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va wrote:
是別用手指比較好吧?...(恕刪)



這種東西根本沒絕對吧!
那只是參考
不見得就是對的
根本沒有人可以告訴大家哪種方式是對的

個人從以前就習慣也是用手指去抹均勻
也沒遇過CPU出問題啊!
那篇文章講得頭頭是道
但是作者敢保證他的方式一定就對嗎!?
還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做出這樣的判斷(不夠客觀)

基本上不要塗得太厚
用甚麼方法都是可以!!!
每次看到有人推這篇文章的內容就覺得奇怪跟好笑
果然是個爛地方

08594088 wrote:
這種東西根本沒絕對吧...(恕刪)


好吧,那我換個方式說,可以不要弄髒手的事,為什麼就不能乾淨點的做好就好?

裝個CPU散熱器,看看手指上的散熱膏,既然這麼多在手上(多,是相對來說),為什麼不乾脆少塗一點直接壓平就好?

feng85322452 wrote:
在中間點2~3個""...(恕刪)


+1
不需要用到我們的手指
用完還要擦...不蘇胡~
08594088 wrote:
這種東西根本沒絕對吧!
那只是參考
不見得就是對的
根本沒有人可以告訴大家哪種方式是對的

個人從以前就習慣也是用手指去抹均勻
也沒遇過CPU出問題啊!
那篇文章講得頭頭是道
但是作者敢保證他的方式一定就對嗎!?
還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做出這樣的判斷(不夠客觀)

基本上不要塗得太厚
用甚麼方法都是可以!!!
每次看到有人推這篇文章的內容就覺得奇怪跟好笑


可以 和 建議 是不太一樣的...

手指塗 一方面散熱膏並不是那麼安全 可能會弄髒手 一方面人的手指有很多皮屑油脂 會影響到

再來 那篇文章是討論用不同方法塗抹散熱膏造成的孔洞多寡

理論上來說孔洞越少越小 對於熱的傳導是越好的

就有如 液相管柱層析 在層析液中最好也是避免氣泡 免得影響層析速率和品質

用刮板氣泡都很多了 何況用手塗抹的不平均表面




想怎麼塗是自己的事情沒錯

別的前輩也只是提供更好的方法

接不接受就看自己而已






另外補充 在下塗抹大多使用米粒法 中心1顆而已...
(其實要視散熱膏黏稠度來增減量...






痛一直在 wrote:
小弟上次買個Y500散熱膏
它是一瓶的
我不知道塗多少
我感覺上塗很多...
我的是X3 440


請問涂太多會怎樣嗎-.-!?


Y-500的黏稠度算中低...其實不用上太多

一顆中心米粒 大概2mm*6-8mm...
(要視CPU大小而定...


太多的麻煩很多前輩都說了~在下就不重複多說了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恩恩~~

真的不用 用太多~~

我有一次用太多

結果跟風扇

一起連根拔起

還好沒壞
08594088 wrote:
這種東西根本沒絕對吧!
那只是參考
不見得就是對的
根本沒有人可以告訴大家哪種方式是對的


其實通常會這樣問的人多是剛入門玩電腦領域的傢伙

我不敢說我很強或啥的

不過我個人用過的散熱膏總類不下20多種

以下稍微攏統的講解一下

依黏稠度分可從液態到固態的
-------------------------------------------------------
通常最稀的可以用刷子塗

例如:JA的46系列(http://www.jetart.com/index.asp?lang=1)

這種散熱膏可用在U和散熱器都是很平(接近拋光)及鏡面的表面上

只要向塗油漆一樣塗上一兩下就OK了
--------------------------------------------------------
再來是像Y-500、MX2這類的散熱膏

這類的散熱膏通常就大概像黑人牙膏那樣的質地

適合用在鋁擠、銅底面的散熱器上(底面要平整)

Direct CU、曲面的散熱器比較不適合

但是特別注意最好不要用在裸晶的U或扣具壓力較大的散熱器

因為散熱膏本身較稀若是用抹平法且技術不夠好的話

散熱器裝上去後有可能會造成氣泡或、空隙、分布不均勻的狀況

而扣具壓力較大的散熱器,則是會造成散熱膏過度擠出U的表面

這種散熱膏了塗法有好幾種

1.抹平法(技術要夠好、厚薄要看散熱器、扣具壓力自我拿捏)
優點:技術夠好的話比較省散熱膏效果比米粒法、交叉法略佳(甚至好很多)
缺點:技術不好的話會有氣泡或、空隙、分布不均勻的狀況

2.米粒、交叉法(就是直接擠在U上,散熱器壓下去就對了)
優點:簡易不需要甚麼技術、效果跟抹平法差不多
缺點:若散熱膏的輛擠太多的話會把U、Socket弄髒(浪費散熱膏)

3.散熱器塗膜抹法(反過來將散熱膏塗在散熱器上)最折中的方法
散熱抹法比較適合用在表面有紋路的鋁擠散熱器或Direct CU那種
表面較不平整的散熱器上

塗抹的方式:

一定先將要塗抹的面積量好

散熱器底面比U大者(裸晶):可以先將U跟散熱器預裝一次(用一張白紙和複寫紙店在其間(白紙要稍微固定一下用膠水黏或把散熱器底面的框畫一下)

拆下後將被複寫紙轉印的部分剪掉(紙上剩下的洞就是你要塗滿的面積)

散熱器底面和U一樣大者:通常裸晶DIE的大小都會比散熱器底面小很多
而種類的U應該都是有金屬蓋的:
Socket 478、LGA 775、1156、1366...INTEL的U就是P3塗拉丁以後的
Socket 754、940 、AM2/+、AM3/+ AMD的就是K7以後的
NVIDIA的則是從8系列後GTX系列的險卡(注意:400系列的有一些U是長方形的)

若要圖這類的U的話建議可以按DIE的實際大小塗抹(像我的i3-530就是塗了一個梯形)

或是將散熱器底面的塗到外圈留1CM~0.5CM 不塗抹

這樣可避免散熱膏過多的浪費
優點:技術不用很強(一般來說這是品質最平穩的塗法)、節省散熱膏、不會有多餘的散熱膏溢出U與散熱器之間

缺點:過程較繁雜、在安裝時容易將散熱膏誤沾到U上、若技術太差一樣會跟抹平法一樣話會有氣泡或、空隙、分布不均勻的狀況;若散熱膏塗抹的厚、薄度太誇張的話散熱較果反而會大減
----------------------------------------------------------
再來就是較稠的散熱膏了

例如:AS5

這種散熱膏比較適用於面積較小如Direct CU、曲面的散熱器

塗法以散熱器塗膜抹法最佳,抹平法尚可,米粒、交叉法不可

因到了這種較稠的散熱膏,若扣具的壓力不夠或散開的面積不夠時

反而會造成DIE在洗三溫暖、散熱不均勻

PS:塗抹前可先將整包散熱膏泡熱水,以軟化散熱膏
-----------------------------------------------------------

最後就是幾乎固態的

這種散熱膏不是很好塗、也不適用於光滑的散熱器上(唯有曲面的散熱器適合這個塗法把?)

例如CM的奈米鑽石和一些有加石墨粉的散熱膏

這種散熱膏要用到一種很特殊的塗法

切片壓整法:

也就是將散熱膏擠出後以刀片切下,平均覆蓋在U上,再以刀片或器具壓到平整

也可以用手塗抹(但建議帶透明的皮膜手套)再將散熱膏抹平、壓整

而一些較有黏稠度之石墨粉添加散熱膏

可以用散熱器塗膜抹法和切片壓整法並用

利用散熱器塗膜抹法將散熱器底部留非常薄的一層散熱膏
PS:就是像散熱器被東西沾到後又用布擦到殘留下痕跡的狀態

然後以切片壓整法塗在U上

結合之後就可以讓殘存在散熱器底面的薄的一層散熱膏來抵銷切片壓整法塗抹較不均勻的缺失

----------------------------------------------------------
以上就是本人以軟硬分析散熱膏的塗法

但其實熱膏的種類、成分組成繁多

我統整的只是一些比較基礎的塗法(若要延伸的話其實還很多呢)

而綜括下來"米粒、交叉法"其實只適用於較軟的散熱膏上

加上這種塗法在老一輩的玩家眼裡是一種很不專業的塗法所以

才會有人不喜歡使用他

以下就列舉為什麼老一輩的米粒法玩家常遇到的狀況

K7時期的裸晶時代若用米粒、交叉法常會將DIE旁邊耨到處都是散熱膏

若是有再撒銀粉到散熱膏的人就會知道了,若是撒了銀粉的散熱膏碰到

DIE旁的電容後會發生什麼事了........準備放煙火瞜因為CPU會冒煙了

而在這時期也常發生DIE崩角的事件,若散熱膏將崩掉的DIE角吞沒後撒

了銀粉的散熱膏碰到DIE內部的積體電路後.........

或是再檢查CPU是否有損壞、崩角時因為熱膏將崩掉的DIE角吞沒了

以為CPU沒問題,而且邊邊散熱膏很多在溝一些上去,再裝回去就好了

你將一直不會發現CPU其實已經崩角了

以上就是我的淺見



算體入到兩大U商怎麼賺錢了 INTEL:出新規;玩家砍掉重練 AMD:出新規CPU/MB先後不停地一直 [img]http://daqtvq.bay.l

袁暄期 wrote:
其實通常會這樣問的人...(恕刪)



AS5可以米粒法

AS5還不算難塗的
(說實在...AS5真的不難塗 黏度普通

要硬.黏的話可能要MX-2 . OCZ Freeze Extreme . GC-2 此類...

但以上仍然是可用米粒法




另外...

即使技術再好 也無法避免氣泡的情形

除非用顯微看是真的平整

米粒法的少氣泡優點是在於單點接觸 加壓擴散

比起塗抹式來說可避免大面積不平整接觸



不可用米粒法的除了太稀的之外...Jatart系列

還有Coolaboratory Liquid Pro 亦或者是液態金屬系列皆不可用米粒法

一壓馬上暴衝出去 不可能用米粒法

只能用塗抹式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08594088 wrote:
那篇文章講得頭頭是道

但是作者敢保證他的方式一定就對嗎!?

還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做出這樣的判斷(不夠客觀)


我覺得這已經相對客觀了
至少作者提出他的看法和理由

08594088 wrote:
個人從以前就習慣也是用手指去抹均勻

也沒遇過CPU出問題啊!


08594088 wrote:
基本上不要塗得太厚

用甚麼方法都是可以!!!



你沒有其他證明直接下這樣的結論
才是真的不客觀吧......
不要用手的最大原因是:『你那麼想吃到有毒物質嘛!!』
以前試過偷懶用手塗,用刀片刮,用網板刷,溫度差不到一度。Datalog 的誤差都兩度了。所以後來都用刀片刮。反正,溫度是拿來做轉速控制,不是拿來比賽用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