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fanmax wrote:
不過真的是看預算...


你還忘了一點
先看"測試文".....

就算標了多厲害多厲害
還是得靠一些白老鼠 去實驗這顆cpu到底厲害在哪
才知道好不好不是嗎

然後再看價錢

麻 有錢人就不用看 只會傷了你的眼睛
至於小老百姓 這一點唷 恐怕是放在第一位

疑? 你問為啥 性命不放在第一位

那我倒想問你 沒錢你要怎去看醫生
健保也是花錢保低說
1.學生時代
看廠牌再看看手中錢的能量
默默地選了AMD
2.工作後
看廠牌再看看手中錢的能量
默默地選了INTEL

PS.
學生時代的AMD是俗又大碗的年代
看跑分 哈
wafanmax wrote:
之前在選CPU的時候...(恕刪)
決定價格之後。
就是看分數了。
我是已經看很久了,所以單看一個牌子就行了。
要從現在開始看的話,我建議看SYSMark2012 Overall.
感興趣了再從每一大項去瞭解。
詳細可以從Bapco的網站看他的Whitepaper。
等等肯定會有人說看Intel專屬量身定做的Benchmark哪會公平。
這裡就不節外生枝。
我個人僅認同這SYSMark應該是要當一個完整System(整機)的測試軟體。
而非測試CPU效能的軟體。現在SYSMark2012應該改名叫CPUMark2012
CPU的好壞可以影響測試分數高達50%左右。
但其他如顯示卡,才不到2%,Harddisk才20%上下。Memory大小,30%
螢幕解析度:3%,作業系統,10%
我是強烈建議看SYSMark。畢竟他用了哪些軟體,取分採樣的百分比都寫得非常詳細。
至於版上很愛用的PassMark就沒這麼公開了。我就沒這麼推薦。
版上很愛用他的測試分數來引證其實AMD的CPU並不差。
但他們都不會告訴你該測試的第一名永遠都是一顆邏輯核心數量最多(現在是8C/16T)的Intel Xeon CPU
這個Passmark只要邏輯核心數量多,測試就吃香。完全反應不了實際使用者的使用狀況。
剛用google查了一下,有出現過這個標題:
AMD、NVIDIA、VIA聯手唾棄SYSMark 2012
看了這篇的內容,偶個人也不太認同.so,任何評測都只能參考而已.
不過一般的觀念就是i牌比較強,比較貴,所以在一定預算下,找適合自己需求的,就不一定是i牌了.
只要知道怎樣查價跟怎樣看網路測試報告就夠了

其他認知對大部分的人工作生活沒什幫助
1.先看自己的需求~
2.在看口袋有多少摳摳~
3.在用口袋的摳摳看能買哪幾顆~ 之後才來看哪顆比較有C/P值 很現實但..卻很實際
我也是後來迷上逛01的時候...

才開始去看跑分來選CPU的....

整個被害到啦XD
+1
welsonilu wrote:
1.先看自己的需求~...(恕刪)
核心數是最近幾年才有的東西
早期幾乎時脈就是效能
後來P4那種只拼時脈的時候就知道時脈沒用了
(同時脈P4輸給P3,還輸不少)

核心數是最近幾年才有用的東西
早期雙核心就夠,四核心也不會比較快是真的
那時多核心軟體不多
大家都說 寧可買更快的雙核,也不需要低時脈的四核
(當時指的是Q6600和E8400的戰爭)

至於L2 L3這些不同架構都不能比較
AMD的CPU,L2根本沒什麼差別,Intel倒是差別很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