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大增50% Intel Core i7-6700K與Intel Core i5-6600K Skylake處理器實測

沒有勉強追上阿之前的6200比現在的apu內顯強非常多只是現在又搞cost down生出個g530才會看起來好像勉強追上,

要是英特爾捨得把那個給全部1151的i系列那基本上單核強度跟整體效能還有溫度優勢跟內顯強度,

應該可以吃掉最近幾年的內顯市場,可是要是硬吃那塊市場不太划算,太強的內顯會害1150庫存不好賣之外,

要是連amd靠著apu吃最大的內顯市場都吃,那有可能會過大然後面對反托拉斯法的制裁。

現在最頂級的apu強度都不到250下一代頂多260x吧?

當然a牌在顯卡經營很久的好處在於遊戲的優化度比較高。

英特爾是最近幾年內顯才有稍微玩遊戲的能力

Unununium wrote:
先不說標題50%有...(恕刪)

kevinfei2005 wrote:
那現在買1150架構產品(i5-4560+z97+DDR3 Ram)是不是很傻,或是舊架構的價格有可能會降價呢?

基本上 大通路商 都會先出清再進貨,所以別想會降很多

說真的 買i5-4560K + Z97,還不如買 i7-4790K + H97 不超頻,
i7-4790K 4GHz 等於 i5-4560K 3.5GHz 超頻14%
扣主機板的差價,剩2千多元價差
若 i5-4560K 3.5GHz 超到 4GHz 要買 散熱器,好一點的至少又要1千元
加加減減等於 1千多元 <=> 4緒
** 而且超頻又多耗電...

舊架構 不會比較省錢,因為他不能升級了
新的 LGA 1151,至少還能相容下一代 (Intel 沒改變策略的話)
以後 萬一要 維修/更換,支援期限相對也是比較久一點

再等一下買新的吧,差10% 也是有差
2xxx => 3xxx 差10%
3xxx => 4xxx 差10%
4xxx => 5xxx 差10%
-----
2xxx => 5xxx 就差33%了
不過目前的售價看來
新 CPU+主機板 會差到 2千元 左右
看你覺得 10% 值不值得

ethan810 wrote:
馬的越想越度濫,想...(恕刪)

沒關係啦~
當年我也是買了i5-760(1156腳位)
1156上市後不到一年1155就出來了
最妙的是我的1156主機板在用了三年之後
很準時的過保固後就掛點了

所以現在我的心得是
還是不要衝第一批好了

為了多10%不到的效能,得多花上不少錢還得有心理準備當白老鼠

soso895315789 wrote:
再等一下買新的吧,差10% 也是有差
2xxx => 3xxx 差10%
3xxx => 4xxx 差10%
4xxx => 5xxx 差10%
-----
2xxx => 5xxx 就差33%了

一代->二代 同頻成長10% 總效能好像20還30
二代->三代 同頻成長不到5%
三代->四代 同頻5~7%
四代到五代 同頻成長 5~7%
五代->六代 同頻成長 5~10%

反正二代超一下4.5 都還比6代的預設高 ˊ_>ˋ


二代到六代成長約 20~30%

ˊ<_ˋ

買二代的表示:不用換
多花個幾分鐘思考,你會得到更多啟示
以前"有改制程"的換代,GPU變強的同時,功耗也降很多
例如:
i7-870(45nm/無內顯) -> i7-2600k(32nm/HD3000 12EU)
這代換代最猛,增加了內顯,cpu性能也大增20%,耗電量還能大降

i7-2600k(32nm/HD3000 12EU) -> i7-3770k(22nm/HD4000 16EU)
cpu性能提升5~10%,內顯變強一些,耗電量也有降

i7-4790k(22nm/HD4600 20EU) -> i7-6700k(14nm/HD530 24EU)
這代最奇杷,GPU是有變強一些,但功耗卻不減反增??
LGA1151也不見得就能相容下一代CPU,改天INTEL也可以出個LGA1151-V2,然後說彼此不相容

Aphatic wrote:
難得找到同樣還在用Core...(恕刪)



最近在玩biohazard revelations 2, 解析開2560*1440. 特效中高, 用Q6600+P35 chipset+ DDR"2" 6GB RAM來玩. 還可以玩的動. 只是看到CPU都會滿載才有點想更新平台. 8年的平台了, 只稍微更新過顯卡成7950. 硬碟128GB SSD + 3TB(7200rpm) *2, 6TB(7200rpm) *1
satck371 wrote:
看完...TDP 95W
2600K再戰一年XD


2600K+1 想再戰3年 就看過保主機板能撐多久 給不給面子了

Whistle Blow wrote:
關於能耗,可以看The Tech Report的測試(預設時脈):

x264轉檔(i7-5960X、i7-6700K、i7-5775C、i7-4790K、i7-3770K、i7-2600K、FX-8350):

各顏色直的部分靠Y軸越近的表示能越快完成工作,橫的部分靠X軸越近的表示功耗較低,圍成的長方形面積代表所耗總能量...(恕刪)


2600K使用者 + 非常常轉X264
這討論串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測試就是圖表
謝啦
dennis.F wrote:
Intel這次新推...(恕刪)


感謝大大的測試,順便也看了一下國外的Review...

看來Haswell/Ivy的用戶還是一樣不太需要升級,核顯也不支援HEVC 10Bit純硬體解碼...

Sandy-Bridge以前的使用者倒是可以考慮看看。

重頭戲還是在明年雙方的AMD Zen Core和Intel Kaby Lake,希望明年兩家都能端出牛肉囉。


The Intel 6th Gen Skylake Review: Core i7-6700K and i5-6600K Tested


IPC同頻Skylake只比Haswell高出5.7%而已....

Overall, Skylake is not an earth shattering leap in performance. In our IPC testing, with CPUs at 3 GHz, we saw a 5.7% increase in performance over a Haswell processor at the same clockspeed

雖然放寬了超頻限制,但是超頻Skylake所帶來的溫度提升會是個相當大的阻礙...

Skylake seems to have more of a temperature barrier than a voltage barrier, so increasing the cooling seems to be the task of the day here to get the high frequencies.

遊戲測試上搭配獨顯,Skylake同頻還不如Hawell...

In our discrete gaming benchmarks, at 3GHz Skylake actually performs worse than Haswell at an equivalent clockspeed, giving up an average of 1.3% performance.

綜合下來CPU性能只比i7-4790K提升5%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