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資料從硬碟或是光碟讀取到記憶體甚至是顯示記憶體內的整個 path 是怎樣, 就小弟對 x86 PC 的架構以及 XP/Vista 作業系統的了解, 假設 game 的 3D data 儲存於硬碟, 則整個資料讀取以及 GPU 處理的過程大致是以下這樣, 如果小弟有錯, 歡迎把它更正, 讓更多的人了解:
-> 1. 遊戲軟體利用系統呼叫讀取檔案系統資料
-> 2. 作業系統的檔案管理子系統轉譯成實際硬碟 LBA
-> 3. 南橋晶片透過 SATA 或 IDE 介面向硬碟發出資料讀取需求
-> 4. 讀取出來的資料透過 DMA 以及北橋內部匯流排往主記憶體或是顯示卡記憶體送出
-> 5. CPU 在讀取完硬碟資料之後向 GPU 發出資料處理需求或是命令
CPU 超頻絕對對以上讀取過程有具體加速的作用, 甚至在超外頻的情況下連 DMA 這樣的硬體動作都會被加速.
小弟的問題是, 到底 "餵不飽" 這個現象是如何定義? 是 CPU 處理諸多像是檔案系統系統呼叫和發出 GPU 命令等速度太慢? 還是實際的南僑/北橋硬體/介面太慢而造成的? 那一個地方才是真正的關鍵?
小弟的想法是或許可以由底下簡單的實驗觀察出來:
1. CPU 頻率固定, 但是調整外頻, 看兩者差異有多少 - 比如說: CPU 固定在 2.0GHz, 外頻是 400MHz 跟 500MHz 比較
2. CPU 外頻固定, 但調整 CPU 倍頻比較兩者結果 - 比如說: CPU 外頻固定在 400MHz, 倍頻調最低跟最高
我想有這些數據後可以讓大家知道要組一台遊戲效能強勁的 desktop 是 CPU 超的高重要還是外頻高比較重要
小弟沒有 desktop 可以實驗

有那位大大願意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