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ing123 wrote:理念是類似的,只是...(恕刪) DLSS並非去偵測那邊重要或不重要,而是透過ai去學習64xaa的畫面,將整個畫面的細節全面優化,過去需要64張疊圖運算的畫面,現在透過ai只需要渲染一張即可,所以DLSS並不會去降低背景細節,有興趣可以測試太空戰士的DLSS功能就可以看到畫面細節是全面提升且fps效能也是有所提升
七燦鍵 wrote:這APU效能......(恕刪) 效能跟功耗成正比.爲什麽一堆人永遠都可以忽略功耗問題?對於筆電,功耗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效能.如何在有限的功耗限制下發揮最大效能才是最好的筆電.這個i7 4c8t 4.1g加上gen11 才25w.那顆2400g直接突破30w.怎麽比?這顆的u比2400g那顆強了接近50%事實上,這顆10nm i7出來后,25w tdp以内的筆電根本是無敵的存在.(可以去參考3500u,3700u 這兩顆,gpu已經被這顆gen11 吊打.你認爲gf 12nm 4g和3.7g能打的贏4.1g的英特爾10nm嗎?)15w内,amd甚至連相關產品都不存在.7w内,大概只有2年前高通出的那顆835版.等intel lakefield 出來也會把那顆消滅.
dennis.F wrote:Intel在今年的...(恕刪) 這次intel 的ice lake跟過去的cpu最大的不同其實是這次不再是cpu加内顯,反而是變成像手機那樣的soc.這次ice lake 把thunderbolt3 ,wifi 6都封裝進去soc裏面.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提高響應速度和節省功耗.這次intel 10nm icelake 對筆電來説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將會改變未來筆電的生態.但一堆人之看到什麽7nm,堆核,怎樣怎樣的.説白了就是intel 10nm 延後了2年,其他人按照正常速度在走這樣而已,根本沒什麽重大突破.
我現在比較期待出windows 版的vr 一體機. icelake 出來了.加入wifi6 保證了網速.由於功耗的大幅度降低,可以期待用來玩steam vr游戲的一體機了.我有oculusg rift 和go.go玩steam游戲根本悲劇. 但看片真是爽啊.用來串流windows大屏幕也是種不錯的體驗,就是解析度差點.rift玩游戲很好.但那條綫實在是敗點.只有移動版的搭載x86 cpu的windows才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根據intel的説法,明年會推出比gen11再強2倍的核顯.windows版的一體機vr 不是夢
dennis.F wrote:DLSS並非去偵測...(恕刪) dlss很好.但是要游戲廠商提供對應數據.只有少數游戲能能用到dlboost是普遍性對所有游戲都能開啓.是透過英特爾自己的驅動打開,不需要用游戲内建的畫面設置打開意味著所有游戲,只要你想在損失相對少的畫質同時大量提高幀數都可以打開.這對所有筆電用戶而言,是絕對的福音.因爲所有用筆電玩游戲的人,無可避免的都需要對畫面設定進行取捨
筆記型電腦的定位,就是在補桌上型電腦移動性的不足,如果不能先認清楚這一點,講再多都只能一邊一國而已。筆電U內顯的拉鋸戰對消費者來說一定是好事,目前Intel所能仰仗的,無非就是幾乎雄霸天下的市佔率,但如果說要宰制顯示晶片這一塊,恐怕言之過早。Steam每月的硬體指標,使用內顯玩遊戲的連10%都不到,這代表內顯只是堪用等級,即便AMD在顯卡這一塊浸淫多年,也不敢說整合Vega的筆電U能取代獨顯,如今gen11不過勉強追上,人家都已經在搶內圈過彎了你Intel才剛要直線加速,很難理解這樣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無不無敵的話更別說了,在開發中國家之間無敵又如何?再說了,Intel早期搶佔手機市場時早就用Atom幹過這種整合一堆功能的事了,結果還是不敵高通敗退,當時atom也只有5w左右。而Atom最後的下場是什麼?在中國的展訊通訊苟延殘喘,當初牛皮吹上天說製作出比atom還要強大的x86手機晶片,結果有人見過使用這款晶片上市的手機嗎?展訊通信到最後被紫光集團收購,而不管展訊或紫光,通通都是太子黨們搞出來圈$$的。.....離題了。我想要表達的是,無論AMD或INTEL、無論獨顯或內顯,通通都先端出來再說,gen11前景很好沒錯,但最好別抱太大期望,什麼消滅誰之類的話更不要常掛嘴邊,天知道誰會先翻車啊?
有什麽奇怪的嗎?當封裝在soc裏面的内顯性能都超過獨立顯卡時.那些獨立顯卡自然要被淘汰啊用消滅來形容並不過分吧 .我也沒説消滅1050或以上的獨顯.我只是說按照intel所說明年會推出比gen11再強一倍的内顯.如果是真的,當然能再進一步向上淘汰1050這類獨立顯卡用淘汰比較能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