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公佈全新架構x86S!純64位模式運行:指令集大幅精簡

taiwan2008 wrote:
英特爾真的就放棄 x86S 架構計畫


這話對也不對。
X86的精簡方向不變,只是執行從Intel發佈計劃,變成X86諮詢小組發佈

懂嗎? 這跟NAFTA換成USMCA一樣,核心差不多,但名稱改一改。

反正落實之前,講什麼都是多餘。

X86在AMD和INTEL講好一起精簡的狀況下,搞不好會砍包袱砍得比X86S還凶狠
skiiks
看微軟 要是轉進ARM架構 x86再好也是過去式。只是如同多人所講 X86包袱很大 要不要支援 可能還是很拖。加上微軟ARM歷史都很糟 微軟很怕ARM架構 沒辦法掌握學(抄)到蘋果在ARM取得的效益。
蘋果架構大轉移兩次(更之前的就不說了)
IBM PPC 精簡指令集 -> intel X86 複雜指令集
intel X86 複雜指令集 -> ARM

以蘋果來說 一個架構的轉變 歷程約十年
前五年默默測試 後五年優化穩定
當年PPC轉X86 夾不死就在後台默默測試MacOSX for X86版本
上市之後五年支援期結束 第六年新系統就跟PPC軟體說掰掰
2020年 X86轉進ARM也是 偷偷用手機CPU跑MacOSX for ARM版本
目前也快要五年

大致歷程:
上市前 測試五年
同時間把自家軟體ARM化 訂出轉移規範

上市後 優化五年
供應自家ARM原生軟體
給予軟體商完整規範 讓軟體商依循轉移到ARM 舊架構軟體支援五年

---------------------


然後「軟體數是系統的資產」
這轉移下去 所有軟體全部改寫
不改寫軟體用模擬方式執行 會讓ARM架構大傷
五年間多數軟體沒轉移沒優化完成 大致上就是GG

對大型軟體商的傷害比較大 像是商業軟體 3A遊戲這類 改寫轉移............


然後對微軟完全沒有信心
一堆蘋果轉移要做的事情 微軟完全沒看到進行
4K螢幕都推出多久
W10到還在「假4K」的系統介面 不是4K原生系統介面
紅寶石更新的高解析度支援與規範只是把FHD原生系統介面放大成為「假4K」的系統介面

系統自己帶頭假4K了 還想規範別人怎樣真4K軟體原生介面............


 
ace ventura
所以堅持不轉到蘋果陣營還在用PC的原因是?[笑到噴淚]
skiiks
ace ventura 雙平台都在用 蘋果今年會轉換到mini M4 轉過去PC會越來越少用
也許既有架構不再大幅變化, 新架構開始推出,,
新舊交替一段時間吧,,,,
skiiks wrote:
蘋果架構大轉移兩次(更之前的就不說了)
IBM PPC 精簡指令集 -> intel X86 複雜指令集
intel X86 複雜指令集 -> ARM


這兩個跟X86S類比完全不恰當

Apple做的事情是切換處理器指令集
但Intel只是要砍掉少用沒用的東西

Appe做的事情像是要把英文翻中文一樣
Intel和AMD只是要編修字典,把早就很少人用的東西丟掉而已

而且X86S面對軟體執意呼叫32位元指令集,其實有很簡單的應對方法。
更別提95%以上的軟體早就用X64多年了。

砍掉32/16位元指令集,並規劃與統一未來的X86指令,這對X86生態圈絕對是一等一的大事。
只是希望AMD/INTEL動作快一點,畢竟時間不等人....這世界永遠是動作快的人獲勝
搬出小時候用的電腦
進DOS用C語言寫個HELLO WORLD.EXE
拷到"純"64電腦上執行
結果
一樣印出HELLO WORLD
干,這不是純64位元的電腦

大約跟二十年前華山論劍
16逼踢戰32逼逼的DOSBOX油異起同工汁妙
對使用者而言
也就再編譯一次的事
沒編譯就轉譯
再不濟就虛泥一下
大家都會九陽神功就別在那邊......

當然啦
跟上頭報告
就一定要有多難講多難
有多少經費要多少經費才能搞定
這工程十分浩大丫
沒弄好會傷國本滴
1000K wrote:
這兩個跟X86S類比...(恕刪)


主要蘋果是軟硬體都他家的
但intel不是,他只幹硬體…
當然會有上面軟體(微軟)的包袱…

如果微軟跟蘋果一樣硬起來,那就會有不一樣結果。
所以上面大大說的很沒錯啊…
其實重點就是微軟而已。

其實講這麼多,其實不是intel什麼舒適不舒適圈,其實是微軟不想走出舒適圈才對…

想辦法挽留老舊軟體,才能拉住那些企業。
而這也是蘋果一直在企業使用上難以跟微軟抗衡的原因………
ace ventura
這才是問題點 對有些人來看是包袱, 對WINTEL 來看是"資產". 慢慢改自然淘汰才是王道.
微軟一堆軟件很難修改, 是你開公司要當白老鼠嗎?
1000K wrote:
這兩個跟X86S類比...(恕刪)
抱歉 從微軟要不要轉移ARM 自顧自的往轉架構方面去了
但轉移或精簡 還是要看微軟


以及X86架構 再怎樣精簡都沒有蘋果ARM架構的效益
如18F所說「有時切換時期的陣痛,會導致乾脆用 ARM 比較快。」

-------------

會說X86效益比ARM差在於
以同為ARM智慧手機系統 系統效益就有差異了 安卓效益舊就遠低於iOS
多種測試表示 X86效益更是低於ARM


做同樣事情的電力測試
-> 旗艦手機「最強續航」排行榜更新!iPhone 16 Pro Max 只拿到第二名
續航最高的
ROG Phone 9 Pro:
5800mAh 8小時37分 = 517分鐘
每分用電11.22mAh

第二的哀鳳
iPhone 16 Pro Max:
4685mAh 8小時30分 = 510分鐘
每分鐘用電9.19mAh

ROG Phone 9 Pro多了約1000mAh的電力
卻只比iPhone 16 Pro Max多了7分鐘???
換算下來 蘋果要是用5800mAh 續航可以到10小時30分

再往下看 安卓每個都是5000以上大電池
蘋果都是較小的電池


這續航效益怎來的?
硬體各式零件採用省電零件
iOS優化
iOS使用模式
軟體優化 減少資源佔用 能以最小資源順暢使用
軟體審查 關閉不需要服務(服務愈多 越佔系統資源)

這牽涉很多關鍵 才能獲的這效益
蘋果 系統軟硬體一把抓才能這樣做

微軟老實講系統商 硬體技術很爛 還是要靠週邊硬體廠撐起來
微軟本身怠惰 系統優化本來就沒有很好
要靠先進製程才能獲得好CPU 目前最優先確保的是蘋果
以及各方省電材料省電零件 這些較昂貴 電腦廠是否會用上
(各家3c廠每年逆向工程解析蘋果產品 知道蘋果為什麼好 但都很難應用這些好東西)(註)
軟體商有沒有好好優化軟體
很多不是微軟能控制的

---------------------------

ARM與X86筆電也有這種差異
從之前蘋果ARM筆電與多數X86筆電的續航 真實差距相差一倍來看
X86效益很糟

這也是微軟遲遲不敢下定決心轉入ARM
因為不知道蘋果怎樣從中獲取效益
軟硬體系統全部都有效益下 不知道該從哪邊進行
只能先從精簡下手了 但效益大概還是糟

如18F所說「有時切換時期的陣痛,會導致乾脆用 ARM 比較快。」
再怎樣精簡還是贏不了 不如砍掉重練 直接選用架構一樣的 差距比較小
但看看安卓 即便都是ARM架構 系統軟硬體優化不同 顯現不小的差距


不過這是2023年數據
2024年後微軟不少試用高通了ARM筆電推出 再看看了


註:2018年蘋果推出哀鳳X跟哀鳳8系列 使用了類載板技術 把機板微縮到最小化
三星說要跟進類載板技術 卻礙於他廠無法增加類載板產線 高通不生產類載板用CPU
(三星一家可以類載版 其餘安卓廠續用PCB 高通繼續生產PCB用CPU)
三星很有錢可以自己做類載板產線 卻沒有類載板CPU可用
6年過去 2024年三星繼續PCB產線 沒用類載板技術


蘋果機板從PCB再微縮成類載板 上面的零件全部要跟著微縮為類載板用
零件來源不只一家 全都要類載板化
安卓多半吃公版料件 跟不上改變 受制他人

公版料件 無法自行改變 只能受制於他人 要改變是難題
多廠配合要求做出特規 怎樣整合多廠 也是難題

原本三星有自家獵戶座可以做 但效能爛爆 不足抗衡高通 做成類載板化也沒效益
還要變成雙產線 一條跑PCB 一條跑類載板
然後類載板獵戶座效能爆爛 不會提升銷量 不如維持PCB高通繼續

 
skiiks wrote:
以及X86架構 再怎樣精簡都沒有蘋果ARM架構的效益


拜託,你根本外行亂比喻亂扯...
MS的RD聽你講這個根本笑翻....

X86S如果砍掉32/16位元相容模式,甚至再進一步修整簡化,你可以自己想看看ARM的包袱會不會比較小

話說上個世紀畢業的一堆教授整天喜歡拿ARM是RISC說這會優於x86(其實CISC陣營也就一位,有那麼怕不敢講嗎),當X86S落實後....
以後教科書再無xISC的比較章節了....(雖然那個章節也是廢物知識)

X86簡化不是小事,但不會是難事(更難的東西多得很)。說MS會很難支援的人,大概忘記MS在Compiler領域可是宗師地位.....別鬧了
skiiks
況且CPU效能提升 即使模擬執行32/16也不會比當時執行的電腦慢 可以大材純64小用模擬32 跟現在32x2的64兼顧32不同。以及32軟體 一般人幾乎用不到
skiiks
之前w10 ARM系統無法執行X86 64x軟體 當時被笑說 還要回頭找32x元軟體在ARM裝置上跑。到了W11給出類似Apple Rosetta的模擬器 才能執行。
簡單講
要不要全面轉換ARM架構 看微軟
這X86精簡 沒多少用處


-----------------

現在狀況64位元系統
「執行64位元軟體就是那效益」+「執行32位元軟體就是那效益」
未來精簡化主要是砍掉後者
但不會因砍掉後者32位元支援 在執行純64位元就會更有效益


-----------------

純64位元運行蘋果在X86 CPU時期老早執行完畢
純64位元運行前五年 公告32位元支援最後五年 開出規範請軟體商改寫64位元軟體
五年後純64位元運行時 32位元軟體早就寥寥無幾了
(註:這也是蘋果被大型軟體商討厭的原因)

然後純64位元運行後 並不會感受到沒了32位元系統軟體後 有什麼特別的效益
精簡完也就是維持既有效益而已

32位元改純64位元運行維持既有效益
Mac OSX for X86如此
iOs ARM 也如此
MacOSX for ARM則是沒有經歷過32轉64 直接純64位元運行


註:PPC轉X86 再從32轉64再轉純64
不到十年間 改架構 32改64 改純64禁32
X86十年期一到明明很穩定了 intel的CPU不爭氣又改ARM
軟體要跟著多次改寫
改寫完要除錯優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