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個笨問題,E3-1225 V2如何測知4HT是否已經在運作?

感謝各位的幫忙,想來真的買錯了,其實於我而言,4T或8T的分別也不大,多了4T,感覺是賺倒了,沒有也不太在乎,早年用過HT,感覺不外如是,反而比較在意的是HD 4000,對轉片幫助很大(是不是小弟誤會了,沒有內顯的也可以幫忙加速轉片?)

其實當初原本是入手3450的,但在網上看Xeon性價比較吸引,然後在店裡剛巧給碰上,當時也考慮了許久,也即時在網上查看資料,在性能上Xeon的確比較吸引,大家不是說i5的價錢,i7的性能嗎?因此最後清楚考慮才入手。

入手以後,感覺良好,算是一顆不錯的CPU,至於加多6塊美金可以多4T嘛......E1225已經是小弟的極限,不能再加了。
用的開心就好
符合現在需求的就可以

明年再來升級也不遲
轉檔是指令集支援加速,跟內顯沒關,如果你沒用到內顯我會建議你跟買家看能否換1230V2.反之就用1225吧.
XEON是SERVER用的CPU,它的強項在於穩定與多工效率是很優秀的CPU,買了就好好的善用它吧!
不要比較你的U就是最強的.
rodmanjia wrote:
轉檔是指令集支援加速,跟內顯沒關...(恕刪)

Quick Sync Video 2.0不是指令集,是跟內顯綁在一起的一個硬體H.264壓縮線路,概念上可把它想成等同數位相機/攝影機或是藍光錄放影機裡面的硬體H.264壓縮IC,因此沒有內顯的E3-1220V2/1230V2,就沒有這個功能。用來轉檔是其用途之一,而其他用途如Intel的WiDi無線顯示技術,也用得到Quick Sync Video 2.0。

Affettuoso大在i7-3770上的Quick Sync Video 2.0測試

下面這是我自己的一些測試,雖說是用筆電版的IVB i7-3612QM處理器,不過如前面所提,Quick Sync Video 2.0是個硬體的H.264壓縮線路,因此受處理器本身時脈/等級、或內顯本身是HD2500/HD4000的影響很小。

VAIO SVS15的Quick Sync Video 2.0、CUDA、純軟體三種轉檔時間比較

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關於Quick Sync Video 2.0的壓縮品質,下面這篇有利用PSNR跟SSIM等的客觀指標測試,品質進步不少:

http://www.gamez.com.tw/thread-568549-1-1.html


fatpig06 wrote:
反而比較在意的是HD 4000,對轉片幫助很大
...(恕刪)

確實,既然買了不妨就把它物盡其用,先下載支援QSV的免錢MediaCoder來玩玩看吧!

ycweng wrote:
Quick Sync...(恕刪)


非常謝謝你的資訊,雖然從事MIS工作仍有許多知識未境完善,又多暸解一樣新知.

fatpig06 wrote:
小弟上星期剛入手E3...(恕刪)

這顆很稀有耶...因為C/P太低
不妨就留下吧~
sun88990 wrote:
這顆很稀有耶....(恕刪)
剛剛就想說有沒有看錯.......1225

沒有要用到ECC那些的其實這棵U沒有它的意義...........

不如買I5.........

反正樓主用的爽就好~
閒暇時歡迎來坐坐...( ̄﹏ ̄) http://ppt.cc/e60i0

Forever 熊熊 wrote:
剛剛就想說有沒有看錯...(恕刪)

往好處想
就當作是買了比i5多的2m快取以及"看起來"比較威的HD P4000

sun88990 wrote:
往好處想
就當作是買了比i5多的2m快取以及"看起來"比較威的HD P4000


還可以跟好朋友說我的是Xeon喔~~~

如果朋友問啥是Xeon就說是伺服器在用的~~~~XD
閒暇時歡迎來坐坐...( ̄﹏ ̄) http://ppt.cc/e60i0
看來應該是被店家嘴砲洗單了
買電腦前真的要多加考慮
決定了就不要更改
現場查資料會有種很急的心情
常常會決策錯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