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 wrote:
E核講的能耗比本來就...(恕刪)

如果intel是把全部E核都封裝成一個CPU的話,那當然不會有人嘴啊。
現在它把E核和P核都做在一起,難道就不能拿來跟別人比嗎?
如果今天intel做出一個只能跑64位元,但是效能郤比別人的64位元高很多的話,那就是有讚沒彈了。
altoph
有喔,新的N95(4核)、N100(4核)、N200(四核)、N305(8核)就是這種產品喔。只是只支援單通道,未來庫存可期。
j808010
ADL-N (client)以及 SFR (Server),都是純E core產品,過去client端其實賣得不錯,專供小型電腦以及chrome book,這種賺賺零用錢的產品線不會太常更新
ya19881217
文章沒重點,簡單來講就是拼多核跑分,不然會被AMD碾壓。12Pcore不可能幹得過AMD的16大核
E核就遷就環形總線設計的折衷方案,這之前有討論過吧?

不然純大核了不起10~12核,跟16核的同期對手要拼未免太吃力,而且AMD的超線程效率又比intel高一些,核心數上沒多拉開距離的話根本討不到便宜

可以想見的未來應該intel還是會繼續疊E核

至於AMD那邊其實跟intel的大小核又不太一樣了,目前已知的資訊應該是採取核心都同架構,但部分核心以砍快取的方式變相縮減面積(這是合理的,因為快取也是在製程小到7nm之後,縮減效益開始變差的其中一個),同樣面積要堆核心還是堆快取?仍然是看放上天秤評估綜效後的抉擇而定

目前I/A的架構設計都有其規模或結構走到極限的地方,怎選擇才能走更遠而不撞牆?這會是下一輪競爭決定勝負的要點之一
理論上能更有效的分配運算資源 達到更節能且高性能 但實際上要看使用的作業系統跟軟體有沒有支援
跑分專用
每次覺得有疑惑,開一下跑分軟體
心裡就舒服了
邏輯來像是待機或是低附載環境下來用E核去執行,但這也要看系統及程式是否能有效利用
stacker wrote:
但是比AMD還耗電啊...(恕刪)


其實在同頻率下,E核還是比AMD省電的
畢竟設計功耗就擺在那裡
所以E核就真是那來省電的
只是因為架構的關係,E核的多核能力很差,才會導致跑分很爽,實際上運用沒感覺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loki6865
開運貓 用E核跑過,您自己試試世紀帝國四,4vs4 貌似1%low會跟不上,尤其是火箭車齊開時直接頓一下,P核跑雲行流水,E核單核效能無法跟P核比啊。
loki6865
覺得真要多工,P核跟10900K一樣增到10核(或12核)會比較好用。
stacker wrote:
2023最強筆電(恕刪)


假裝intel cpu很省電

跟AMD比P核是耗電的,但拿E核來比就是省電了。
肅清台灣終戰的日本狗
stacker wrote:
如果intel是把全...(恕刪)

intel 這樣設計根本反人類,基本和推土機情況沒兩樣。
你叫遊戲開發者去管行程調度的工作?
一句話,狗屁不通,最後會逼遊戲都往amd設計。
j808010
打遊戲根本沒多少市場,尤其是DIY遊戲市場,對IA兩家來說,PC的大宗依舊是OEM
stacker wrote:
intel 這樣設計...(恕刪)


其實是反微軟的設計…

推土機是共用浮點運算核心
N系列是配上一個很小的浮點運算核心
兩者都會配上一個完整的核顯作為浮點運算的主力
所以
對推土機而言,要改遊戲設計的計算分配
對N系列而言,不需要改遊戲設計的計算分配
所以不會因此朝AMD的方向去改

至於遊戲主機其實不是真實的主力,OEM、商用機、筆電才是真實的主力,因為量大,遊戲主機最賺的是顯示卡廠商
但是遊戲主機卻是「宣傳的主力」,因為這樣容易導引OEM、商用機、筆電的顧客去購買,畢竟誰也不會願意買一台用了一年就得換的機器

推E核是不得不為的設計
單核再強,多核依被遠遠的甩開,如果連理論性能都跟不上,就會像amd的推土機時期一樣被擊潰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