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買 AM3+ 主機板的人一定覺得很貼心,主機板一直都沒有浪費,直到現在都還有新出CPU可以升級。
AMD 的 C/P值,不只體現在 CPU 售價本身,還有主機板架構可以用很久。
反觀 Intel 的 1155 腳位,新一代 1150 腳位上市後,要求市面全部下架 1155 腳位的CPU,舉例比方說原價屋現在 1155 腳位只有一顆 G2030。
Intel 不照顧捧它場的消費者也就算了,新架構平台一出,還強迫使用舊代腳位的人,若要升級CPU,連主機板都要一起換。
當初買 1155 腳位的人,若只有買 G系列、i3 低階的 ,若現在想升級 i5、i7,會發現市面根本沒有新的 1155 腳位CPU可以買。強迫性的,連主機板都得一起花錢買。
誰知 1150 腳位下一代之後會不會又這樣。估計八成會,歷史可證,10~20年來,Intel 每一代都是這樣的商業策略。
除了腳位平台,散熱器扣具也是一直改。然怪用 Intel 的人都不太想買塔扇,因為都用不久。世代換一下,扣具就不相容了。
fedora wrote:
至少 AMD 有持續在照顧買它家平台的消費者,AM3+ 腳位這個平台,撐了好幾年了,直到現在還能「升級」。
數年前買 AM3+ 主機板的人一定覺得很貼心,主機板一直都沒有浪費,直到現在都還有新出CPU可以升級。
AMD 的 C/P值,不只體現在 CPU 售價本身,還有主機板架構可以用很久。
...(恕刪)
AMD的AM3+、FM2+也是並行的、彼此間不相容(其實還有AM1腳位,就不提了....),想玩FX就得忘掉APU,反之亦然!況且從FM1腳位到FM2再到FM2+這段期間,FM1/FM2腳位被快速作廢的慘劇,猶在眼前,如果要玩最新的Kaveri APU,FM1/FM2主機板不能直接上,Llano/Trinity/Richland APU用戶權益被放棄了....
如果一張主機板要設計到未來五年新出的新處理器都保證能上,就算技術上能作到,也要先看看華碩、技嘉、微星願不願意幹這種肯定被視為作到是應該、打破卻要賠、又不能針對五年間BIOS維護更新收費的賠本生意....
fedora wrote:
至少 AMD 有持續...(恕刪)
比起照顧,我認為效能、穩定更重要...
我2008年買的AM2主機,MB更新BIOS可以支援到AM2+、AM3的CPU
但用了大概兩年就遇到CPU散熱底座問題,不定時斷電or重開機,相當惱人
主機板也送回原廠免費處理,但是沒多久又發生
雖然可以吃到AM2+、AM3,但這麼不穩定,叫人如何繼續升級下去?
忽然想到我K8時期也送修過主機板、修到最後乾脆買新的
以為是散熱器問題,連散熱器也換酷媽的,結果到頭來是CPU的問題(應該也是跟溫度有關)
反而比K8還早買的P4 s478主機現在還能動,還打算給他灌Win 7說XD
而我2011年買的i5(1155腳位),用到現在仍沒出任何毛病,跑程式或遊戲都還能勝任
運作溫度不高、安靜又相對省電,效能也強
雖然1155已經停產,但是我下次升級也差不多是大翻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