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月,我的 server 從舊的 xeon 換成 C2D 平台,主機板從 875 內建 Pro 1000 到 P5W64 的 marvell,DT 這邊也是 marvell 晶片(華碩高階版現在莫名其妙的偏好 marvell),結果在單純網芳傳檔就會遇到斷線的問題,流量也偏低,後來 server 端換了一張 Intel Pro1000PT server 2port 版,傳輸量稍微高了些,但是還是偶爾遇到斷線問題,心一橫,把 DT 端也弄了一張 Pro1000PT 1 port,不但解決斷線問題,流量也從 marvell to marvell 的 2~30MB/s 提高到 60MB/s max,平常使用也有50MB/s(大檔) 或 2~30MB/s(小的零碎檔),故個人認為,在這個時代,網卡的優劣還是存在的。
介面卡容錯
在交換器連接埠、纜線或介面卡錯誤的情形中,介面卡容錯 (AFT) 會透過從作用中介面卡到待命介面卡的自動錯誤移轉來提供冗位。
選擇一個介面卡來作為作用中的介面卡。所有其他介面卡都為待命。
您可以為群組選擇 "主要" 與 "次要" 介面卡,但是這並非必要。
如果選擇了 "主要" 介面卡,它就會成為群組的作用中介面卡。
如果選擇了 "次要" 介面卡,它就會成為待命介面卡。如果作用中的介面卡失敗,次要介面卡就會接管,而群組中的所有其他介面卡則維持待命狀態。
除非 "主要" 與 "次要" 介面卡都發生失敗,不是 "主要" 或 "次要" 的介面卡將維持待命狀態。
如果未選擇 "主要" 介面卡,群組會使用群組中最健全高速的介面卡。
如果變更或新增 "主要" 介面卡,群組將重新載入而造成網路連線暫時中斷。
設定注意事項
AFT 支援每個群組二至八個介面卡連接埠。
群組成員不需要以相同速度或雙工來執行。
此群組類型不需要交換器組態。
此群組類型適用於任何交換器或集線器。
--------------------------------------------------------------------------------
調整性載入平衡
在交換器連接埠、纜線或介面卡錯誤的情形中,調整性載入平衡 (ALB) 會提供傳輸流量載入平衡與容錯。
Intel(R) PROSet 會分析每個成員介面卡的傳輸載入,並且平衡各成員介面卡的流量。一個介面卡會接受所有接收流量。
ALB 群組有 "接收載入平衡" (RLB) 的選項。RLB 能讓群組平衡所有成員介面卡的接收流量。依預設 RLB 為啟用。
您可以為此群組選擇 "主要" 與 "次要" 介面卡,但是如果 RLB 為停用則非必要。如果 RLB 為啟用,則會自動指派 "主要" 介面卡。
RLB 必須有主要介面卡。您可以將新的介面卡設定為 "主要",但是無法從群組中移除優先順序。
當 RLB 為停用時,設定主要介面卡則為選擇性。
當 RLB 為停用時,主要介面卡將是接收流量的唯一介面卡。
如果 RLB 為啟用,則會自動選擇最健全高速的介面卡並標示為 "主要"。
如果變更或新增 "主要" 介面卡,群組將重新載入而造成網路連線暫時中斷。
設定注意事項
ALB 並不會平衡非路由的通訊協定,例如 NetBEUI 與部分 IPX* 流量。
ALB 支援每個群組二至八個介面卡連接埠。
群組成員不需要以相同速度或雙工來執行。
此群組類型不需要交換器組態。
此群組類型適用於任何交換器或集線器。
--------------------------------------------------------------------------------
靜態連結集合
靜態連結集合 (SLA) 是發展用來增加交換器之間或伺服器與交換器之間輸出量的效能技術。這是藉由將幾個連接埠結合或傳輸在一起,並將它們以單一連結顯示來達成。如此會增加該連結的總頻寬,並且在交換器連接埠、纜線或介面卡錯誤的情形中提供容錯。
您可以為群組選擇 "主要" 與 "次要" 介面卡,但是這並非必要。
如果選擇了 "主要" 介面卡,群組將使用此介面卡的 MAC 位址。
如果新增或變更 "主要" 介面卡,群組將重新載入而造成網路連線暫時中斷。
設定注意事項
SLA 支援每個群組二至八個介面卡連接埠。
所有群組成員必須連結至相同的交換器。
所有群組成員必須以相同速度執行。
所有群組成員必須以全雙工連接。
在建立群組之前,必須為 SLA 組態交換器。
為了避免封包遺失,從群組新增或移除介面卡應該在未連結的狀態中進行。
這種群組類型受到傳輸模式設定為「開啟」的 Cisco 交換器支援,Intel 交換器有連結集合的功能,而其他交換器有靜態 802.3ad 的功能。
SLA 會平衡所有流量。
注意:FEC (快速乙太網路通道) 與 GEC (Gigabit 乙太網路通道) 群組類型已經被重新命名為「靜態連結集合」。
--------------------------------------------------------------------------------
IEEE 802.3ad 動態連結集合
IEEE 802.3ad 動態連結集合是增加交換器之間或伺服器與交換器之間輸出量的 IEEE 標準。這是藉由將幾個連接埠動態結合或傳輸在一起,並使用連結集合控制通訊協定 (LACP) 將它們以單一連結顯示來達成。如此會增加該連結的總頻寬,並且在交換器連接埠、纜線或介面卡錯誤的情形中提供容錯。
您可以為群組選擇 "主要" 與 "次要" 介面卡,但是這並非必要。
如果選擇了 "主要" 介面卡,群組將使用此介面卡的 MAC 位址。
如果新增或變更 "主要" 介面卡,群組將重新載入而造成網路連線暫時中斷。
設定注意事項
IEEE 802.3ad 支援每個群組二至八個介面卡連接埠。
所有群組成員必須以相同的速度執行才能在相同的集合器中。
所有群組成員必須以全雙工連接。
在建立群組之前,必須為 IEEE 802.3ad 組態交換器。
為了避免封包遺失,從群組新增或移除介面卡應該在未連結的狀態中進行。
此群組類型需要完全支援 802.3ad 標準的交換器。
此群組類型會平衡所有流量。
某些交換器不允許光纖和銅製介面卡位於相同的集合器,即使它們速度相同。
如果您使用多個交換器,則所有連接到同一個交換器的成員都必須以相同的速度執行。
請查看您的交換器說明文件,以確定特定廠商對交換器組態的要求。
--------------------------------------------------------------------------------
切換容錯
切換容錯 (SFT) 對各交換器提供冗位。在交換器、交換器連接埠、纜線或介面卡錯誤的情形中,連接至某交換器的介面卡會自動錯誤移轉至連接到不同交換器的待命介面卡上。
PROSet 會選擇一個介面卡作為 "作用中" 介面卡,而選擇另一個介面卡為 "待命" 介面卡。您可以為群組選擇 "主要" 與 "次要" 介面卡,但是並非為必要。
如果選擇了 "主要" 介面卡,它就會成為群組的 "作用中" 介面卡。
如果選擇了 "次要" 介面卡,它就會成為待命介面卡。如果作用中的介面卡失敗,次要介面卡將接管其工作。
如果未選擇 "主要" 介面卡,群組會使用群組中最健全高速的介面卡。
如果變更或新增 "主要" 介面卡,群組將重新載入而造成網路連線暫時中斷。
設定注意事項
SFT 僅支援每個群組兩個介面卡連接埠。
每個連接埠都連接到個別的交換器。
群組成員不需要以相同速度或雙工來執行。
不需要進行交換器組態。
任何交換器都支援此群組類型,但是集線器不支援。
--------------------------------------------------------------------------------
vag194 wrote:
要玩平衡負載,君不見IBM 的Server主機大都是Broadcom chip
加上自身的網路管理軟體就可以玩容錯以及平衡負載功能,名為slb
那我可以說,我們H社的除了Broadcom的之外,也多用INTEL的嗎?
其實那些PCI時代的網路卡,INTEL肯定比其他家的好,光驅動程式就比3COM的好上一截,CPU佔用率和功耗也低。主機板上內見的,100/VE在CPU佔用率部分跟另外插一張82559/550/551沒得比,高負載的時候絕對高很多。建議花個一兩百塊去弄一張回來。
雖然你對外ADSL也許會覺得沒甚麼不同,現在連螃蟹都做得還可以了,不過區域網路傳輸檔案的時候就會有差。
基本上內建的網路卡我的應用方式是拿來連接我給它private ip的設備,方便我進去管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