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19881217 wrote:有時脈5g的m1x處理器嗎? X86有指令集的加成 拿risc比實在牛頭不對馬嘴。 牙膏ipc擠十年被噴的要死 amd明明ipc擠牙膏 噴一下就一堆理由伯 你讀過CPU設計或實做過數位電路嗎?拿risc比哪裡牛頭不對馬嘴?Intel 擠牙膏是因為工藝做不出來,沒辦法靠硬體推進效能,不堆晶體,電路就必須在不同指令間共用,管線長度就不可能降低。不堆晶體數,你也不能加大cache,更複雜的分支預測的邏輯,也沒辦法做出來。IPC 無法降低是因為製程無法推進的後果之一。台積電從7nm 進歩到5nm 可以堆的晶體數增加,你可以用來增加別的功能,如加上各種影像處理的編碼,或是加密指令的支援,你也可以用來實現各種特殊的電子線路來降低 IPC ,當然也可以用來處理耗能的電源管理。這都是看架構設計者的選擇,要考慮各種資源的平衡配置,不是天馬行空,隨便拍腦袋就出現的。IPC 只是評估CPU 架構和效能的一種指標,IPC 高和低不能完全代表CPU 的效能。單一個core 的IPC 的理論值是 1,難道你今天設計出一個 IPC=1 的CPU 之後,這顆CPU就是全世界最快的嗎?你這顆CPU 如果跑1mhz ,人家另一顆IPC 就算只有0.1,人家只要跑100 mhz ,照樣快你10倍。再舉個例:你做一個只有加減法指令的CPU,IPC = 1 好了,現在別人做一個有四則運算的 CPU ,要4個clock 才能算出加減乘除,也就是 IPC=0.25,雖然人家1+1 做得比你慢四倍。但是人家做100*100 就快你25倍了。你覺得哪個CPU 比較好用?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你讀過CPU設計或實(恕刪) RISC的CPU多半時脈在2~3G 就算他IPC 1.0CISC的IPC差 時脈可衝到5G IPC算他0.8 賀謀3*1再怎樣也會輸5*0.8 所以才問 有5G的RISC嗎?時脈不同就算了 X86還有指令集來開掛 所以拿兩個不同的東西來比沒什麼意義同樣X86來說嘴就可以了「IPC 只是評估CPU 架構和效能的一種指標,IPC 高和低不能完全代表CPU 的效能。 」 這就在5800X3D就得到驗證了,實際應用還得看整體的搭配,快取速度、命中率、指令集支援等等IPC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而ZEN4這代不注重IPC,而是朝其他方面去提升整體效能。或許透過一些架構上的微調可使時脈往上衝,在不犧牲IPC下做到最佳化要說IPC提升結果遊戲還是掉漆的 拿11代就可以來舉例了,L3快取頻寬爆降是不是原因?。結論上 ZEN4的IPC就是微量提升 遠不及ZEN1=>2=>3這種驚豔感DDR5跨時代的平台 料想效能會有跨時代的提升 結果跟ZEN3比差沒多少 擠牙膏一說由此而來4790K 6700K 7700K的IPC半斤八兩 單核效能全靠時脈來湊就被罵到臭頭AMD ZEN4效能靠時脈大爆衝來湊就容不得酸?不過AMD倒是做到了一點:我時脈再怎麼爆衝 也比牙膏省電啦 顆顆
ya19881217 wrote:DDR5跨時代的平台 料想效能會有跨時代的提升 結果跟ZEN3比差沒多少 擠牙膏一說由此而來 為什麼ddr5是跨時代??不過是dd4升級版,那來的跨時代??顯卡都用ddr6了....新架構的cpu表現總是比較差,如果不是為了內顯跟新支援的指令集,不到一萬的5900x b2步進不香嗎??
大家心知肚明 下這種聳動的標題在釣流量的先定義一下什麼叫做「擠牙膏」就是一次只擠出一點點 用來形容intel效能增長的幅度微小再來是為什麼被說是擠牙膏連續多代產品 效能增長幅度微小最終被以「一直擠」的擠牙膏形容眾所皆知 當初intel被說擠牙膏是什麼情況「一點點」 「一直擠」既存事實的結果論如果AMD連續兩三代都這樣 下這種結果論的標題還說得過去現在是連實品結果都還沒出來 也才跨一代離擠intel那種擠牙膏狀況還差很遠還失望絕望............ 要說失望絕望 那是intel 10代11代 慘輸AMD連鐵粉都不捧不太認同新聞媒體下這種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