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要出六核封兩核的四核CPU


PhysX wrote:
六核心討論串變成推土...(恕刪)


老實說
無痛升級是讓人很興奮
但我其實對又有開開樂更興奮...

雨滴 wrote:
老實說無痛升級是讓人...(恕刪)


聽你那麼說讓我頓悟了一點,
推土機的架構是把2個核心做成一個運算單元...理論上單核心可能無法運作,
這樣以後還能夠像現在這樣開核嗎= =?
ycweng wrote:
其實從工作管理員的...(恕刪)

同是程式設計者,對您的文章拍手一下。
ycweng wrote:
其實從工作管理員的...(恕刪)


從這篇討論串從頭看到尾,發覺y大懂得可真不少@_@"
其實我也曉得推土機的理論並不是真的把兩顆核心的線程變成同一條,
不然同樣的理論應該也能把四顆、六顆、八顆變成同一條,

想想看AMD做出一顆八核心單執行緒然後時脈24.0GHz的CPU,會是多麼的恐怖..
想想看推土機的理論放到顯卡上,雙模塊5870...那又會是什麼情況

其實我一直在猜測,推土機架構的四核心到底在工作管理員上是會顯示四線程還是八線程,
恐怕還是要等東西出來了才會曉得

但是把2顆核心弄成一個運算單元,請問y大,這樣的做法真的能提升單一顆處理器的效能嗎?
或者是讓原本用工作管理員看,只能用單線程執行的程式變成能夠以2顆核心讓其運行呢?
PhysX wrote:
聽你那麼說讓我頓悟了一點,
推土機的架構是把2個核心做成一個運算單元...理論上單核心可能無法運作,
這樣以後還能夠像現在這樣開核嗎= =?


Well,依照AMD目前給的東西來看
一個運算模組中會有下列的東西:
ALU*2,FPU*1,然後共用周邊(Ex.分支預測器 派送器 獨占式L2)

所以 在推土機上單核心能不能運作呢?就看瑕疵在哪裡了
如果是共用周邊壞 那沒啥好說 一定不能跑
如果是FPU壞 那可能還可以拿去跑整數運算
如果是單邊ALU壞 那應該還是可以跑 只是效能上就不用太期待了

那 能開核嗎?要先看AMD的屏蔽是如何屏蔽
如果跟現行一樣的屏蔽法 那應該可以開 只是改成一開就是開整個模組就是了
如果是直接物理破壞 就沒輒了

PhysX wrote:
其實我一直在猜測,推土機架構的四核心到底在工作管理員上是會顯示四線程還是八線程,
恐怕還是要等東西出來了才會曉得orz


個人猜測是八線程的機率較高
不然的話搞兩個完整的ALU意義不大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PhysX wrote:
其實我一直在猜測,推土機架構的四核心到底在工作管理員上是會顯示四線程還是八線程,
恐怕還是要等東西出來了才會曉得
...(恕刪)

如同kaorujan大回的,我也認為作業系統會將4 Module的Bulldozer認作是8核心,從AMD的簡報來看,這應該是相當確定的事。Intel的Hyperthreading,利用每核心增加5%的額外邏輯電路,讓四核處理器被作業系統認作八核心處理器,從而讓作業系統能夠多塞一些執行緒到處理器去執行,希望能增加約30%的效能(與單純四核相比)。Bulldozer內的一個Module,可以視作是傳統單一核心的重裝上陣版(可是又不到兩個完整核心的程度),藉由增加50%的額外邏輯電路,同樣也是希望讓四"Module"處理器被作業系統認作八核心處理器,能夠同步執行八個執行緒,並目標希望能夠增加80%的效能(與單純四核相比)。

不過得注意,這裡的30%、80%之間不能直接比較,畢竟Intel的單核跟AMD的單核內部架構設計一貫以來彼此理念跟實作相差太多了,同時也不代表HT就一定加速30%、有CMT就篤定加速80%,只是藉此數字方便對雙方設計理念有個概念,一切還是要等實品出來跑真實應用程式作為Benchmark相比再說。

不過確實也有說法是AMD這樣設計,可能是希望4M8T(M=Module)的Bulldozer,就能夠跟6C12T的Intel處理器一較長短,不過得再次強調,還是要等Bulldozer上菜再說,畢竟Intel在將來一年多的時間也不會是睡在樹下等......

PhysX wrote:
但是把2顆核心弄成一個運算單元,這樣的做法真的能提升單一顆處理器的效能嗎?
或者是讓原本用工作管理員看,只能用單線程執行的程式變成能夠以2顆核心讓其運行呢?
...(恕刪)

有難度,因為如果一件工作本身沒有足夠的平行性,不管用單一或"合併"核心後的內部四個、八個、十六個執行管線去執行,也只能徒呼奈何....

舉個很簡化的例子:
A=B+C
D=A+E
B=D+A
A=B+D
IF (A>=B) {
A=A-B
B=A
} ELSE {
A=B-A
B=C
}
假設每個執行管線每個時脈可以執行一個加法或一個條件判斷,上面這段連續運算,不管用四個執行管線、八個執行管線、甚至十六個執行管線去執行,算完的時間可能都差不多,因為資料相依性實在是相當嚴重,而且在能夠判斷A、B大小前,也無從知道是要先執行ELSE前面的{}那段,還是之後的{}那段。偏偏CPU每天的運算,需要處理這種邏輯判斷、條件分支、前後相依性很高運算的比例還真不低,這是CPU運算跟GPU運算的根本主要差異之一。

因此還是要強調Bullzoder的Module設計,是設計成能夠同時處理兩個獨立執行緒(相依性才能降低),不是要將Module內的兩個Integer "core"結合成一個去運算,實務上這樣對處理器設計本身跟作業系統設計,都會帶來很多問題,執行管線的使用率,也不會就此得到明顯提昇。

ycweng wrote:
如同kaoruja...(恕刪)
解說的真清楚
必定是專業人士或者講師級人物
◎幾天前有隻蛙呱呱呱(註:應是蛤蟆),吵,沒想到幾天後巷口有隻蛙乾,被車輾過死狀淒慘 ◎處世格言:「人不要臉,連鬼都怕」
AMD原生6核算是迎擊Intel i7-980X的方式

以目前AMD的發展領域來分析
伺服器與顯卡方面比較"努力"與"認真"
商業比賽如此,都是過過幾招

AMD最新一期的報告

AMD伺服器CPU Opteron 6000系列
8到12核心2.2 GHz 80W ACP
價錢US $744~1165
袋鼠國大冒險
我的電腦應該還可以撐兩年,希望AMD那時候的能力更強,價格更便宜!
嗨翻天 wrote:
我的電腦應該還可以撐...(恕刪)

確定出了
HD90Z---6核心
正在試用中
碎玉軒沈眉莊妳會想嫁胖胖的男生嗎?就像肥肥的蔣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