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未稅商品 最重罰1.5萬 (以後不必跑光華了)

我怎麼覺得光華本來就沒比較便宜...
上次去買個耳機 1900 還殺完價
結果回家一查 1880 (PCHOME 還是 YAHOO 忘記了)
1900 還要出門坐捷運來回 1880 在家裡等就好了
整個是想說 日文發音的 "原諒我"

胎歌的爹 wrote:
我只是很好奇一些嘴裡...(恕刪)


買東西比較價錢誰低就跟誰買
買便宜一定沒發票嗎?
你真是想太多了
人性只針對便宜並不會看有無發票去選擇
再加上現行法制也不會去抓消費者
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會在意付出金錢多寡而不是在意發票
而且發票的好處是可以推廣的
大多數人只把發票拿來對獎
其實...發票有效力的購買證明
留著...萬一產品有問題可以做為購買舉證

當大家都開發票時
還是會有便宜可以減
當有人不開發票時
不代表你一定會買便宜
站在長遠的角度看
您說...該開發票嗎?
還是...只想要一直想鑽人性牛角尖?

說這麼多...不懂我也沒辦法
人要懂得長大...一直酸並沒有建設性

hbscmgiy wrote:
買東西比較價錢誰低就...(恕刪)


呵 這就像之前閒聊版也討論過
現在新聞台的亂象

我要表達是這不是只有店家的問題
消費者也是問題之一

如果所有消費者能有不開發票的店家我就不買的觀念
這樣問題不就可以解決 政府何必還要祭出開罰的手段

這樣以消費者立場思考的你有懂一點了嗎
立場不同 不見的就是酸 心胸要放寬一點
jesusmanjohn wrote:
如果依原則而言應該任何行業通通要罰,而不是只針對在光華或者台中電子街這種3C賣場上;真以為桌遊不好賺嗎?瑪X斯開了多少分店自己去查查看,目前還沒看到哪間桌遊店在開發票的、所以嚴格而言經營桌遊的店家通通逃漏稅?

(抱歉有些離題了,但是如果這條法規只單獨在3C這點討論有點刻意模糊焦點)
請問「全國應稅商品訂價都須含營業稅」,是哪裏只針對3C了?哪裡不合理了?不都說是「應稅商品」了嗎?
其實有去注意的話,自從要全面開發票,其實電腦的售價標價都已經偷偷漲了5%,你可以跟之前的比看看,當然記憶體,cpu,硬碟由於競爭問題,所以都不敢漲到5 %,之後會慢慢調整到5%,我覺得應該未來光華商場應該不能殺價啦 !!!說真的,以後買東西,就會比之前貴一些拉!但是多了可以中獎的發票,這樣就不能買到便宜了
這牽涉到租稅的公平性問題,而且也不是那5%的那麼簡單。以前在美國的校園看到學生在賣社團的T卹,就幾塊美元,我買了一件,她就要我支付訂價外加稅金的錢。也沒有給我發票,當然被人買也同樣情況。
的確做生意本來就是要斤斤計較那10.20塊,人本來就是為了未來更大的利益而隱瞞自己現在的慾望,不過在光華開店本來就是一件不易的事,小弟只是想要知道原來這個社會有那麼多聲音,我想瞭解,想讓各位一起關心這個議題,真的不用在意那些小錢嗎?或許是我們消費者吃虧,但這行的千千百百人每天要吃更多的苦才能養活家裡。

做這行的真的很辛苦

並無捨麼政治立場。 假如有哪裡用詞不當.請包涵

原來有那麼多的聲音再關心社會,真感動..

其實小弟有參加DPPYouth
shambhala wrote:
請問「全國應稅商品訂...(恕刪)


別說我嘴砲,你有看過地下街的桌遊店開過發票嗎?如果你不服要我拿店家指名道姓也可以...
PIPI TOY,S,HOT DOG,遊戲隊長這幾家店何時你去買單卡或者抽卡包,買補充套件何時有開過發票了?

這不是逃漏稅是啥?還聽不懂的話我就直說了、遊戲王的卡包哪裡有含營業稅?機台卡哪裡有含營業稅?單卡販售哪裡有含營業稅?VJ、WJ雜誌哪裡有含營業稅?請你告訴好嗎?


以上除了卡包是巨崗洋行代理的版本或許在定價上有營業稅以外,水貨哪來的營業稅?價錢全部都是店家自己定的,他們想賣多少就是多少、哪來的營業稅?(所以那些店家不願意進公司貨或許就是為了逃漏稅?)


個人認為買桌遊相關產品這種商業行為都應當要有發票,尤其在地下街、有名的桌遊店一個月要有20萬營業額應該不會有多難;看樣子國稅局下一個應該要查的是地下街的桌遊店了
差5% 目前我都選擇 找找網拍 還是有滿多的可以配合 @@
原價屋跟欣亞的 現在的賣價也是直接加了5%上去 實在是也沒有便宜到哪裡去了 XD
而且報價單上面 很多都是原廠的建議售價 根本也沒有比較便宜
neocavort wrote:
店家沒開發票?你沒聽過發票可以賣嗎?而且是7%..只是不是開給你
...(恕刪)


電腦集中商圈能夠存活的店家,月營業額約300萬~2000萬
而能保持競爭力的公司都擁有4家以上的門市
這麼多發票要處理,能夠賣到平均4%以上就算是人脈廣闊手腕強的了
那種7%只有一般小公司才有可能達到

先釐清一個錯誤的觀念,在光華商場敢含稅賣的店家,價格並不一定會比較貴
不開發票就能便宜賣只有營業規模小的店家能夠做得到,
生意作大了之後,他不開發票也不會有價格優勢....

只要進貨有發票,這樣東西早晚都要有開票開出去才能相符
做不到的話這家公司早晚會為查稅而倒閉
早期光華商場因為價格競爭,能把發票轉出去給其他公司的店家就能賣便宜一點
但是,隨著生意規模擴大,會發生一些很可笑的現象
例如說,會計部門變成公司人數最龐大的部門,因為每筆帳都要作假,根本作不完
進貨規模越來越龐大,發票降價求售也賣不完,賣低到2%都處理不完,最後年底會計開一堆拿來對獎....
公司越大 每年離職員工數量越多 每年都有一兩個跑去檢舉逃漏稅
會計薪水支出 發票損失 稅務有事情就請立委去關說 樣樣都要花錢運作
最後發現 不開發票的要付出成本跟開發票給客人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多
真的開出去了反而輕鬆 什麼都對了 渡過一兩年的陣痛期後生意反而更好發展


光華商場這20年來一直競爭,慢慢都集團化了
大者越大 強者恆強
年營業額超過10億水位的比比皆是
早晚都要邁入全面開發票的階段 早晚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