準備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