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ay wrote:針對性攻擊用意--...(恕刪) 很像大寫哥小龍鐵金剛 wrote:別這麼生氣,論壇嘛...(恕刪) 就是說啊INTEL輸的鼻青臉腫,幹嘛為它生氣?勝敗難免總有一天會贏回來只是不知等到民國年
sdgm00 wrote:還好啦~ 還算擠的有誠意~ 除了整提效能和可超性有明顯提升之外最高階也到了12C24T~不像INTEL做了7個世代的4C8T I7-920@4.2G(4C/8T R15 630分)~ 2008年i7-7700K@4.2G(4C/8T R15 939分) 2017年家用消費平台頂級U 頻率超到一樣會發現R15 1~7代同頻率下 歷經7代IPC效能只有50%提昇 都還翻不了一倍每代效能的提升可以發現 大多都是靠拉高頻率高拉上去灌水灌出來的的 一代預設2.66G 到7700K預設4.2G而第一代RYZEN王者1800X 跑分1596分(預設值) (2016年)到今年3900X R15 約3200分(對比9920X+14%分數估算)(2019年)花了三年的時間 AMD就將家用平台的頂級CPU效能翻了一倍牙膏擠了9年 效能還沒翻倍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不知不覺看完了以上!總而言之,就像食物一樣,有你覺得好吃跟不好吃,這本來就非常的主觀,各人有各人的經驗值,各自都無是非對錯。但若是因為某些原因就怪罪於單品項上面,也許有失公平性。PC的東西本來就千變萬化,就算給你兩台完全一樣的配置,性能和穩定性也是會有些許的差異。有的人就是要把普通的PC拿來做工作站,有的人就是把工作站用來當遊戲娛樂機。有人興趣就是在挑出毛病,有人就是花錢了事,有人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人本來就分許多種,把經驗說出來是很好,只是各方面語氣或是用字詞可能要多加小心!古人就有說過了,以偏概全本來就不是好事,這篇的主題造成筆戰的原因應該是標題"Intel太弱"這幾個字引發的,看這個標題,小弟認為就是會有不服輸的人進來。也許幾天或幾個月後zen的cp值不再這麼高了,也是會有另一派的人跑出來護航一樣。現在zen2都還沒上市就造成熱烈討論,實在是身為PC人的福音,真心的希望PC能一直不斷的進步下去才是真的!!ps.如果覺得不好吃,就別吃了,換你喜歡的吧,你的錢花在你喜歡的東西上才是真的。
ya19881217 wrote:I7-920@4.2G...(恕刪) 姑且不論跑分,光是神蹟一般的CPU無痛升級就甩了Intel不知道幾條街.....AMD用事實證明提升CPU效能、架構、製程未必一定要換主機板,先前還傳說會支援到2020年,這意味著現在使用2016初代ryzen的玩家,將可以撐到2021年按自己需求更換CPU升級(如果主機板不掛的話.....)。
關於這代R5、R7、R9的TDP,居然6C的R5比8C的R7還高,看了不少論壇,都認為這是AMD零售版比規劃版本降階賣,造成的情況。網友猜測的原本規劃規劃版R5 3600 65W規劃版R5 3600X 95W規劃版R7 3700 65W規劃版R7 3700X 95W以上這樣TDP排列是不是比較順呢?但因為對手拿不出對等的產品,結果AMD實際上市做了調整,就變成現況:7/7版R5 3600 65W(沒變)7/7版R5 3600X 95W(沒變)7/7版R7 3700X 65W(這可能是原本規劃的3700沒X,加上X就出現神奇的6C12T 3600X 95W TDP,8C16T 3700X 65W TDP的情況)此外,首賣可能跳過原本規劃應為95W的3700X或3800...7/7版R7 3800X 105W(這可能是原本規劃的3700X或3800,結果65W的3700變3700X後,為了拉開與3700X差距,只好把base與boost頻率都拉高,TDP對應提升較多超過95w)7/7版R9 3900X 105W(這應該是原本規劃的3800或3900沒有X,3900X或3950X應該是給16C用,但現在可能4800X才有16C了)這一切都是因為Intel目前的Roadmap在2020年之前桌面版消費級CPU只會出Comet Lake(Coffee Lake Refresh),且只有10C20T,大部分程式應該打不過Zen2架構的12C24T,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這情況換成Intel的行銷團隊,就會把Zen2架構的16C定為特殊版,例如出個3990XE(extreme)版,賣999美金,但AMD沒資源這樣玩(因為這樣要花很大的行銷$$,證明這顆16C真的是最強,然後可能實際上賣不了幾顆,沒量,連行銷費用都賺不回...),而賣太便宜又不划算,畢竟王牌,所以AMD在7/7乾脆藏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