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jehau wrote:你有多台AMD可以這(恕刪) 請仔細看清楚文意...拿低階2200G搭X570,個人是想"過渡"等待升高階4K系列,重點是兩年前的處理器跟兩年後的板子可以配合得起來,這是目前AMD魅力之一,Intel可以嗎?告訴我,手上三年的X99板子如果掛了,I7-5820K可以買現階段X299的板子插上去嗎?i7-7700那台板子如果掛了,我可買Z490直升嗎?還是開啟雙標在夢裡插?
讓就一個字 wrote:"把1代Ryzen裝在X570上" 是為了過渡期, 當1代Ryzen壞了或沒有維修意義的時候4代Ryzen就可以銜接了!你把我的話斷點在"把1代Ryzen裝在X570上" 只是你不想承認1代Ryzen在沒有維修價值的時候,X570已經可以接上新產品了. 那如果1代Ryzen沒有壞,你要一直配著X570使用下去嗎還是當你想升級的時候,你的電腦要永遠新板子配舊CPU,然後舊板子配新CPU的輪流交替...說真的,你要這樣用那都是你自己的高興,我不認為這是一般人的方式就對了...
loki6865 wrote:請仔細看清楚文意..(恕刪) 何來雙標,我有說過Intel可以嗎?我只說過..電腦保固內,壞掉可以修的就跑維修,沒有修的價值了,就整台換掉而已,這才是正常人的方式我不認為新舊板子跟CPU輪流交替更換的方式叫正常方式~~又開始亂扣帽我Intel帽子了,現在好像講一下AMD就該被貼上Intel標籤?
kingjehau wrote:永遠新板子配舊CPU,然後舊板子配新CPU(恕刪) 你可以固執的把新或舊定義在不同時期的產品上面! 這就是 INTEL 要帶給你的!你不想正視這個問題要用新舊來解釋那請問你,你在 電腦 自組電腦分享區里幫人家寫配的新機用 10系列的顯示卡是新還是舊? 20系列的顯示卡是新還是舊?所以你所謂的"永遠新板子配舊CPU,然後舊板子配新CPU" 不是正常人的方式但是新機配舊顯示卡(符合你的新舊定義) ,又算是什麼?AMD堅持AM4 走到Ryzen 4, 在這上面就已經超出牙膏的範圍了! (AM 4 以後還會不會良心誰也不知道)
讓就一個字 wrote:你可以固執的把新或舊(恕刪) 我如果幫人家配單,正常我不會20系列的顯卡出了我還配10系列的給人家(1650/1660除外)除非是那個人他有別的特殊考量新舊定義很簡單,以市面上買得到為準,現在Nvidia 3000系列還沒出,所以2000系列是新的,1000系列是舊的站在CPU跟主機板就更簡單了,新的CPU基本上都會伴隨著新的晶片組出來正常一般人在使用電腦,CPU的使用週期(效能)可以撐個3~4年沒問題,到時候要升級,就整台換掉拿新CPU+新板子,就這麼簡單,根本不用管他什麼腳位問題會有腳位問題的,就是那種3900X等4000出了就要換掉的,那我承認會有腳位問題,請這種人選AMD是王道,不要選Intel~~
基本上,intel每兩代換一次腳位是確定的自6、7代開始、到8、9代、到現在10代每次換腳位都是不必要的我說的intel把電腦當家電賣是因為intel利用換代時機,企圖製造DIY升級斷點一旦主機板或CPU壞掉,又不想使用二手零件那就是整套CPU+MB一起換一般人沒有能力更換故障的家電零件而intel套組,是即便你有能力自行更換電腦零件你也無法單單購買其中一項零件自行升級簡單講就是讓你乖乖當韭菜消費者沒得選擇
kingjehau wrote:何來雙標,我有說過Intel...(恕刪) 我不知道甚麼叫正常人~只覺得終究是人的選擇,取決你的口袋預算~AMD作法只是消費者多些選擇!!如果當下沒有要換新機,一般人當然直接撿零件混搭...通常過保能選的板子只會越來越少...不過也可能在套裝機用習慣的人眼中,DIY混搭是異常人...
一個星期過去了,這篇原本沉下去的文又浮起來,再來說說我的看法。X86電腦的歷史大家都清楚,一個很重要原則,就是各廠商協力制定一個標準介面,然後大家按照這標準去製作各部件。如記憶體、SATA(或早期IDE)、NVME、USB、PCIE、早期的AGP.... 等等。硬體介面的更換短則2-3年,長的10年以上,為的就是方便消費者選擇採購,不需要考慮太多。假設今天USB1.0、2.0、3.0的設備不能互通,腳位插孔定義也不一樣,這絕對會造成一場災難。NVIDIA在顯卡部份近乎獨大,可他們也沒隔幾代就自己搞規格,要求板廠換PCIE插槽。然而Intel利用Icore獨大期間,每兩代更換一次CPU腳位,更細分什麼晶片組該搭什麼CPU,能不能超頻取決於消費者口袋深度....幹得很隱晦,至少一般人不太可能去深究什麼腳位,但在我看來,不如乾脆把CPU焊在主機板上好了,何必掛著DIY組裝電腦之名、行套裝電腦之實?反正過保後也沒升級空間,兜起來賣,愛怎麼優化就怎麼優化,還可以把各大板廠緊緊捏在手上。有點年紀的老玩家應該還有印象,Intel早期曾經試圖自己開發主機板,詳細過程如何我不太記得了,但結局是Intel完敗,各板廠也重新洗牌,一直維持到如今6大(7大)板廠各領風騷的局面。另外,Intel也確實曾經在Haswell 時代,起心動念打算直接把CPU焊在主機板上,整體打包出售。換句話說,Intel一直以來都想獨吃x86的市場,還好ryzen出來,主板商依賴Intel的程度降低,也逐年調整藍紅出貨比,現在別說什麼BGA封裝了,LGA腳位一直換玩家都未必埋單。所以我覺得,真的不要再幫Intel護航了,消費者用實際行動轉投AMD陣營,才能真正打醒Intel,才能讓長期以來不在乎玩家心聲的Intel產生改變。
我原本是用6700現在換2700x。6700用了1~2年之後無法負擔我的需求,我如果繼續用intel就要花1萬買CPU,再加上主板5000左右。那我如果是用AMD的只需要花費1萬去買顆新一代的CPU,這樣比起來選擇AMD我省下了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