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回歸 效能再起 AMD Ryzen 7 1800X&1700X處理器實測

我只能說因為修電腦常常要用rar和其他
現在程式都很大,3770換1800x好像也是差不多或降級
沒道理花了18k結果比目前9k的還差把...
雖然那ppt有讓我等了三個月..
但在等下去就....
我也沒什麼GAME需求,GTX960也是上次玩劍靈才用
特效沒有差,我都跑的動就可,之前還用3770的內顯玩D3...
ForLucky wrote:
我只能說因為修電腦...(恕刪)

3770換1800x好像也是差不多或降級?
只玩劍靈 G4560就夠了~

差不多 或是降級 是看你的需求~

如果按照你的需求 就算不管換7700k 還是換6900k 都是差不多~

效能的表現是給有需要的人~
沒有需求的人 就算花10萬升級電腦 也是無感
8156777 wrote:
3770換1800x...(恕刪)

不知在那個AMD的樓裡,我有說道有時我會9開海馬來看店殺時間
而工作都是老程式單核
所以單多核我都有用到
而G4560在安卓上可以開到4個以上還可以接受就要笑了
而且劍靈以沒玩,光近戰24人副本人又沒關掉最好可以玩啦
工作上的單核3770和1800X有差很多嗎,沒50%我都覺得沒差
沒玩那些前我只有用I3-4370,單核很高,CP沒有的東西
誠心誠意的希望AMD能夠起死回生, Ryzen 讓人看到AMD一隻手從爛泥堆伸出來. 至於是否能爬起來, 要看那些一線廠捧不捧場了. 沒有一線廠的加持, AMD可能連bug還沒解完就又躺下去了. 除了desktop, 還有NB, server... 漫漫長路.

ForLucky wrote:
本來要買1800X...(恕刪)


看到你說PPT高手就知道你根本不是想來討論的

一般遊戲沒差多少FPS就讓你說GG了,那我看也沒有什麼討論的價值



ForLucky wrote:
我只能說因為修電腦常...(恕刪)


如果會覺得降級就不要考慮啊,直上X99

而且如果沒什麼遊戲需求也不用買960,直接錢省下來還能換到6800k= =

說到底就是你換浪費錢而已啊 



ForLucky wrote:
工作上的單核3770和1800X有差很多嗎,沒50%我都覺得沒差



那3770跟7700K有差到50%嗎,沒差幹嘛換?


說實在的,1800X單核只差7700K不到15%,如果覺得1800X會跟3770沒差那怎麼又會想換一個只差不到15%的7700K???



像i3這種沒有CP值的東西你應該直上X99啊!! 8核i7才適合你不是
準備換機中...受夠intel停滯了好幾年。
William Worse wrote:
看到你說PPT高手...(恕刪)

難道我公司欠一台可以畫圖的電腦要跟你報告嗎?
建議你去YOUTUBE看一下"劍靈 24人烏龜"看一下是什麼東東,連二月每天用內顯玩也真是醉了
GTA5跟異塵4和刺客教條4玩過一小陣子你知道嗎?(遊戲都是同學找去跟他們玩的)
最近又要我去玩黑色沙漠和文明帝國6 2K(而我2K螢幕早以入手)
說了這些遊戲又說須求不高也可以知道我主要是和朋友可以聊天知道是什麼就好
你可以說我是I飯,因為AMD386DX-40和Athlon用過而已其他都是INTEL
看報告不能只看自己喜歡的那些,最簡單去友站滄者看看"Ryzen 遊戲效能不行? AMD 承諾改善"
和一些測試的當機(大陸比較多),晶片組弱很多也要考慮啊,
在加上手機現在都4K了,而藍光機PS3和公司的PS4和電視不能順看4K也要轉檔,這多核比較好
我是被那二月底的ES版的測試報告效能嚇到
但我電腦比較多是可以等的所以等AMD Ryzen 7 1800X
等朋友來選我現在在用的I5-2400、I5-4460、I5-6500其中一台去畫簡單的ACAD圖在來用新電腦
我不想和你筆戰因為其他人是來拉我回Ryzen,才解釋給他們聽
如果效能有Ryzen先前放送的95%那可以選AMD Ryzen 7 1800X,3770跟7700K單核沒大多少但我那模擬器全開如果解析度在設少一點
風扇用好一點就不用全速,因此就聽不到風扇聲,那有沒動力去換
最重要的是

用1800X可能要多買顯卡

現在主力是這個但買那顯卡我覺得不合算
而CPU效能只比I5好一點


X99 光那CPU+顯卡 這種要賣時少人用一整個沒價損失的價差快可以組一台I3~i5了

ForLucky wrote:
目前知道多核時脈就...(恕刪)


新架構需要時間優化

記憶體也需要BIOS調校

就給AMD跟周邊廠商半年時間來優化吧!

不過我還是真的希望Intel快點普及6核心甚至8核心!

我的3770跑LAB都有點喘了...
世上沒有一蹴可幾的事...
英特爾還是一樣每年推一顆給你改腳針價

目前看來AMD未來戰場恐怕會更激烈 火藥味濃厚
AMD推出的都是指未來⋯⋯

單核升雙核的時候他們說單核高頻夠用了,雙核性能過剩大家冷靜購買。
雙核升四核的時候他們說雙核高頻夠用了,四核性能過剩大家冷靜購買。
現在是四核升八核的轉折期,這時又有人跳出來說高頻四核夠用了,八核性能過剩大家冷靜購買......
你猜我信不信
至於7700K、至於Intel,呵呵。
家用電腦領域,頻率破1GHz是AMD做的,Intel在旁觀;
推出64位CPU、大步伐推進32位到64位的升級,是AMD做的,Intel在旁觀;
桌面CPU集成記憶體控制器是AMD做的,Intel在旁觀;
讓雙核平民化的速龍X2是AMD做的,Intel在旁觀;
讓四核平民化的翼龍X4是AMD做的,Intel在旁觀;
讓八核平民化的銳龍R7是AMD做的,Intel在旁觀......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