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就比HD/uhd630好了
i家內顯在6代530後進步很少
主要是硬解很強
看高4k+畫質影片硬解比a家好
a家的gcn架構內顯有fm補楨優勢
實際效能其他運用也比a家強
算泛用型
但比硬解支援真的還是輸i家
可以說4k影片以下跟其他應用是a家強
遊戲方面是甩開那種 2家內顯相比
4k+(含4k)a家的硬解就輸i了
硬體解碼一直是i家的強項
如果論其他效能應用
2200g(vega8)跟2400g(vega11)出來之前
的壓路機.挖掘機apu內顯就把i家內顯打趴了
intel在6代530內顯出來之後
進步非常少
i家cpu也是6代之後ipc幾乎沒長進
同時6代也是
14nm開始然後就一直+++了
2-6代是ipc微幅的無感進步
內顯比較有感是6代hd530效能比較有感
cpu比較有感是之前g4560/g4600
應該算7代吧下騰給ht
且價格不變效能逼i3
單工打死當年4核apu 多工差距小
內顯還是輸 只贏解碼
不過當年2000台幣有找沒得嫌了
因為ryzen沒出之前
只有apu壓路機跟挖掘機
或是回頭找老架構的fx6/8
可以說ryzen出來之前
g4000系列奔騰當年打死a家
之前是i3打死a家(但書是2代後 只論遊戲效能)
因為當年2代跟推土機的ipc差距比當年
c2d對比k8 痾應該不只
應該說當年k8打噴火龍差不多
當年k8 3000+ 1800mhz直接打
p4 3000 MHz
且p4噴火龍頻率拉的高 前面北木不好拉
k8低頻高效能
不過一般使用
p4.k8.散布龍k8小超一下
記得當年原廠風扇
散步龍3000+ 1.25v 拉2.5ghz
mark99 run出22x還23x
當年噴火龍p4跟北木2.8ht也才200-210
這幾款其實很接近
至於賽揚P4 沒用過
只用過p3賽揚700
當時窮學生 也沒錢換
而當時core2代是ipc高非常多
頻率也超的高(其實拖土跟打樁超上去
也是4g多 然後超耗電超熱 )
i家ipc當時完全碾壓好幾年
因為當年農具架構就是用k10龍2哥((從k7一直改的架構))去改的架構
小核心又模組化 浮點變成2個小核心一模組共用
那幾年市場還是單核效能至上
amd的多打少還是失敗
單核ipc比老爹龍2哥差
龍2哥ipc還小輸c2q所以更不用
當年2代比推土機了
而後來就是被ryzen1逼出來核心的8.9代了
然後10代再zen2 ipc終於超越i家
又逼一次牙膏
不雨 wrote:
2張才差不多!(恕刪)
以這兩天剛上市的 I 家 10 代來看,
中階的 i5-10400 訂在 6000 初,
跟 9400 剛上市的時候是差不多的.
因此也許可以猜測 I 家此次 10 代的訂價邏輯,
可能是 10 代加回了 HT, 但價格跟 9 代沒有 HT 差不多.
以此邏輯推論, 那 10 代 10100 (4C8T) 應該會跟 9100 (4C4T) 價格差不多,
在 4 張小朋友左右.
再扣掉內顯的價值 1 千多,
推測10代 10100F 應該就是在 2千多的價位.
這也是小弟覺得 3300X, 3100 不應該賣超過 3 張小朋友的原因.
至於要 2 張買到,
嗯... 可能要看看 Ryzen 4000 上市後,
兩家戰況的慘烈程度吧,
或是等到 Ryzen 3000 系列清庫存的時候了...
畢竟現在 9100F 已經開始清庫存價還有 2000 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