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 AMD在內的聯盟準備使用28nm製程,Intel怎麼擋?

clement8867 wrote:
看來您也是半導體業界...(恕刪)


不是前輩, 真的

但筆誤也是真的.

感謝指正

真的
enm wrote:
老兄, 不要這麼無知...(恕刪)


32nm的設計真的可以直接不修改直接上28nm
當然也要看foundry的功力
因為32nm改到28nm只縮10%
並不像32nm改到22nm是整個世代的進步
為了Cost down
Foundry真的有提供這種製程...
有興趣的可以到 TSMC 看看

65nm改到55nm也是同樣的狀況

TSMC's 55nm process is a 90% linear shrink process from the 65nm process. It provides cost savings while maintaining the same speed with similar or lower power. The 55nm logic family includes general purpose (GP) and consumer platform (GC) options. The GP process will be the first to go on-line in Q1 2007, followed by 55GC. And because 55nm is a direct shrink, designs can be ported easily from 65nm products with minimum risk and effort.

alexhuang0317_3 wrote:
32nm的設計真的可以直接不修改直接上28nm...


那也是得看實際狀況

事實上 , nvidia 把 G92 從 65nm 改到 55nm 時
不可能什麼都沒改就直接縮小.

光只是那樣做是不可能讓原本要兩個 PCI-e 6pin 的 G92 降到只要吃一個就夠的...

TSMC 會打出這種說明
最重要的在於他 "材料" 有突破性技術
可以不改大多數走路的情況下直接縮製程
而縮小的線與線間隔原本會產生互感的可能性
則是被新材料的電氣特性給抵消了.

說真的也得看原本電路是怎麼走的, 空間有沒有預留
以及是否真的適合不改線直接上...

注意一下 Intel 最近進入 45nm 時的說明?
不是也打著說開發出新材料了?

Intel 官方的新材料 Hi-k

只有在這種情況下
單純縮小電路時才有機會完全不改線路...

有興趣的話可以網路多找找這類資料


其實... 鳥它是32/28/22nm, C/P 高才是王道

AMD 現在780G/790G + 中低階CPU 不是活的好好嗎?
XD使者 wrot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i7的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和QPI架構是學誰的...
AMD我倒是覺得不見得會輸技術...只是沒有本錢玩而已...
...(恕刪)

真要說起來,雙方都是抄教科書、論文跟IBM的......

不知道您有沒有想過這些計算機結構的設計理念出現在教科書、論文或業界其他實作上已經多久了?

當然Intel的論文數量也是很可觀的,IBM或其他RISC處理器早先大多是在昂貴的工作站處理器或伺服器處理器上導入這些概念,而AMD跟Intel要在PC處理器上導入這些技術,當然得衡量實際需求以及量產性問題,要不然PC處理器可能比今天的情況還貴上好幾倍。

AMD的決策是先放入記憶體控制器、point-to-point interconnect再加上原生四核、而不去碰微架構的更新,當然這得冒良率跟量產彈性的風險(die size變大,原生四核要變成三核或雙核都得浪費部分面積),Intel選擇先翻新CPU微架構、推出風評很好的Core與Core2微架構,利用原生雙核的die可同時供封裝四核與原生雙核處理器使用的特性,維持產能調度彈性,不同的決策導致不同的結果,Intel乍看輸了些面子但裡子贏了十足,AMD似乎贏了些面子,但是裡子呢?

AMD自行發展的技術....小弟只能說,Yahoo就在幾年前也還算風光,到了今天,如果你真是搜尋引擎技術的頂尖人才,有什麼強烈理由一定要待在Yahoo而不去Google?
DummySYSTEM wrote:
其實... 鳥它是3...(恕刪)


沒錯,使用者才是一切,由小朋友的數量決定
製程技術每家企業都不同
intel的製程計畫
intel預計2013年才開始推出16nm,使用量子通道
如果真要比,Toshiba早在2007年展示15nm
80核心不算甚麼,算是邏輯編譯區塊而已
如:N社顯卡,每個區塊都能計算

IBM的伺服器

老實說沒什麼好比

袋鼠國大冒險
willy0080 wrote:
等到 IBM 真的做出來...
搞不好 I 社都進入 1X 奈米了...(恕刪)

很看不起IBM喔,那為什麼IBM是當今IT產業霸主,intel不過是遠落在後的小弟?
如果IBM用power 處理器技術來發展x86,intel是挫勒蛋吧。
knightofwind wrote:
沒錯,使用者才是一切,由小朋友的數量決定
製程技術每家企業都不同
intel的製程計畫
intel預計2013年才開始推出16nm,使用量子通道
如果真要比,Toshiba早在2007年展示15nm
80核心不算甚麼,算是邏輯編譯區塊而已
如:N社顯卡,每個區塊都能計算


文中是講16nm最早可以在2013年實現
不過文中沒有明確提到任何現有技術可以實現16nm

您所提到的量子通道是quantum tunneling嗎?
如果是的話,那不是一樣用來實現16nm的技術
那是妨礙resolution再繼續變小的一項主要原因
IBM 的確是在半導體製程技術方面,擁有傲視全球的專利與成就,這點不可否認,

不過Intel能夠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與處理器廠商,其稱霸世界的關鍵,在於

巨大的出貨量與多樣化的產品線,足以將持續投入的半導體製程、研發及產能建置成本吸收掉

而讓製程技術與產品設計相互配合創造最大的研發能量,這點就是IBM目前所缺乏的..

畢竟光靠高階伺服器的量仍屬有限.





結論:做出來就知道了!

還有核心是不可能越來越多的
核心數越多其實效能會降低
多核心是有瓶頸要超越的

以後大概就多CPU~多GPU啥的吧
也超久以後了拉
那時候大概都有新技術了
好比說量子電腦啥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