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Nano DC的CPU效能的確是這三者當中最強的,從測試看得出來但是他DX10.1的GPU是在北橋裡,還要再加一組南橋,整個耗電就輸了GPU則是介於ION與GMA之間如果是VX900,耗電量就ok,但是GPU就輸很大....
注重單核效能這件事,大概還在完整進入64bit之前都會是這樣了原因無它,就是程式開發者懶得重編程式啊AMD的4+4核,除非在編譯器上有很好的調整,不然在日常使用中,可能到產品生命週期結都不能超越Intel 45nm製程的CPU
最早買過的AMD CPU是 am386 SX-25 CPU,對AMD的消息也一直持續關注,從K5開始,每次AMD有新款的CPU要上市,總是弄的滿城風雨、議論紛紛。雖然不是死忠,但也陸續擁有過K6、K7、K8平台,當然中間也有穿插著Intel平台。AMD真的好像打不死的XX,總是能夠扳回一城,雖然每次想看他扳回一城的好戲,就得等個兩、三個世代,但是我倒是不反對好戲就在這次上演,這次沒上演,那就等下次吧!
來這裡說三件事(1)AMD打不死蟑螂+1 這次推土機理論值可達2600K 130%效能,看他這次死不死(2)AMD宣傳真的有待加強,明明該用模塊的硬要用核心混淆視聽(3)我正愁新的頭向不知道要用什麼,就決定是你了 QB!!
intel 1C=1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AMD 1M=2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將來會不會做出1M=3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1M=4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1M=5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1M=6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