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KUMA wrote:
你確定這位"強者我朋...(恕刪)
大大您的"你確定" 太多了
我只能確定...用G41內顯及後來請朋友去購買的N社 G220是正常的..
所以你的懷疑根本是不存在的..
就像其他版友講的
買塊顯卡就是要爽爽玩..又不是買來做問題排除的...
我不是住海邊的不會管太多
AMD改不改講句白一點的 " 關我鳥事 "

蛙鳴之地 wrote:
創新在哪裡?正確來說是現在的產品『融合』的程度太差,是一顆未完成品。
單純用膠水將一顆CPU跟一顆PCIE的顯示晶片黏在一起。
技術水準還遠比Intel現在的產品遜色太多,還能賣不就因為那顆顯示晶片還不錯。
對,這是很現實的,只要能用,我管你什麼技術水準哩。這就是消費者。
蛙鳴之地 wrote:
AMD向來搞這種消費級刪減都搞的很失敗。
不是刪太少,放了一堆用不到增加成本(如AMD-V,AMD64)
就是不夠好,1+1還小於二(現在的APU,FX,跟多核心累積的全系列消費型CPU)
他沒有類似Tesla的產品。也沒有Intel源至Larabee的MIC
就開始要搞給消費用電腦使用的異種處理器協同運算!?
wbj6740 wrote:
我倒覺得從Apple的成功或許可以預想GPU應用的走向,如影像與聲音的輸入會有機會完全取代實體鍵盤,圖形畫面的處理若單靠CPU肯定效率不好,Apple看到這一點,微軟也是,Intel也不完全只花精神在提升IPC,新的指令集與記憶體架構來加速IO都是為了這些應用鋪路,屆時就看是硬體(CPU)跑在前面還是軟體(OS)跑在前面吧!(我個人認為軟體的支援還是比較慢一點.....)...(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