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3、14代酷睿i9頻繁崩潰、藍屏!降頻之後居然就好了

rukawa1 wrote:
如你所說,不可能每家...(恕刪)


Intel Baseline profile 只是一個內參選項
每一間板廠有自己的名稱並且每一間設定也不一樣
例如某廠的AC LOAD高達170使電壓預設就1.7V , 或有的PL只有188



除了電壓跟功耗項目有些不同外
這些設定也是目前各廠跟INTEL要求不一樣的地方
這幾項是因為解鎖而關閉的選項 ( 如果這幾樣上鎖 , 即便放開功耗也會被限制)
只是這裡面的設定除了吃CPU體質外還對玩家散熱要求很高

以I9來講依然可以在限制253W下跑出3.8~4萬 , 對139跟149真的不難
但是TVB溫控開啟 , 第一階段溫度牆如果按照規則設定在70度就降頻
我想9成使用者的散熱器都頂不住
體質差或散熱器水平較低的使用者 , 這裡一上鎖會跌至3.4W甚至更低
如果再更進一步把PL和ICCMAX鎖上以及AC LOAD回預設
I9變I5就成真

以INTEL當初媒體評測的分數 , 全解鎖R23在4W~4.2W之間
很顯然這些保護設定開啟絕多數用戶是很難達成的
所以估計是這原因BIOS關閉了這些選項
放開功耗是一回事 , 沒有設限制又是一回事
這2個同時放推造成目前的狀況

很顯然功耗放開這件事INTEL看起來就是默許板廠這樣做 , 尤其在高階主板上
但是TVB那些保護措施 , 我個人比較偏向是板廠的調整
因為像CEP這些很明顯最初的BIOS根本不開放選項讓使用者關閉 , 連Z版一開始也沒有
後面也已經證明這選項跟電壓根本無關 , 電壓會變動是板廠的調整導致
以這邏輯推論TVB這種不該被關閉的設定被關了應該也是後者調整導致

我覺得這次事情就是個連鎖反應
INTEL在預設的功耗範圍內達不到預期的性能默許板廠解除限制
板廠為了突顯自家板子的性能也做了各種解除行為
conroe2duo
難告的問題是這性能是板廠跟INTEL展示的成果 , 他們是夥伴不是上下關西 , 另一點是除非他性能跌出規格外 , 不然所謂的宣傳性能誇大這哪一家都是這樣 , AI的PPT有哪一個不是吹上天的
conroe2duo
原廠:繼續冷處理即可! 讓板廠先頂著扛責任,我們再釋出一套可以解決、掩蓋掉問題的方案,變好人!

這種大美式企業,要跟他們鬥除非在美本土了! 而且曠日費時燒錢,應該也沒有使用者會為這花大錢去打官司!

知道牠們在產品上使的手段,但身為消費者也無技可施! 一個特價,又是售完的光景了!

至於下游的廠商,他們沒有任何反駁或抗拒的能力,終是整個產業鏈的一環,一起做才有的分!

多給線下、線上門巿銷售利潤,當然推牠們家產品!! 誰會跟錢過不去。

產品數據給的很好,但使用產品產生的問題就不是牠們的問題。
Robbie Apple wrote:
原廠:繼續冷處理即可...(恕刪)
AMD當初工程車被告核心不實 告了多年 敗訴賠錢
intel這個降階已經明顯損害消費者權益 團訟很有可能

要不是對intel較寬容 才會讓intel這種大超只在自家測試有
使用者沒跟著花大錢在散熱上 根本不會有
不僅公告的CPU參考散熱瓦數與市面上適配的散熱器不符
沒用更高價的散熱器根本上不了宣傳上的效能

要不是使用者對intel寬容
以及對這種新型態的廣告詐欺沒想到要怎樣處理
(一個效能的鍋 CPU廠製程爛 板廠設定爛 使用者散熱爛)
不然前幾代其實早就可以告了

到了這一代 intel的繼續用爛製程想贏AMD再把超頻極限推高
上市測試效能現在明顯達不到 又在那推責任
原本的寬容 寬不下去 i粉壓不住自家使用者 不滿的聲音就出來了


告一告 連前幾代都賠一賠 我看intel大痛才會想振作吧


對了 當年AMD團訟也是intel搞起來的
intel帶頭說AMD工程車的CPU內的一些共用行為不是傳統多核心的使用方式
興風作浪後 再推給消費者 說消費者去告的 不是intel去告的

AMD最後賠錢了
intel未來呢?
skiiks
不只K版 其他版本也明顯有不實的狀況 沒用比他公告散熱等級更好的散熱器 根本達不到上市時所展示效能。原本使用者想的是我散熱器等級沒跟上 是我的鍋。看了這次調整才發現 真正的鍋是intel爛製程搞出來的
skiiks
製程爛 硬要騙能與AMD+台積電產品比擬 用炸功耗手段贏過AMD 走在極限邊緣 再把炸功耗問題轉交別人 就出這種狀況了。現在i粉也不想擔炸功耗這鍋 聲音就出來了
skiiks wrote:
AMD當初工程車被告...(恕刪)


嗯! 團訟比較有贏面XD~
=========================================================
看了一下相關的報導,這型號說較13代I9提升10%,然後板廠BIOS調整後又變弱了10%,

所以這型號有出等於沒出..冏..
===========================================================
這顆不想用了準備脫手掉,換另一顆14700.....附一張剛截的圖,都還沒開始玩遊戲呢!!

就開幾個軟體起來,P核溫度就上百了! 效能蒸蚌!!


Robbie Apple wrote:
嗯! 團訟比較有贏面XD...(恕刪)
其實板上在前幾代就在說intel功耗明顯不合理
產品上市後 還被腦補嘲諷 你看跟我預測效能相差不遠 以及沒輸給AMD

實際上那個贏面
兩倍功耗換來只贏AMD一點點
卻要使用者處理兩倍功耗的散熱問題

-----------

反觀蘋果arm處理器 能耗比之優良 M系列筆電帶出門用一整天不用帶充電
不過蘋果也不是一步登天
在手機市場學到的經驗 重新帶回桌機系統
手機不僅硬體要微縮省電
系統軟體也要管控 讓系統與軟體都要省電 一直讓軟體商不斷優化軟體
在桌機系統使用M系列後 也做出軟體規範 應軟體商不斷優化軟體

蘋果整個架構轉換的重大工程多次 深知系統軟體優化的重要性以及優化速度
已經有經驗做出範本讓軟體商最短時間能在新架構上使用
管控硬體系統軟體 讓使用者用到最優化裝置使用



再看看win上 微軟 intel AMD 眾軟體商 多頭馬車
win上序亂的管理 影響硬體與軟體商的行程
一個CPU就可以搞這麼多事
更不要講眾軟體商為了沒有統一規範 要適配各種版本系統要花多少心力維護

-------------

大小核用法
以蘋果來說 早在正式使用前幾年就評估大小核影響 以及如何使用大小核
win幾乎是臨時才加入大小核支援

微軟很多情況都這樣 沒有事先研究新硬體帶來的影響 只要有驅動能用可以
然後「怎麼用你家的事」


-------------

我在別篇回應的文33 34樓看看
高通推出新一代 Snapdragon X Plus Platform 處理器平台 透過內建 NPU 提供目前市面上最高 45 TOPS AI 算力

看微軟對於4K解析次怎樣在支援的
看看軟體商對於這種支援 到底是要用哪種方式解決問題
就可以知道 系統商沒做好規劃影響的問題非常深遠

微軟到現在還是FHD介面硬拉放大為4K的假4K系統介面 不是原生4K系統介面
要微軟支援原生4K系統介面可能要w12了

蘋果這邊 15年前推出視網膜螢幕 12年前進入桌面系統 已經是原生4K桌面系統介面
而目前新系統已經用向量點構建系統介面 沒縮放問題
可以直接套用在8K16K解析螢幕使用
軟體商只要將軟體介面中 還是使用陣列圖像的工具圖案 提升解析度就好

蘋果推那個VR頭盔 未來要是有成功
可能是向量構成的3D系統介面 各種3D影像
在3D座標中(上下左右前後的不同位置疊放)
做3D演示與使用
stephenchenwwc
說 i社功耗不合理, 是我開始. 當年講 ARM 世代竄起, 水果會用, 是我. 講AMD 最好下單 GG, 是我! 說 i社唯一救贖是下單 GG, 這還是我!
skiiks wrote:
其實板上在前幾代就在...(恕刪)


嗯!!12代I9可能頻率還不高,覺得溫度跟效能還平衡的,到14代就誇張 高頻、高溫、高耗能!! (沒摸過13代的I9)

原廠說更新一下主板BIOS降降壓 阿不就等於頻率上不去,溫度就不會太高(其實溫度好像...沒差..)

買這型號就是要效能的.......那你們官方販售此商品時給的測試數據是在哈囉??

為什麼不從增加快取方面來提升並做為賣點,一直衝高頻,洐生的問題還要使用者接受...

(個人不是很懂,只知道快取也是很重要 =-=)
========================================================================

阿婆家的軟體在對電力控制上是好的,從愛瘋來看(電池容量就那麼點...續航力就是棒棒的)

這樣對企業來說也好,他們不需要提高太多的製造成本在電池上...XD

不用一推出新產品就得對電池容量上做出多大的提升,相對於他們軟體上的精進,

那怕一點點的電池容量提升,就用能換到更長的續航結果。(但他們就是不常做...)呵呵!!!!!!!

如果愛瘋有天上了5000-6000mAh的電池,那續航力會.走路都有瘋!...

筆電、Ipad這些產品,軟體協力廠商應也有標準的電力規範來配合他們的硬體

阿婆家M系列桌機核心功耗若像i9那樣,相信生產力會是驚人的!
==================================================================

微軟的話...這家【老字號】作業系統商要支援的硬體、軟體廠商太多......(從以前就這樣,看來以後也是如此..)

相較於阿婆自家研發的硬體與軟體,相容性出錯率..自然大點..

除非他們也有一套制式的硬體及軟體規範,這樣出錯的機率就會變更小了。

微軟他們就是己經大到什麼都慢慢做就好了...
===================================================================

高通那個真強!
skiiks
微軟桌面系統好在軟體眾多 系統本身非常爛。會繼續留用win是因為軟體好 不是系統好。
Robbie Apple
嗯! 全球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也不需要太改進,好像有改進到什麼地方,但又說不上來(抓頭),反正使用者最多 ORZ...
宣傳的性能是在253W下跑出來的 (以R23 3.8W來講)
按照板廠的Intel Baseline會有2種狀況導致所謂的降階

1. AC LOAD過高 110~170
"電壓高達1.5~1.7V" 導致CPU頻率上不去 , 溫度也隨便超過90度


2.調整AC LOAD後 , ICCMAX保持預設307A
導致"功耗爬不上去" , 頻率一樣爬不上去


3.拉高ICCMAX = 380 , 使其達到正確的253W功耗 (板廠是直接拉到512A)
訪間認為的正確性能 , 注意頻率其實只有5.3G左右 , 連E都只有4.1




如果無法理解請隨意拿一顆這幾年的AMD處理器嘗試調整TDC跟EDC應能理解這操作

上圖只是3千等級的360AIO , PL = 253W , 除非軟顯或瓦特計作假
不然CPU參考瓦數和散熱器解熱瓦數其實並沒有符合不符合的問題
因為AMD和INTEL絕對不敢保證任何功耗下核心保證多少頻率
AMD基本上只定義單核上限跟基礎頻率 , 剩下的全包裝在PBO裡面
INTEL則是TVB , ABT , trubo boost 3.0 一堆....

另外TVB是個按照溫度調節頻率的升降機制 , 這和100度撞溫度牆下場不一樣
如果無法理解請想像7950X tjmax = 70度 會是怎樣情景

打INTEL製成爛功耗高沒啥問題 , 現在就是輸AMD也沒啥好爭論
個人最在意的還是RMA , 刁難使用者真的很扯
估計5月底如果拿不出253W下合理性能國外應該真的有機會團訟
附上人權圖
conroe2duo
第三張0.25 , 我首發用到現在
stephenchenwwc
要 253W 使用久不縮缸, 請再加進每月的冷氣費用.
月底洩漏版的Intel default settings,相信不少人已經看過。對K/KS版功耗整頓過後,K版的PL1/PL2 extreme config已經被降階,


只希望上述參數將來別再繼續縮。七龍珠:全面退化
ThomasRhin wrote:
月底洩漏版的Intel default settings,相信不少人已經看過。對K/KS版功耗整頓過後,K版的PL1/PL2 extreme config已經被降階,
只希望上述參數將來別再繼續縮。七龍珠:全面退化


我在想,如果打死不更新Bios,13900K/14900K一樣高頻高壓這樣跑
到時故障RMA的話,官方願意不願意保固
如果願意保固,我想會很多人不願意更新BIOS跑
不然誰想買I7/I9,更新BIOS後馬上降階變I5
hack.pc
本來就不可能強制,更新BIOS不是每個會去做的,況還要常常去更新倒最新。況若知道更新後會更慢,只為了 Intel 可以減少 RMA。
grason00 wrote:
我在想,如果打死不更...(恕刪)

跟baseline時一樣,客服會要求使用baseline 參數跑XTU壓力測試並截圖,屆時非常可能就變成改要求使用intel default參數。


不過我覺得這是個sop,有沒有強制性很難說。
squcookies
應該會是送修時跑過Default沒問題就認定良品退還,縮缸破PL2吃冷筍[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