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大戰 這次有一個小小的癥結點

惡魔印記666 wrote:
只是
為何雷電多開會頓
卻認為vm多開不會頓
這邏輯哪來的?(恕刪)


應該是不了解VM多開頓的點在哪吧?

像雷電總寬頻的限制就比較容易理解
小笨賢 wrote:
負載高一點 就會卡卡(恕刪)


AMD還可以到20幾開不錯啊...
Intel"一開"就卡+藍頻....



模擬器超吃編寫人員功力,
同台機器上版本可玩,多開開很多,
新版本卡又當掉、開不多是常有的事...
光是同一版本,Intel平台就各種不同症狀在回報...

以模擬器討論機器穩定度???
一開口就貼核,果然不意外

自己沒用過,就在空口白話
貼個網址有比較厲害嗎
惡魔印記666 wrote:
或者很多是61398在賺外快
尤其
其中一家處理器商近年跟一個要翻牆的國家走很近.....

回題
樓主說的意思我很有感受
這也是目前我還在考慮組那家的原因
因為基本需求是裝置多卡使用
不想降速就只能選擇TR或是i9
a家最少就是24核
耗電多溫度又高
價格也上了一段區間
沒有大量運算需求的普通應用根本不用這樣多核心
組了依舊能用只是感覺很浪費
i家簡單講.......依舊再擠牙膏
所以心裡就有些排斥
但以消費級應用面來看才是最合理的
十多顆核心
抑制了耗電跟發熱量
相對的可以將單核心的基礎頻率再往上提昇
價格也不算太貴
(價格區間...我是以三萬為一崁)
3950X就是一個很平衡的產品
可惜pcie總線數量少不符需求
又想說句老抱怨.....為何不出3955X
(3950X的核心數跟頻率加上TR的pcie線數量)
有這需求的使用者其實不少
所以這一次i9最高階10980一到貨(聽說是10顆)馬上被搶光


非常同意 我現在卡在X570 PCIe線太少 不然就直接出手了
考慮再三 都有在考量I9-109XX的CPU了
還有就是TRX40 的RAID只有0 1 10(我知道非硬體RAID)
就算是要另外付費 X299還有支援RAID5(我有NAS做RAID6)
因為打算把SAS RAID卡淘汰 直接上M.2 RAID算了(現在是8顆傳統企業級硬碟做RAID5)
這倒是指出了一個
我沒想到的問題
就是PCIE的線程
只是直觀的抓了DDR的通道數

果然還需要再多做功課~

只是蠻意外其實蠻多大大的想法
意外的跟我蠻像的~

所以...林林總總的加總起來...
反而R9是一個很尷尬的處境的CPU....

我算是記憶體優先決的組裝類型
所以芝奇消費級出到32GB的時候
其實蠻激動的~~

當然 不計算通道數不計算超頻
我主要的就是要大!
所以八支的DDR插槽
算是最好的選擇

再來就是核心數量排次
也就是無上限預算配法的話
核心越多越吸引我
所以對於3990X才會整個褲子都濕了...

至於有什麼用?
開工作管理員都舒服是不是很開心的事?(毆飛


不過在預算考量範圍內
當然還是要思考在最少預算內
有沒有最頂規的配法

只是目前看來...
真的要捉對廝殺...
好像兩家是平行的~
小笨賢 wrote:
負載高一點 就會卡卡(恕刪)


同一個遊戲
i7-4790K 卡卡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19017&snA=46282

i7-6700K 卡卡卡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62323867623946860?bd_page_type=0&pu=&init=middle

i7-7700k 也卡卡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19017&snA=42948

I7-9700K還是卡卡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30&snA=516733

i9-9900K 更是卡成狗 (請看最下方留言)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30&snA=533344

以賢哥的邏輯,不管顯卡,不管其他硬件偵錯,不管遊戲是否有bug,不管遊戲優化與否,不管是否只發生在單一遊戲,只管遊戲主機是使用對手的CPU.
以此邏輯推論出Intel CPU 從4代到9代都會造成遊戲卡卡的. Intel CPU不適合打遊戲.只有 Latency 跟 FPS好看而已.
小弟的Flickr,歡迎來參觀http://www.flickr.com/chichungla

嘴炮就免了
圖解比較快
sorax wrote:
這倒是指出了一個我沒(恕刪)
我個人認為大概i7vsR7 i9vsR9才比較公平
i9是為了因應AMD效能太高 而弄出來的一個新名詞
讓人以為好像9贏過7這種考驗9>7的直覺洗腦
AMD隨後也為了這個i9弄了一個R9來對應
讓intel沒辦法在數字上取得模糊地帶

實際上看規格 i9 R9都要歸類在i7 R7裡面

-----------------------

目前對AMD消費級來說才有這問題
消費級今年來到16核心 明年可能就超過了

主要是核心多 運算量太高(高資料量與高IOPS)
才導致記憶體x2頻寬不足以用在送出資料與承接運算結果
要到x4 才會有更好的表現
甚至x6都可以

而i7對上記憶體x2(雙通道) 我認為是適當與剛剛好
x4因為用不到更多的 再大等於浪費
x4都用不多了 x6就更不要想了 更浪費

-----------------------

以前是主機板匯流頻寬最高 瓶頸多半卡在HD與CPU上
自從儲存裝置由HD轉為SSD後 已經不是拖累運算的貧頸 瓶頸換卡在CPU上
曾幾何時看到主機板匯流頻寬跟不上CPU運算量 要把記憶體頻寬加量到x4x6上

這在intel萬年4C8T上是不可能看到的
即使是6C12T也只是沾上x4一點點邊而已
                              彈幕濃!
游戏脑力 wrote:
嘴炮就免了 圖解比較(恕刪)

10980X什麼架構?

效能比9980X低說。
sorax wrote:
這倒是指出了一個我沒(恕刪)

光是10系列這一次跳過10960X
就讓人懷疑兩邊是不是早「喬」過了


題外話..
剛才找10980xe網拍
真的驚呆我了

一時之間還以為自己老眼昏花看錯
應該是之前原價屋說的一進貨就秒殺的10顆之一
一顆美金換算三萬有找的U
然後網拍標那詭異的價格是賣給鬼喔
那價格倒不如直接組3960X了
賣家敢標那價格真是勇氣可嘉
有興趣可以上蝦皮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