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彈槍 wrote:推土機的八模塊成本挺...(恕刪) 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來首先推出的 FX-8100 系列是 8-Cores 而非 8-Modules8-Modules 比較可能出現在未來的 Bulldozer-Based Opteron成本上來看AMD 以直接增加整數運算單位來對應 Intel Hyper-Threading其實以 C/P 來說是值得的投資, 整數運算單元其實並不大如此每個 Thread 可以不互相競爭運算單元下執行, 相對的有較佳的延伸性這裡引用http://en.wikipedia.org/wiki/Bulldozer_%28processor%29模組上新增的第二個整數核心增加 12% die size, 如果宏觀以 chip 來看只增加了 5%這裡再引用http://en.wikipedia.org/wiki/Hyper-threading第一代 HT 也差不多增加 5% die size成本上應該是增加不大.另外一重點是, Bulldozer 已改良為 4-issue, 只要處理得當, 光是如此單核效能就有一定程度的增進而以目前 Llano 的效能來看, AMD 對於單核效能已有相當幅度的增進(較低頻率, Athlon X4效能)(當然與 Core i3/5/7 相比就..)若以這點為立基作為改良起點, Bulldozer 效能應該還是可以期待
champ_yen wrote: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來首...(恕刪) 2600K的Die僅有216mm2,這還是包含GPU的推土機FX-8000 AMD只紕漏會小於300mm2,所以推土機成本比Core i高的太多從AMD最早曝露的消息來看,推土機模塊是會增加50%面積跟80%效能現在把i7-2600的GPU拿掉只算CPU面積的話,推土機增加50%面積算是達到了,但80%效能。。。當時AMD把推土機八核心比喻成線程怪物,每個模塊就有80%雙核效能希望這個線程怪物不要剛出來就被一顆中皆的偽i7打啪,不然AMD就要信用破產了
老實說看到現在,我有點想問的是每次有關於推土機的「擦邊球」不是在AMD自家的美國、也不是在科技島的台灣,更非在啥都不奇怪的中國那麼,全世界還沒放出推土機測試的現在,土耳其卻有了!來,寶傑,說說看這土耳其究竟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PhysX2 wrote:2600K的Die僅...(恕刪) 上述資料是與AMD 自己比, 我沒拿它與 Core i7 比成本的意思我原本的意思是, 並不會有大幅度的成本增加的確, 目前 Bulldozer 也是得等 AMD 公佈但如按照 Wiki 上的資料(AMD於2011 IEEE ISSCC上公佈的資料)32nm製程下 每個模組含 L2 2MB Cache,大小為 30.9 mm^2因此 8 Cores/4 Modules約 124 mm^2, 加上 L3 cache 與模組外部的 area如果沒意外, die area 應該也不會太大另外我的印象是 AMD 最早曝露的消息是增加 33% 的 core數目, 有 50% 的效能增進每個核心有相當元完整核心近 90% 的效能(我想這應該是對應模組有 80% 雙核效能)不過我沒去看甚麼比喻就是了我相信 Intel 也是靜觀其變來調整策略到底是 Sandy Bridge 就可以賣很久or 等著放出後面更強大的 Ivy Bridgeanyway, 等釋出就見真章了.
champ_yen wrote:上述資料是與AMD ...(恕刪) 就是等到不耐煩了才會開罵33%核心數跟50%效能是去年的消息,用的是16核心的推土機對比12核心的PII50%面積跟80%效能是08還是09年就有了>每個模塊達到80%雙核性能其他的不講,光是這一句就可以電爆i7了以同頻性能來看,把2600K拿出來也沒辦法有Q9550的兩倍性能代表推土機每顆核心只要有C2D的等級,8個Core加上高時脈就可以壓過i77/16還有推土機試玩會,看他還要多久才把東西拿出來
PhysX2 wrote:就是等到不耐煩了才會...(恕刪) 息怒阿, 生氣也無濟於事基本上 % 問題我比較沒有特別看, 畢竟多是Marketing的宣傳之詞計算上很多是屬於 scalability 的問題從上述的公開資訊, 我是認為想等的可以等看看有立即大量計算需求的就買Core i7-2600K說實話單一核心效能不彰也才讓 AMD 選擇了這種兩個整數核心共用浮點數核心這樣的作法其實四模組, 在思維上算是 HyperThreading 的延伸只是架構上 share 的點不同至於 4-issue, 4 Modules/8 Cores 能不能追上 i7-2600就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