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設定3.5mm輸出就是可以輸出24位元音深沒錯啊你還在辯解什麼?先搞清楚喇叭怎麼發出聲音的好嗎?然後去看一下維基百科對【色深】的解釋這樣你就理解【音深】了吧?就是聲音的種類隨著位元越高 越多種阿!!!!
樓主在鬧哪齣位元率 那是數位檔案的東西傳到喇叭 那是電源的類比訊號喇叭怎樣表現出這電源的類比訊號是喇叭的能力主動喇叭 那是接收數位音訊後 喇叭前的晶片解碼 轉為電力的類比訊號最終喇叭接收的都是類比訊號 不是數位訊號喇叭傳出的音質不是像素需要數位化色階多少-----------------再來就是數位檔案的音質錄音 一般就是16/24bit錄音所形成的檔案用32位元晶片解碼 解出來還是16/24bit音質 不會因此加強為32位元音質除非前端錄音是用32bit錄音錄音(類比) 轉檔(數位) 傳送至主動喇叭的晶片解碼(數位) 傳至喇叭發生(類比)
根本就理解錯誤位元Hz代表兩種規格以圖中來看位元就是長條圖16bit就是2的16次方 把最高與最低處切成65535段 去記錄波高24bit就是2的24次方 把最高與最低處切成16,777,216段 去記錄波高Hz就是長條圖出現次數44kHz 就是一秒出現44000次196KHz 就是一秒出現196000次用這次數去對這波型做紀錄兩個綜合起來 就是去記錄波型中 每個時間點的波高來源CD音質24bit音質這是取樣可以看出 重新還原回波型(天藍色線) 兩者失真已經跟原音不同 失真程度CD更高24bit可以說已經是母帶品質而晶片解碼 只是把這兩者音質還原回天藍色線的波把這個波型以電源的類比訊號去震動喇叭 產生聲音最終你的喇叭是否有能力放出這些藍線的波型(類比訊號)為聲音 才是重點簡單講數位檔案 最終還是要解碼為類比波形用喇叭還原出聲音
音源的bit跟色深的bit是不同概念好嗎以及現階段追求32bit沒有意義有沒有檔案能播是一回事目前有些軟體對32bit支援度還不好輕則聲音破音,重則直接無聲甚至軟體會開不了再來追求音質從一開始就不會選瑞昱更不會用主機板內建音效主機板週邊一堆干擾音效晶片及周邊電路設計再好高頻雜訊干擾一樣吃好滿隨便外接一條3至4k的小尾巴都比萬元主機板內建的好(聽過最好的華碩x670i那也是外接dac,但依然比不過我目前在用的spectra x)講專業聽不進去那我就講結論選夠用的主機板外接dac是最佳解錢是你花,有經驗的好心告訴你不要花冤枉錢你偏要花我們也沒辦法
watson360 wrote:我不確定以下比喻是否...(恕刪) 謝謝各位說明。數位也就0與1,假設若沒有DAC轉換成類比 (電腦主板也有) ,音箱因該沒有聲音發出,畢竟前端製作處理與後端輸出的原理方式不同。要達到樓主對高解析音樂追求,音源 (192K可能不多,至少流行音樂沒有) 到播放設備 (獨立前後級+DAC+獨立供電+音箱) 以至於聆聽空間 (聲學處理),沒百萬以上很難辦到,但能力有了身體機能也老化了。樓主的音箱應該已內建 DAC 俗稱有源音箱 ,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