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manjia wrote:
轉檔是指令集支援加速,跟內顯沒關...(恕刪)
Quick Sync Video 2.0不是指令集,是跟內顯綁在一起的一個硬體H.264壓縮線路,概念上可把它想成等同數位相機/攝影機或是藍光錄放影機裡面的硬體H.264壓縮IC,因此沒有內顯的E3-1220V2/1230V2,就沒有這個功能。用來轉檔是其用途之一,而其他用途如Intel的WiDi無線顯示技術,也用得到Quick Sync Video 2.0。
Affettuoso大在i7-3770上的Quick Sync Video 2.0測試
下面這是我自己的一些測試,雖說是用筆電版的IVB i7-3612QM處理器,不過如前面所提,Quick Sync Video 2.0是個硬體的H.264壓縮線路,因此受處理器本身時脈/等級、或內顯本身是HD2500/HD4000的影響很小。
VAIO SVS15的Quick Sync Video 2.0、CUDA、純軟體三種轉檔時間比較
VAIO SVS 15與Intel WiDi無線顯示技術
關於Quick Sync Video 2.0的壓縮品質,下面這篇有利用PSNR跟SSIM等的客觀指標測試,品質進步不少:
http://www.gamez.com.tw/thread-568549-1-1.html
fatpig06 wrote:
反而比較在意的是HD 4000,對轉片幫助很大
...(恕刪)
確實,既然買了不妨就把它物盡其用,先下載支援QSV的免錢MediaCoder來玩玩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