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準備在3月1日CeBit大會展覽Bulldozer(Update 5/2)


hanzo0313 wrote:

還是那句老話,Intel再不更新Atom平台,Netbook+embedded就危險了


VIA NANO好像還是比較省
事實上, 沒amd, 也沒有現在的intel吧, 始終有對手才會進步, 不然就只會安於現在, 不再發展, 對我們不會有好處的
VIA Nano DC的CPU效能的確是這三者當中最強的,從測試看得出來

但是他DX10.1的GPU是在北橋裡,還要再加一組南橋,整個耗電就輸了
GPU則是介於ION與GMA之間

如果是VX900,耗電量就ok,但是GPU就輸很大....
hanzo0313 wrote:
但是他DX10.1的GPU是在北橋裡,還要再加一組南橋,整個耗電就輸了


這裡我不小心忽略掉了....

注重單核效能這件事,大概還在完整進入64bit之前都會是這樣了
原因無它,就是程式開發者懶得重編程式啊

AMD的4+4核,除非在編譯器上有很好的調整,
不然在日常使用中,可能到產品生命週期結都不能超越Intel 45nm製程的CPU
最早買過的AMD CPU是 am386 SX-25 CPU,對AMD的消息也一直持續關注,從K5開始,每次AMD有新款的CPU要上市,總是弄的滿城風雨、議論紛紛。雖然不是死忠,但也陸續擁有過K6、K7、K8平台,當然中間也有穿插著Intel平台。

AMD真的好像打不死的XX,總是能夠扳回一城,雖然每次想看他扳回一城的好戲,就得等個兩、三個世代,但是我倒是不反對好戲就在這次上演,這次沒上演,那就等下次吧!
果然還是Intel迷跟AMD迷的口水戰

不過說AMD8C打Intel6C才贏50%
問題是有多少人買得起Intel的六核心

實際一點吧,別只是拿你們買不起最高的產品來比較
幾C幾T都不重要吧?


重點是實際上市後

花同樣的預算 (CPU + MB)

那個平台整體效能會比較好


來這裡說三件事

(1)AMD打不死蟑螂+1 這次推土機理論值可達2600K 130%效能,看他這次死不死

(2)AMD宣傳真的有待加強,明明該用模塊的硬要用核心混淆視聽

(3)我正愁新的頭向不知道要用什麼,就決定是你了 QB!!
intel 1C=1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
AMD 1M=2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

將來會不會做出

1M=3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
1M=4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
1M=5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
1M=6個運算單元+快取記憶體+浮點調度器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