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記之前是看極客灣還是哪個頻道,有測試AMD和Intel的模擬器多開,AMD多開的時候從工作管理員看,就像原PO的圖片一樣,浮動很小,但Intel就很大,我用I7-8700單開一個模擬器玩遊戲,起伏也很大,但不怎麼影響順暢度
閒聊 其實 這種 CPU 的辨識概念 很簡單早年 這類的 CPU的 2 + 2 / 4 + 4 功能都是被統稱為 HT功能當時還有另一種稱呼 稱為 [ 渦輪加速 ]這種設計的功能概念 把他比喻為車子... 就是有沒有上渦輪的差別但 真的遇上 要載一堆人的時候 誰管你有沒有渦輪加速與高性能呢你 8台渦輪加速的車 要如何比得贏我 16台 自然進氣車的同步載客能力...大概就是 這樣的概念
嗯...個人解讀他並沒有把Boost跟HT混在一起講...不過換個說法更適合,12代 Intel是把電晶體與技術全都集成在大核上,以車子來說是實際增加引擎馬力,徹底修改引擎結構來達到高速(單核)並非氮氣加速(Boost)那麼單純...以"單程次載客量"當然是16輛轎車拚贏8台轎車+8台機車-------------------------------其實覺得樓主只是比較特殊的狀況,Intel增強大核夾帶小核輔助方向也沒錯,因為一般玩家就遊戲、修修手機單眼拍的照片影片,12代都能超速執行,確實有做到它該做的...拚軟體、模擬器多開目前還是選AMD吧,畢竟Ryzen是從伺服器改來,SMT效率佳,ECC支援也很完整,下次買前做好功課即可~
turbo中文就是渦輪(增壓)Boost中文就是加速早年 這類的 CPU的 2 + 2 / 4 + 4 功能都是被統稱為 HT功能當時還有另一種稱呼 稱為 [ 渦輪加速 ] 這樣還幫他理解成沒有混在一起講我都不知道該說甚麼好了
公共討論區本來就有不同解讀先說我完全不認識他,連聊都沒聊過...不是"幫他"...謝謝文章我是這樣看倒數第二句就知道他沒HT跟渦輪加速混一起,他分得很清楚啊>HT(執行緒)載更多人,>渦輪加速僅速度快。其實第三行的"稱呼"應該改成"功能"才不會讓人誤解,至於Boost是我說的,但要不要用這些加速性質的字眼無所謂...因為12代完全是實質上的架構改進,原有的加速說法改成引擎改良更合適~
一個核心就想像成=是一個人一個執行緒=做一件事4C4T =同時四個人做四件事 可是如果該事不是很繁忙 那其實每個人還有空做其他事4C8T=四個人同時做八樣事 就可以讓每一個人更忙 更能榨乾每個核心的空閒算力而12代的幾+幾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他不是HT 而是真的實體核心是x86領域2021年才出的新玩意兒
ya19881217 wrote:一個核心就想像成=是(恕刪) 以我的理解,小核就像櫃檯學徒,1.領25%薪水 (25%晶片面積)2.30% 功能 (新人表現尚待評估)3.在大核旁邊開一個小窗,作為助手,4.半獨立運作 (4小核共享一個記憶體節點)5.平時可以代收水電費(作業系統、瀏覽器)6.遇到婦人拿一大疊帳單來繳(cinebench)可以幫忙師傅一起處理,減少客戶等待時間。(可拆分平行處理)7.但遇到開戶這種比較複雜的業務,會有點不知所措。(有多核心優化3A大作)8.遇到辦理繼承這種更繁雜的業務,呆若木雞,只能向師傅求救。(無多核心優化大型軟體)9.自己在旁邊幫忙影印證件、整理單據協助業務進行。 (遊戲實況錄影)簡言之,學徒作為輔助的存在,但要獨立窗口作業,尚不成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