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顆單核心 24GHz 處理器 vs 八核心 3GHz 處理器...

其實我覺得這問題不是不能討論
而是要有個先決條件:同樣核心架構

例如Core2 Duo 和Core2 Quad
在一模一樣的核心下比較這個問題才有意義

但實際情形下會怎麼樣就真的不曉得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應該單核會表現比較好吧
畢竟多核間還要浪費掉溝通和分配的時間

有設計CPU相關背景的大大能為大家說明的嗎

若要測試的話我只想得到這個方法

C2D 2GHz和C2Q 1GHz
1. single thread 24G >> 3G *8 core
因為你把單一jib 分拆
跑完 在 合起來都須要浪費時間

除非你軟體本身是 可以平行跑
但一般軟體很難 ..

2. multi thread
不一定 如果切太多 thread下
可能 8 core 比較快
以教科書說法 cpu pipeline 超過 12 stage 後 overhead會變差
因為一直切 所以 k8 和 p4 (20 stage ??)
就設計來說就不同 ..


3. 一般來說 multi cpu 跑出來能力
如果是 dual core 就算是軟體可以使用 dual core cpu加速
兩顆cpu 有到 1.3~1.5 speed up 就已經算不錯了

但是 多cpu 還是有用 如 cluster方式
或是 cuda 一開始軟體就是多 cpu 想法來設計下
多 cpu 會比較快 ..

但是目前 cpu 最快有到 8GHZ ?


到是 3Ghz cpu 比較容易買到

我以前有用過 P4-3.0 HT 跟現在E8400 3.0 雖L2快取,製程等等都有差,..但我跑同一個遊戲時發現..跟前一位大大說的一樣,感覺上沒比較快但比較順,



不知道這樣比喻跟本文有沒有相關或對不對....
很久以前就聽過一個說法:對圍棋比賽來說,10個1段的選手,是無法挑戰1個10段的高手滴,這道理大家都懂,而針對板主所提的問題,許多人也採用類似的回答,問題是,這些比喻是否恰當?
試問2600K在超頻後,CPU的本質(支援的指令集、L1-L3 cache等)有變化嗎?沒有!超頻後的效能提昇,完全就是因為頻率拉高而已!以渦輪車來說,例如Audi A4,同一台車,只要修改監理程式,就會有明顯的馬力差別,如果有人問,200hp的A3、跟兩部100hp的A3何者較強?我想各位不會立刻下斷語,因為要比什麼呢?喔,就來比個:將100個人、從台北送到高雄吧!縱使前者有很高的極速,但是它一趟只能載4人(不含司機)、而對後者來說,雖然馬力不高,但是每趟可以運輸8人;談到這裡,我想大家會有更多的思考。
以近期的Intel架構來看,單核心擁有L1+L2+L3,但多核心卻是n*(L1+L2)+L3;單核心只有一個通道、但多核心可能有n個各自獨立的通道(例如QPI);撇開架構性的差異,我想再次強調,如果是相同的核心技術,超頻後的處理器並不會"變態"(註:這個用詞在昆蟲領域是很正式的用法喔),也就是說,增壓後、audi還是audi、toyota還是toyota;CPU在超頻後,該怎麼說呢?其實根本沒有變化、但就是手腳變快罷了,這讓超頻後的CPU,可以在相同時間執行更多個指令。
有架設伺服器經驗的人,一定了解到,兩部分開的伺服器(即使等級很低),一定運作的比單一電腦、跑兩個服務要佳(虛擬化技術)。從軟體的觀點來看,如果你有8個工作要執行,理論上,8個工作可以平均分給8 cores,但對於single core來說,它必須分段來服務那8個工作,這會造成context switching的overhead,而這個overhead有多大呢?如果我告訴你,一般的RTOS的損耗多達20%,你會覺得驚訝嗎?喔!對了,我們都還沒談到OS耶,因為最後的效能分數,OS的寫法更是關鍵,不知到版上的高手們,有沒有興趣繼續探討。

zles966218 wrote:
極限超頻!? 用液態...(恕刪)


我知道阿

但是這算是特殊散熱阿-.-+

難道你想要每隔5分鐘要幫電腦加液態氮嗎?...

玩個遊戲 打的正精采

阿電腦要過熱加一下液態氮

加完以後 幹 我死了 xD

那是極限超頻但是實際上沒幾人會這樣用(24小時這樣

溫度問題會不會想太多了??
如果24G問世販售 那溫度的問題肯定也解決了
廠商有可能做一顆24G的CPU出來販售 然後告知你有BUG 必須用某種液體每幾分鐘加一次嗎 無言

~麥克~ wrote:
溫度應該是超高的以目...(恕刪)



不知道灌入海水冷卻是否OK
像福島原發那樣( 抱歉!!!我是來亂的 溜~~~~
Antress wrote:
由於昨天看到了這顆頻...(恕刪)


這篇材料中文翻錯了,石墨(Graphite) , 石墨烯 (Graphene), 石墨烷 (Graphane) 石墨烯電晶體才對,
這是去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材料,Mobility爆高,但晶格缺陷對性質影響也爆高的,希望它真的能派上用場.

理想情況單核心24GHz處理器會比八核心3GHz處理器快一些,無論single or multi thread,簡單的說8核心很難避免平行度的糾結和頻寬資源搶佔造成執行資源的閒置,另一方面目前單核心處理器切換thread都能在幾個clock內完成,這也保證單核心的優勢.

Antress wrote:
哪顆會比較快呢?不曉...(恕刪)


3台PS1

不會等於1台PS3

cyber.sonic wrote:
這問題就跟P3 1G...(恕刪)

這種比喻是不恰當的
Server的要求並不是"快"
而是"穩定"
所以有的server十年都未曾更動硬體
只在原架構上更動配備
並不是這些公司換不起
而是整個系統的再建
既耗時又得花相當硬體的幾十倍價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