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 bridge=>Ivy bridge=>Haswell=>Broadwell

要追流行永遠追不到,新出什麼就換什麼
雖然這邊很多人已經入手ivy/sandy bridge
還在用老775架構的人還很多...為何不砸錢換換掉,也很簡單
電腦已經夠用了...一直砸錢換只是再幫廠商賺錢...
常常看見"學生"動不動裝I7,GTX680...這些高階配備
我在想...真的景氣不好嗎,對我們萬物皆漲只有薪水沒漲,連生活都快有問題了
還有多的閒錢砸在3c產品上...

以上純粹個人想法...並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想換就去換吧...我們才有二手可以收來升級...
從散步龍升級到仙蒂橋老五, 常常在1600Mhz在跑, 似乎沒有升級的必要了
有甚麼好稀奇的嗎?

看來你完全不知道INTEL長年以來的策略吧?

Tick-Tock

Tick
維持同架構 不會有太大變化
主要目標是提升製程
就像現在的Ivy Bridge

Tock
相較Tick 大幅更新原本的架構
但製成維持不變
像Sandy Bridge


Tock就當初的Sandy Bridge
效能比起前代的Nehalem、Westmere是飛躍性的進步 (不知道是啥? 就"第一代"的I7 I5...)
想搶先嘗試最新一代效能的人這時期就衝了
購買整台新機的人預算購也會衝

Tick
大概已經知道這一代效能極限
但製程升級 會再提升一點點效能 而且耗電會更低
比較保守的人會買
或是腳位沒有改變 想升級的人或許也會買(但INTEL腳位更換速度...)

而Tock的時候就買的人大概不會買Tick時期的東西(要花錢啊...)
因為效能並沒有像Tock時有飛躍性的提升(有心又有錢才會換吧...效能真的沒差多少)

-------------------------

要講汰換速度
CPU GPU這些硬體更新之快
手機根本比不上

Dr.Dre wrote:
I社要把CPU當手機...(恕刪)


這個模式已經作 10 年以上了吧

每年換一下, 這又不是什麼新聞

XD使者 wrote:
I社一年換製程一年換架構跟腳位(tick tock)


腳位沒有每次換啦.

之前 370, 478, 775 也都還蠻長命的

至於短命腳位, Intel 和 AMD 也都有



小笨賢 wrote:
我覺得 製程 微縮 遇到瓶頸了~~
已經動用到3D製程, 再縮下去散熱更差了~~


是. 而且以現狀來看

Haswell 再 Delay 的機率會很大.
kevin2100 wrote:
效能那有瓶頸阿

看intel要不要下放而已

3930k 的6c下放到3770k 效能就爽了

陰呆兒要慢慢賺阿

一次給足效能的話誰要換電腦


現在一堆瓶頸阿同學~~

別忘了當初為什麼會朝多核心發展......時脈上不去

當年INTEL的藍圖可是10G的CPU阿,可惜高熱量與功耗加上被AMD痛宰只好作罷。

想當年P-133、266、533MHZ

每出一款CPU效能幅度就是增強一倍

現在有哪顆CPU出來效能增強一倍了......

C2D到現在經過多少年效能才倍增..........

另外多核心除了轉檔以外正常使用在上去還真的沒什麼感覺....(在單核心差不多效能下)
CPU的瓶頸對使用者而言
應該只有"有感瓶頸"
因為現在不管是雙核、四核、六核
在執行一般的程式持根本就沒差
要不然就差那一、兩秒
希望未來的CPU能夠讓人
"喔,電腦變快了,快到要起飛了"
人間飛雀 wrote:
現在一堆瓶頸阿同學~...(恕刪)


那是時脈瓶頸阿同學...

效能我不認為有瓶頸

我前面講了 看要不要下放而已

XEON E5-2670 賣1萬元一顆取代3770呢?

不要說成本不可能~賣1萬他還有賺

瓶頸只卡在intel 股東上!

ps.如果說單核心的話應該是差在軟體身上

kevin2100 wrote:
那是時脈瓶頸阿同學...

效能我不認為有瓶頸


施主, 這要看您認為何謂瓶頸

計算力總是有上限的

超級電腦在爭全世界排名 no.1 no.2 的那些人, 都會認為自己的機器現在有瓶頸在那邊了

您認為這算瓶頸, 還是不算瓶頸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