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說的就是那些第三方cpu頻率調整軟體呀.因為讓os自己判斷何時該升降頻,本來就會有該降不降,該升不升的情況.這也是很多人乾脆就關閉cnq的原因,只是有沒有又使用其他第三方軟體的差別.例如現在amd x2/x3/x4可以用的k10stat,就可以設定平常自動升降頻,或是固定為最低或是最高頻率,或是所設定的頻率,這樣就不會因為os傻傻地升降頻,造成反應遲緩了.
如果是文書機,那是蠻好用的,也不用特地去灌什麼軟體控制。傻瓜式運作,大概是最大優點,效果明顯。不過也因為不必另外安裝軟體,所以沒辦法自定義他的控制規則;例如有時候我要掛網頁FLASH遊戲,雖然CPU吃很多但我只需要在低效能下掛著就夠了,這時候CNQ當然沒那麼聰明、還是會用全速跑,不過幸好需要精準控的話也都有軟體可以做到了。
回ein1002大,我的945會在800, ~2000, 3000好像是三個頻率跑, 中間那個頻率或許有些許出入,但是可以說完全沒看過CPU穩定的停在那個中間頻率運作. 只有在關閉某些程式,CPU loading正要降下來時會停在那個中間頻率一下下. 基本上中間的頻率在我的電腦上看到的反應可說是多餘的K10stat以前沒聽過。感謝您的建議, 我會把我家的電腦全用上.
我家裡的有台CPU為AMD 7750的主機常常玩遊戲的時候,倍頻不會固定在13.5常常會6.5或13.5在跳,跳的時候玩遊戲就會感覺噸噸的後來乾脆把W7的效能調成""高效能""模式固定在13.5,就不會頓了AMD飛龍一代的CPU好像這方面有這方面的問題,他的判斷不是很好,常常不該升頻的時候升,不該降的時候就降頻@@後來出的飛龍2代CPU我就不清楚的有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以上給板大參考
從amd k8 3000+ 沒cnq跳到intel e6300 有eist感覺很好用 省電+對效能沒什麼影響在換回amd am2 x2 4200+ intel用慣了自動變頻技術 cnq自然也給她開啟但...怎麼就是卡卡的 開ie卡 ie放大縮小尤其明顯 把cnq關閉 好多了從使對cnq給予很差的映象之後再換回intel q9550 爽爽開eist、c1e再度跳回amd x3 435 來試試看新的cnq 開ie還是一樣頓orz一樣關閉cnq後 就跟intel一樣用起來沒啥差從此給朋友裝機 cnq一律關閉 怕被嫌技術爛 怎麼裝一台這麼慢的電腦最後我想說的是一樣都是省電技術 為什麼會差這麼多有網友說不是技術不好是你不會用 裝個什麼軟體就好了為什麼intel都不用裝 就順順的跑 還很多年了而cnq從早期am2腳位到現在am3 還是沒改進
jacksonx2000 wrote:從amd k8 30...(恕刪) 我裝是為了直接超頻和調整穩定電壓和反應快慢沒什麼關係-.-我以前也是非Intel不用的人不過用過AMD的東西之後覺得都還不錯啊除了SIMD少得可憐以外Intel有的AMD沒有沒什麼好挑的有問題我早就火大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