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ZEN2-3000 到底會不會給 "R5~R7" 增加核心數的可能性(純分析各種可能的邏輯方向)

Jasonjou wrote:
我在想的是AMD如...(恕刪)

我原文其中一個方向就差不多那樣...
但對於應用的需求~ 同時脈下還是越多核越好的~
NV的CUDA也差不多如此~ 不過我的觀點是 CUDA比較接近神經網路技術的概念
sdgm00 wrote:

我原文其中一個方向...(恕刪)


程式運行 是一個主程式,發出多執行緒,所以時脈高低會影響程式,計算完成一迴圈的時間(如 遊戲的 FPS)
還要看 能不能夠切割計算才有用
小笨賢 wrote:
程式運行 是一個主程式,發出多執行緒,所以時脈高低會影響程式,計算完成一迴圈的時間(如 遊戲的 FPS)
還要看 能不能夠切割計算才有用



Battlefield V's 光線追蹤一開,
建議配備就變成 R7-2700 i7-8700

如果 AMD的7奈米 R7 3600變成8核,
那桌機或許未來三年後就變成8核為基本配備
遊戲廠商就變成以 8核為主流,
而遊戲中的人物、光線、風吹、雨勢、草飄動等各種元素的用量用得更多,更寫實,
這些不只是需要GPU的計算力,
CPU的計算力也要增加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bbblee wrote:
Battlefield...(恕刪)

X600不是R5嗎...

另外 [優化] 這種東西很難說的~ 要是API允許的話大可把重心都放在顯卡~
本身有接觸這方面技術資訊有在搞創作... 我確定只要[API允許的話] 可以不用因為畫質或效果而要特定規格以上的CPU...
尼爾自動人形 就是一個例子~
小笨賢 wrote:
程式運行 是一個主...(恕刪)

多核運算早就不是問題~ 更別提我的重點在應用而非遊戲~ 又不是大家都要拿來玩遊戲的~
應用領域早就多核運算行之有年~ 不然XEON都不用賣了~
你講的問題不是問題~ 系統發展到現在~ 軟硬體的運作早就取決於開發者用甚麼API了~
不要再為了替高頻使用或者INTEL護航而講不完整或者可能比較落後的理論~
都甚麼時代了別再拿切割和分配問題說多核有沒有用~ 那是開發軟體者的責任~
系統和API都發展得很夠配合目前科技了~
我也講了不只一次遊戲看架構效能~ 應用看最大運算力~ 用不同說法再打一次一樣的觀點並沒意義...
現實就是目前的發展來看在應用領域當架構效能差別縮小的情況下算力和並行處理能力就是看核心數~
蘋果自己也為了效能不斷淘汰自家較舊的系統強迫開發者開發更新的軟體版本...
優化一定是與時並進~ 而不是一成不變~ 要是AMD不能優化效能 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相反的只要存在像 XEON這種的需求~ 那AMD堆核還是有他的時用性和市場~
所謂的超級電腦目前都是一個大機房並行大量的主機板平行運算~
他們單一塊的運算或是所謂的遊戲效能或許不如R5-2600~ 但總算力卻是N倍~
要是多核沒他的價值或者運算分配到現在還是問題~ 那連15~20年前的機房都是未來科技了~
XEON多路做了10年也都是假的了~
消費平台的多核對預算不夠的個體或小型工作者就是很有用~


小笨賢 wrote:
(恕刪)

廢話.... 多核本來就不是 "一般" 用途
sdgm00 wrote:

多核運算早就不是問...(恕刪)
護航?
很多核 基頻不到2G, 拿到一般家用 遊戲 辦公室用,會好用?

爲何 Xeon gold 少核 高頻 CPU 貴森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