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14奈米續戰AMD,新架構還沒有上市已經搶回了市佔

坐北朝男 wrote:
2017年
感謝AMD 讓大家買到平價的 6c12T 8C16T

2021年
感謝AMD 讓大家買到平價的 I7


說的好,以前6c12T 8C16T牙膏廠是當外星科技在賣

價格也很外星科技....
照樓主分析,intel最近股價上漲是有原因的,因為台積高階製程滿載,僧多粥少,給了intel大大喘息的機會!
有人就愛睜眼說瞎話
都已經 2021了

新架構還沒有上市已經搶回了市佔
光是這一句 就可以笑到 端午了
坐北朝男 wrote:
2017年感謝AMD(恕刪)


感謝AMD 2017年不讓i7再七逼人4C8T
2021年讓人人都有一顆4C8T的i7
AMD真的是電腦產業發展的推手
沒有K8哪有x86-64
沒有AMD-X2哪有C2D
沒有RYZEN哪有6C12T以上的i7

沒有AMD 可能現在i7貨當i9價賣
一套Core I系列架構玩了十年4C8T
然後唉皇看盤子們可憐推出了
首次增核至6C12T的i7-10700K
然後推出8C16T的i9貨當HEDT的i9價來賣
可以想像成是老黃3080》3090的現況
想到這裡,唉皇讓我覺得
凌曜頂峰 wrote:
凌曜頂峰 2021-02-17 0:17 1樓
AMD的5000系列已經上市3個多月
已經從AMD手上搶回來一部份的處理器市佔
事實早就證明了台積電的7奈米是遠遠比INTEL 14奈米要好
如果真的願意投大單,台積電應該是能再想辦法增產
這跟NV顯示卡缺貨是被大規模拿去挖礦應用是不一樣
14奈米的11代桌上型處理器馬上就要上市
在電腦用CPU這個產品領域當中,AMD真的算是輸

游戏脑力 wrote:
游戏脑力 2021-02-17 6:33 7樓

爲什麽要加大緩存來提高ipc而不是直接拉頻?
就拿3800x來說,他最高頻率是4.7ghz,3800xt是4.8ghz.頻率提高了0.1,功耗提高了10%,而3800xt相比3800x算是優化過.
但如果功耗維持不變,這種提升就可能連10%都不到
總之,zen3這一代,能效提升有限.甚至低於rocketlake 針對性很强.這就是我對zen3的整體看法
看來amd不透過換製程是無法大幅提高能效.
但,zen3+沒有像zen3那樣大幅提高ipc 換來單核大幅提升.就玩家的感受上沒有zen3那麽有衝擊感
所以只好命名zen3+
AMD的7奈米CPU被INTEL的14奈米擊落看起來是定局
行動版本在遊戲體驗的部份基本上更已經是確定的狀況

凌曜頂峰 wrote:
不需要使用EUV生產設備,及時的擴充產能和成本控制
讓INTEL有降價的空間和本錢,降價前14奈米舊架構的產品---->是"再"
已經從AMD手上搶回來一部份的處理器市佔了
游戏脑力 wrote:
看回zen3---->是"再"
zen3的提升主要來自於單核,簡單的講就是盡可能的獲得更高的單核頻率來提高游戲效能
我觀察了zen3很久.一直不講話




首先,我對你的內容沒有意見,因為我也看不懂您寫的甚麼
純粹只是看不過去您不把字選好的習慣,會教壞小朋友
而引言是依據您使用文字字尾綴詞跟不選字的習慣
合理懷疑您倆是同一個人..
帳號分裂很容易,人格分裂還需要多練練一下比較好
怎會有一堆人覺得只要下單GG就會想辦法增產?
產能就滿的是要怎樣增產,以為多請人來手刻逆
030861368 wrote:
怎會有一堆人覺得只要下單GG就會想辦法增產?
產能就滿的是要怎樣增產,以為多請人來手刻逆


有沒有那個能力簽大單阿
讓台積專門為你蓋廠和人員編組
目前蘋果應該就是這樣的客戶
坐北朝男 wrote:
2017年
感謝AMD 讓大家買到平價的 6c12T 8C16T

2021年
感謝AMD 讓大家買到平價的 I7


非常的認同阿
所以我建議拿出點氣迫
跟台積簽大單來台灣設立協助生產團隊
在5/4奈米的工藝製程保持競爭力
不然用了台積電的7奈米還被INTEL沒有EUV的14奈米老舊製程反超
後面沒有台積電足夠的產能
我們就沒有下一個階段便宜的CPU可以用了
loki6865 wrote:
緩存真的有加大啦~

盲腸
我看到了盲腸...
希望今年有望看到DDR5問世XD
3500X繼續撐~!
不投票運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