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需要的人不會嫌貴,問題是能買到多少效能才是問題。如果7950X有出24/48,三萬左右我也會買單,因為就是需要多核,但又不想上TR太貴。但看他die應該基本無望了。另外我不懂的是為何X3D已經技術出來,不放在7000系列中,有24/48,又有X3D,超過三萬我都會買。
假設....如果....AMD突然下放一顆7000系列到AM4插槽或...AM4突然多了一顆5950X3D,5900X3D....我覺得這樣子才會比較有趣....如果綁死DDR5,徹底放棄DDR4,感覺AMD這次沒戲了,個人感覺這次13代會大贏7000了
Nebuchadnezzar wrote:我只知道這裡牛鬼蛇神越來越多了...... 這裡已經變質了 以前可以遇到問題上來問等大神解救現在是遇到問題上來問 沒有大神解救就算了你還會被他們的粉絲噴到滿臉豆花說你來黑的之類的已經快要變成單純嘴砲區了
兩家取向對搶(以下個人感觀及一路和友人樣品測…)~~13代 搶 am4 :多代同堂(消費者大叫的 8核小多工、快取多一些、高頻兩核 + D4用戶舊市場)、遊戲(i家舊版可不是多代u可延用,當市場無舊版可用時,amd可是好幾代主板好找資源)am5 搶 12代+13代:逐步追上主+全核高頻,文書、遊戲、多工、未佔穩的D5市場i家:使用小核降功耗+溫度(同晶),D4比人品+u體質a家:使用GG制程+全大核且為i家大核1倍,多了8大核溫度僅到95度,補足沒D5的選項平測參考(差cpu快取及記憶體除頻和主板不同、 不開蓋、裸測、同室溫+濕度、同電供),不提供數據i家13900ks:小核全關 + 鎖頻全核 4.5G + D5 (6000) + 4090 + NH-D15 + KC3000 4TB + PRO-BLADE TRANSPORT 4TB + G-DRIVE™ PRO SSD 1TBa家7950X:關8大核 + 鎖頻全核 4.5G + D5 (6000) + 4090 + NH-D15 + KC3000 4TB + PRO-BLADE + G-DRIVE™ PRO SSD 1TB溫度:確定是i家低?功耗:確定能耗比是a家差?軟體跑分:誰高?遊戲(1080P):誰高?多媒體應用:誰快?io端TB ssd 降速後:誰快?type c:誰跑滿或快?不換記憶體,想玩新u,13代可;記憶體無所謂,想玩新u,那兩家皆可選信仰或中意的跑分、軟體應用~cp值、預算…各有所好,選喜歡看重的點,但然兩家血流成河,消費者便宜購入最好~~希望am5能延續am4多代同堂,d4多代+d5多代把市場作大作好(二手市場也能有充足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