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有GPU的版本AMD最快也要等下半年,畢竟
是小公司,資源有限,沒辦法同時做太多事
這麼說好了,這次發布的八核心其實針對的對手
是6800K,6900K,有些人不知道電腦核心這麼
多要作什麼,其實有一撮人可能覺得八核心還不
夠,比方4K剪接特效處理,3D動畫,影像編輯,
科學運算,電路模擬...,以往必須買超貴的X99
平台,現在突然因為RYZEN,半價就有相同性能
,功耗也下降,這不是一個很明確的客群與賣點嗎?
至於7700K應該還是會有其特殊性,對重度遊戲
玩家會有吸引力,但思考一下,買7700K總不可
能用內顯湊合著玩遊戲吧,那麼內顯是否成為重
複投資呢?以1600X和7700K的差價差不多90美
金,可以讓顯示卡升一級呢...那麼究竟哪個平
台最後可以省到錢又得到最高遊戲性能,其實還
不好說呢
pecttenvan wrote:
i7-6800K加主機板 約25K上下
若AMD 1700能有相同效能
以鬼島價假設美金X40 大約13K
加上主機板5K 也才18K...(恕刪)
看這麼高的CP值
剛好有考慮再組桌機
就等等吧!
光差價就可買片不差的1060顯卡
效能比內顯好很多
相信一堆比效能的高手
不會只用內顯玩遊戲吧?!
若有內顯就好棒棒
當AMD整合個R7或RX進去
I高手們會不會就哭哭了?
何況不是又要核心不要過熱
若文書/上網機用內顯就應該足夠(那需要那麼高、貴的規格嗎?)
重度玩家
為了減少(含內顯)CPU的高溫
連風扇(包含水冷)都要投資進去
就代表主機危險性也比較高、CP值更低
以前要轉檔、影片編輯確實I比較強(跟CPU有關)
但這次考慮再給AMD機會嘍!
有些人問X99憑什麼貴,光是多出的兩個記憶體通道跟多出8條link,就可以賣的比較貴
而Ryzen也是一樣可以賣得比115x的i7貴,就是因為一樣的雙通道,差不多的PCIe通道,但是他的核心更多
但是實際主力市場,應該還是250鎂以下的APU市場,畢竟價格更親民,更貼近數量需求龐大的商辦業務市場
去年初已經買了6700k,目前還算堪用,除非今年intel真的推出「7970x」,我就買來跟280X,組個3「7970」平台,不然Zen我打算買APU就好
zen+出我再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