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震驚的消息(關於cpu的)

這是什麼情況!
各門各派齊上俠客島嗎?
一篇"俠客行"引來這麼多觀點?
不過是一篇小文章罷了!有必要這麼認真?
finkel wrote:
askeing板友我...(恕刪)

multi-threading 程式很容易,要均分 loading 卻很困難,例如一個程式分成十個 threads, 其中一個佔 80% 的負載,剩下的共佔 20%, 很不幸這個程式不論在多少核心下執行,最快只能增快 20%

而且這還是在最理想,threads 之間無資訊相依性。

很多人以為只要把程式分成多執行序就可以解決問題,但不幸的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去分成多執行序,而是在於「如何均分執行序的負載」。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多數的遊戲對多核心的支援度這麼差,只有幾個遊戲勉強能「善用雙核」,但在四核就全死了。(四核都在動和四核都「滿載」是差很多的,但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以為四核都有在動就是有「完整善用四核」,殊不知四核都 50% 和雙核 100% 的效率是一樣的。)
White Pope wrote:
multi-thre...(恕刪)


+1
其實現階段硬體的世代交替已經遠遠快過軟體的,從以前的一年半年到現在的一季,變化的速度已經超乎我們的像想像,當然價格跌價的速度也是一樣。但是軟體的開發速度並未因此加快,反而有延後的情況發生。
近來的記者素質很差,亂報訊息,影響視聽大眾,再加上我們的視聽大眾,大多數也挺配合起舞,
因為也不去求證,難怪現下台灣口水真多

版大會post此文應該也是覺得有所疑慮,經大家討論,至少有些頭續,且不論回應的文正確性到何處,
至少白家爭論,可看到多方意見!

看到此篇是中國時報所報,
ya19881217 wrote:
猜?...(恕刪)

舉個例子像遊戲這樣的東西好了
一般角色動作計算方式應該是等到玩家輸入指令看是往前移動.往左往右.
再去執行,可像這種已經被限制的選擇.4核就應該可以同時去運算四種情況
等到變數確定(前後左右移動)之後.
就可以直接輸出先算好的結果.(流暢度應該可以差很多吧)
不過這也是要個別程式去設計的樣子

想了想還是對目前的問題"如何讓多核簡單適用於任何程式並增進程式效能"
應該沒有什麼幫助吧@@~
Jimmy Yang wrote:
其實現階段硬體的世代交替已經遠遠快過軟體的,從以前的一年半年到現在的一季,變化的速度已經超乎我們的像想像,當然價格跌價的速度也是一樣。但是軟體的開發速度並未因此加快,反而有延後的情況發生...(恕刪)


每一季出個新的型號
改改時脈 改改快取大小 出個加強版 出個醃割版
叫世代交替

現在的架構 講穿了 就是三十年前的 x86 架構 一個看來開放 確是一大堆專利權保護傘下 打退競爭者的....

x86 誰不會做,但半導體廠(迷之音.....UMC...486)做出來拿去賣 絕對是被告到拖褲子...

一但不再延用x86 第一個倒的應該是INTEL吧

比起其它SUN SPARC CPU, IBM POWER CPU,CELL .... (z80,68K...好熟的名字)

X86 是便宜又大碗 ,當然就延用30年前的架構了

它不是最好 但他最便宜 windows os 也一樣

像乙太網路也不是很好 大家還不是將就用

不然改行去寫超級電腦的PROGRAM好了
中國時報寫的東西你也這麼認真?
認真你就輸了
The head says no, the heart says go!
mictzen6116 wrote:
現在的架構 講穿了 就是三十年前的 x86 架構 x86 誰不會做......(恕刪)


您實在實在太小看做硬體的人了,如果您對於硬體的演進略有涉獵,應該可以了解,除了指令集向下相容,CPU 架構的演進確實相當可觀的。

相對開放的硬體因為需要有完整(幾乎啦)的 spec,所以要做出功能相容品是相對容易的,問題在於許多效能、省電、成本這些指標,卻不是簡單可以達到的唷。

軟體的生產力有長足的進步,但是泛用平行運算這部分卻沒有甚麼長進啊。
現行的x86架構 (結構化的設計 順序加限量的分支運算) 本來就不是適合平行運算

人腦是最大的平行運算的生物電腦(它不是數位電腦設計 非0 即1 )

上百億個神經元 同時交叉連線運算(就像是電子迴路,沒有一行的程式,而且它會學習,修復與增生)

同時處理 聽 說 讀 寫 (感知) 喜 怒 哀 樂 (情緒) 追 趕 跑 跳 碰 (動作)......(還有無法解釋的 預知 第六感 能力<--是不是要加個龜殼占卜模組)

但x86? 多少個運算元? 平行處理的能力? 取決於核心數量? 還是高時脈分時處理的結果?

用超級電腦 上千個cpu 還不足以即時的模擬人腦的運作 ...... 以現在人類的科技而言 不是嗎

=========================================================
這三十年來 有什麼革命性的發展嗎

農業-->工業化?

工業化-->資訊化?

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

x86-->還是x86?

dos1.0-->dos9.0?

unix-->unix?

單機--->互聯網?


期待硬體人員可以早日設計出這種類人腦的架構

然後再把最聰明的人腦 GHOST 一份到這個類人腦裏面

然後下個十年 ...... AIDS 癌症都解決了
現在多核架構對大眾其實比較實用吧
遠比單核而言

大家的論點就單只一個程式運行只能單程執行
可是現在大多數家庭用戶都是"多開"的使用
開音樂作報告養動物等等...
都是個獨立核心去運行

遠光看遠點...家庭用戶真的需要單核超強去跑程式嗎?
多管並行才是當初開發多核心的施力點吧
HT算是實驗試做品...效果也令人滿意
現在把自己拍攝的影片轉成DVD還可以跟女王講SKYPE
一點不順暢的感覺都沒有
這是單核心拼死也沒辦法做到的

也許學術研究都是跑單一程式居多
但...廠商的大餅還是一般用戶...不是嗎?
現在隨便一顆雙頭小羊...會比當初時賣拉超過3G的P4差嗎?
就算效能沒領先很多
價格快取省電也都有進步

立場觀點不同
看到的東西也會不一樣

差異點在於
單一程式多核執行
眾多程式多核執行
一般家庭消費者應該會跳入第2項迴圈
當然輕度的家庭用戶不會多開...你覺得他會需要用到什麼超強單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