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推土機 我總感覺賣不好不是因為CPU本身 而是晶片組......不知道AMD在想什麼.....

windstar wrote:
不用跟他爭了啦他根本...(恕刪)


是看在你是樓主的份上才不太想跟你爭。(不好讓你太沒面子)
Spec這東西本來就是會隨時代變化。但只要已經實現的東西就不會硬將他抹除。
還說什麼筆電外接顯卡哩<這最沒市場的玩意。完全破壞NB概念的東西。
你還好意思說啥麼超期待,肯定熱賣!?
現實就是ASUS出過一款試水溫,銷量其差無比。
完全沒搞清楚NB的立足點跟市場區別的可笑言論。
想痛快玩遊戲請搞台DT,別虐待你的NB。謝謝。

山寨Macbook?我想你要講Macbook Air吧。
有啊,多年前MSI就山寨了Macbook Air.
再更早之前ASUS也山寨了Macbook Pro.
兩個外觀相似度都高達95%以上。
你還要說Intel提出的Ultrabook是要哪樣子山寨Apple Macbook Air?
需不需要我現在就幫你貼各廠Ultrabook的產品好讓你比一比?
至於完全抄襲UltraBook概念的AMD UltraThin你打算怎麼視之?
山寨的山寨不成!?

明明就是一個超級大外行還好意思裝名嘴批判。你當01是2100全民開講啊!?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Sony Z系列也是把3D獨顯做外接
好像也沒有超級熱賣吧

如果外出突然有需求要用到獨顯
那時才發現擺在辦公室或家裡
看你會不會很囧
我從另一個角度切一下主題提到的 AMD 晶片問題好了.

---

早一點前的 AMD 是百家爭鳴.

有 VIA , SiS , ULi , ATi , nVIDIA ... 一大堆可以選的東西.

不過, 就我當初玩的經驗, 就 939 / AM2 初期平台, 這些傢伙分別有以下的問題 :

VIA 總是在記憶體控制上領先群雄, 遊戲的效能也令人滿意, 可是南橋的相容性有的時候令人搖頭.
(例如某代南橋跟裝備特定硬碟控制晶片的 WD 硬碟衝到, 然後另一代又跟 Seagate 7200.9 衝到, 滿久的歷史了可能有得挖但確定有過這問題.)

SiS 總是有良好的南橋發揮水平, 但是他的可外接裝置數量不足, 北橋在遊戲效能表現上通常也較落後.
(雖然只是跑分程度的差距, 不過 SiS 的跑分總是這些傢伙當中較低的那個.)

ULi 一開始的綜合水平都是落人之後, 後來能分到市場是因為南橋可外接數量的大躍進, 加上穩定的綜合表現, 以及較佳的相容性.
(只是被 nVIDIA 併購了之後... 嗯, 斷炊確定.)

ATi 基本上就是在賣 IGP (內建顯示), 南橋很多時候是個災難, 不管是效能上或相容性上, 尤其是一度必須去搭配 ULi 的 M1573 時, 已經不可言喻.
(若沒有後來的 AMD 併購, 我實在不想碰它們設計的南橋晶片, 實在不想, 真的不想.)

nVIDIA 也沒好去哪, 還是在賣 IGP , 雖然在南橋上面有些雄心壯志, 不過網路硬體防火牆是個問題, 此外他的晶片溫度總是所有廠家裡頭最高的也是個問題.
(看過變色的 nVIDIA 晶片組主機板沒? 焦黃區不是 CPU 旁邊的 Mosfet 竟然是 nVIDIA 單晶片的四周圍!)

---

進入了 AMD 吃掉 ATi 推出全新 AMD 自家晶片組之後...

VIA , SiS 什麼的都消失了.

從此 AMD 也步向買 AMD CPU 搭 AMD 晶片組之路, 於是 nVIDIA 又撐了一陣子之後也收山.

看起來就此歡樂?
嗯... 我突然發現, 我沒辦法按照我要的需求去找我的晶片組了.


上獨顯遊戲找 VIA ,
文書找 SiS 跟 ULi ,
內顯找 ATi 跟 nVIDIA


---

好啦, 看出第一個問題了嗎?

AMD 現有的晶片組有個問題, 就是用途分界不夠明確, 明顯.

我要組高價格遊戲效能平台, 那我晶片組找誰?
(聽說各代是 790 890 990)

我要組超低價格純文書上網使用, 那我晶片組找誰?
(聽說各代是 780 880 980)

我要用高效能內顯組省錢的遊戲機, 我又該找誰?
(聽說各代是 770 870 970, 可是沒有內顯, 所以還是找上面那排文書機吧)

---

第二個問題, 源自第一個問題.

AMD 並非是不懂把晶片等級分類的廠商.

只是他們犯了個大忌砸到自己的腳.

就是晶片組對 CPU 的向上支援性.



...咦? 為什麼會砸到自己的腳!? 這不是玩家福音嗎!?

你們想想, 我手上有個 890 , 只要刷個 BIOS 就能吃原本要 990 才能吃的最新款 CPU 耶?

對, 這是玩家福音, 卻是板廠的另一種困擾 :

既然 890 可以吃新 CPU , 我為什麼要提高成本買 990 的東西來生產?
又, 只要 890 能夠繼續在市面上存活, 我何不把 890 賣到光才來投產 990 ?
所以, 既然市場銷量固定, 那我也不用降什麼價把前代出清, 可以好好省筆倒庫存的賠本呢!


玩家其實也很困擾 :

啊, 可以無痛玩新 CPU , 可是 HT 跑不到那個速度...
喔, 可以無痛玩新 CPU , 可是新晶片組的功能好想要...
耶, 可以無弄玩新 CPU , 可是板子還是這張, 週邊沒有什麼提升變化啊...


恐怖的整體煩惱還在後面 :

其實可以 785 配 SB700 , SB710 , SB750 都可以
尤其開核樂的南橋出來之後, 哇這下不得了了...

...等等, 那我買主機板還要睜大眼看南橋以免中雷?

(這個有我要的介面可是他南橋不是我要的, 那個南橋是我要的卻沒有我要的介面...)

反過來說也可以 880 配 SB700 , SB710 , SB750 ...

...等等, 說好的新晶片組呢? 怎麼北橋是新的南橋卻是舊的?

(像剛面世不久的 8系晶片組還很多是配 SB7系的南橋出貨哩, 這什麼? 說好的 SB800 呢? 喂?)


最地獄的其實還在後面 :

真正聰明的 AMD 玩家多半會發現,
AMD 的新一代跟上一代效能差距總是不會特別明顯
要拉到讓你有感覺的升級,
除了把核心數量變多 (例如x2 升 x4)
就是要一次跳兩代 (例如 AM2 時代跳到 AM3時代, 如果只是如 939 跳 AM2 這種隔代跳法會發現效能其實根本沒什麼增加到, 我就是受害者, 幸好當初是買來玩的完全不是拿來上機用的, 零件馬上脫手... 囧)

但是向上支援性再怎麼極限, 他再怎麼能, 也只能上吃一代而已,
結果當你需要效能升級時, 還是要換主機板(晶片組)
可是你換了主機板可能卻發現晶片組還是跟你現在用的差不多, 甚至是同一款, 只是 AM2+ / AM3 的差別!

---

AMD 的市場行銷策略看起來是造福了玩家,
但整體的晶片組卻因為不可知的向上支援性, 以及跳脫計畫的高低配, 而造成了異常的品牌混亂.

我常常對於 AMD 的晶片組混搭風感到頭痛異常, 不知道是板廠太厲害喜歡亂搞
還是 AMD 的算盤就是給大家最大限度的自由配...

---

喔, 忘了提到 APU 這邊.

APU 起內顯都是作在 CPU 裡頭,
加上記憶體控制器也早就在 CPU 裡頭,
等於是原本北橋的功能都被 CPU 吃掉了,
所以嚴格說來晶片組已經只剩下南橋的功能,

不過 APU 好玩的地方在於

A75 有 USB3.0 , SATA 3 , 甚至一種叫 FIS 的新技術
但是 A55 則都是些古早的老東西.

嘛, 等於是你想要 U3S3 就要多繳一筆錢去買 A75
這分級真是淺顯易懂


奇怪了?誰是在跟您說話了?

另外~AMD那是山寨的山寨一點也沒錯
個人不像某人完全是個控~只會說自己控的那個是對的控~

蛙鳴之地 wrote:
是看在你是樓主的份上...(恕刪)
那跟現在在談的那個新東西不是同樣的東西....

而且Sony Z當初是多高價的機種請您也去想一想
會熱賣才叫見鬼.....
而且那不是"大部分機上都會有的通用介面"那種情況是不可能會有真正的市場的

Ryomitomo wrote:
Sony Z系列也是...(恕刪)
您說的一點也沒有錯
不過話說VIA啊
我之前可是吃足了它的IDE的苦頭...(大檔案複製byte遺失事件也許那時您也耳聞過....)

就像您最後那段寫的一樣
APU的晶片組現在反而分得非常明確

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 FX 就如您寫的卻沒讓人有明確的搭配哪個晶片組的感覺一樣
所以中低階分出來了
但是一個高階的FX 卻沒有 而且淪為晶片組還比A75不如的情況下 它讓人感覺整體的高階感就失去很多
如果FX推出時 也跟著推出含U3 PCIE3.0 的晶片組
即使沒有SSD cacheing 也至少會讓人有跟Z68比較的感受
大家還是可能會去買 8XX 9XX 來裝FX沒錯
其實INTEL不就是那樣 新的出了 但是舊到不行的h61還不是在賣 拿骨董主機板來當作低價裝機板賣
(這其實跟你說的AMD主機板搭配混亂是類似情況 但擁I的人是可以視而不見的就是-不然它們裝機成本立刻爆增 當然要對這情況視而不見)
但想要的人就會去買Z68之類的
問題就是產品線上不能就沒有屬於適合那階能跟對方比較的產品了
至少出了 會有選擇



enm wrote:
我從另一個角度切一下...(恕刪)

windstar wrote:
所以中低階分出來了
但是一個高階的FX 卻沒有 而且淪為晶片組還比A75不如的情況下 它讓人感覺整體的高階感就失去很多
如果FX推出時 也跟著推出含U3 PCIE3.0 的晶片組


嗯, 罩門我有提到.

就市場機制去判斷, 問題還是出在他前代 8系晶片組, 板廠的庫存還沒出完
再來就是 9系推出得有點早, 導致南橋的配套整個就是沒跟上.
(最主要是推土機遲到+整體效能表現沒預期好,甚至某些部份還被前代打臉)

如今也是直到比 9系晶片組更晚出的 A75 才有 U3S3 這個組合
更精確的說法, AMD 如果不出個 SB1 ...K (SBl(L) 美職大聯盟? )

那個 U3S3 的腳步要跟上是很難的, 偏偏 8系還在市場上玩, 9系銷量也不是好去哪
(因為已持有8系的玩家可以直上推土機所以不需要買 9系, 連帶使 9系銷量成謎)

要跳個 10 系的出來... 成本考量,
還有不能讓合作的板廠哭夭不讓他們把庫存賣完...
短期內想在 AM3+ 上面見到 U3S3 完整配套的晶片組應該是很難.

尤其是推土機的效能不如預期, 只要超個頻吃電就兇成那樣, 很多玩家根本是在觀望狀態.

所以 FX 的 AM3+ 平台最近也就只能那樣了.

效能不彰, 買氣不佳, 策略有誤, 都讓 AMD 的 AM3+ 平台卡在了一個奇妙的問題點上頭.

玩家們, 你們是要繼續握著手上的舊晶片組呢, 還是要等著他出新晶片組呢?



對阿 就是這樣...整個卡在一個詭異的情況上....
尤其現在7系列的顯卡 都說要支援PCIE3.0
結果自家的高階晶片組沒這東西..
這不就等於他做了顯卡
但是叫消費者去買I的主機板一樣....

enm wrote:
嗯, 罩門我有提到....(恕刪)
windstar wrote:
對阿 就是這樣......(恕刪)


哪樣?難道AMD生產設計的顯卡就只能插在AMD的平台之上?
ATI雖然是被併購的,但部門完全獨立完全不跟AMD原有部門干涉,這是常識好嗎?
ATI底下又分版卡跟晶片組部門。這還沒被AMD併購之前也是兩個不相關連。
誰說自家的晶片組不支援我這卡就要配合你?我大可以用Intel的主機板啊。
更不用說我這卡販售的市場最大的還是搭配Intel啊。
有沒有搞懂呀你?我勸你黑我啦。省得一個又一個可笑的論點被我用力的推翻。

偉大的名嘴先生,你說那獨立外加的NB專用顯示卡要走什麼Protocol來使用啊?
請您說說看。

標題:AMD的推土機 我總感覺賣不好不是因為CPU本身 而是晶片組......不知道AMD在想什麼.....
壓根兒就錯得離譜,事實上明明就是:
AMD推土機本來就不是面對消費市場,本來就會賣不好。期望,預估他賣得好的消費者不知道在想什麼。
比晶片組?990/980/970FX本來就是Server用的晶片組?刪減成個人工作站使用。
再加上一個莫名其妙的制約:見鬼的AM3+相容性腳座。
用他跟近10年少見的AMD唯一一個專門設計給消費平台用的Hudson比?
一個是共用設計的刪減版外加沈重的包袱,一個是專用設計,還真會比。

先說到這裡,有空我在慢慢檢視你這討論串的每一個發言哪裡有很嚴重的錯誤論點。
再一個一個慢慢的引據推翻。

黑得好!!!
接下來有空我在慢慢的用這篇編輯修改就行了。
不過我向來很懶哩,有空我還不如打WOW跟看股票。幫你上課又沒錢賺。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蛙鳴之地 wrote:
比晶片組?990/980/970FX本來就是Server用的晶片組?刪減成個人工作站使用。


青蛙啊,你自己也沒多內行,光上面那句就知道你的領域很侷限,所以,何必諷刺成這樣呢?
我蠻想看看你接下來精闢的分析,記住資料的正確性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