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銷售市場的未來是不是要變天了

CcCManCcC wrote:
我不是硬體銷售產業界...(恕刪)

這是平台用戶分布比例 也包含ryzen崛起前的用戶
10年前的CPU用戶也在評比範圍內...........

如果這平台的統計 AMD還能翻轉intel
代表兩件事
1.AMD ryzen賣三年的銷售總數能超越intel賣十多年的總數(這根本天方夜譚)
2.個人電腦再掀風潮,換機人潮接頭排到巷尾(實際上整個市場都在萎縮)
ค้้้้้้้้้้้้้้้้้้้้้้้้้้้้้้้้้้้้้้้้้้้้้้้้้้้้้้้้้้้้้้้้้้้้้้้้้้้้้้้
ya19881217 wrote:
1.AMD ryzen賣三年的銷售總數能超越intel賣十多年的總數(這根本天方夜譚)
2.個人電腦再掀風潮,換機人潮接頭排到巷尾(實際上整個市場都在萎縮)...(恕刪)


所以Intel會繼續坐老大哥的原因就是這樣
廠商開發軟體時,優先優化一定是市場佔比高的(這樣效益才高)
如果開發主機也是用INTEL的話,那套到AMD會不會有怪怪的情況發生,也是有可能

我只覺得目前AMD就像過去ATI 4800系列一樣
曇花一現...過去也有過的案例

持不持久還真的有的看
所以真的沒什麼好吵.........
說真的也不知道有啥好吵
但是看到有些人把intel捧的這樣真不知道是買了多少張股票
還是進了多少顆CPU賣不出去才要去大肆貶低AMD
讓intel售價直接砍半是靠誰?
沒有AMD擾亂這一池春水
消費者還在使用萬年的2核4線、4核4線、4核8線嗎?
衷心希望AMD能夠維持這種市場活力
這樣兩家都進步不是很好嗎?
但是在前面的回文看到眾多的股東?
為了捍衛intel可說不遺餘力,真不知道intel是分了多少股利給他們阿
io8093 wrote:
說真的也不知道有啥好...(恕刪)


有一個詞彙叫"天真"
然後農企並不是"魯夫"有很努力地追求夢想!
有興趣請自行搜尋一些數字:
全球年度PC銷售量 AMD處理器年度產能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https://news.mydrivers.com/1/660/660334.htm
歷史性一刻!AMD銳龍包攬“黑五”美亞CPU銷量TOP10
我是覺得一般消費者目前還是買intel
但有稍微研究一下就知道要買amd
遲早一般消費者第一想法也會變成買amd
io8093 wrote:
說真的也不知道有啥好...(恕刪)


我和你看法顛倒
反而這一兩年為了組新電腦待在電腦版看看,看到的是一堆AMD真香常拿產業新聞去轟INTEL

感覺是AMD概念股買很多拼命幫忙推
轟多了自然會有反方講話,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看幾核跑幾分來做選擇

人家求電腦菜單推薦AMD那還比較能理解些。
轉貼產業新聞再順便轟INTEL就不知道幹嘛,真正有調價能力的母廠應該也不會來01看網友轉貼吧,是自己也很想買INTEL所以想轟到INTEL掉價在入手?還是INTEL人來得罪到自己?


其實去看一下一些雙方的帳號裡面歷史發文和回文,大概就知道了



台灣的零售商感覺沒屯貨壓力....像光華商場那邊調貨太快了,所以感覺不會放一堆,之前去藝人店買低等級的CPU架上還只剩一顆

大盤就不知道..大盤就聯強捷元那些吧.有沒有向上遊退貨的機制不熟
io8093 wrote:
說真的也不知道有啥好...(恕刪)


很正常...版上就幾個買I股的,
然後每次討論都說自己很客觀
文章好像還被版務人員一直刪的樣子...

反正就是無法接受事實吧,
用AMD先前還被批到罪該萬死似的,
有I牌粉絲還直罵開樓的樓主假需求,
(個人還有截圖)
真的很誇張...

其實端看一些樓只是個單純報個A牌CPU降價而已,
一堆粉絲也可以恐嚇式護航買AMD不穩當機,
反正習慣就好...

A牌有持續進步,這樣CPU市場也得以平衡,
(11月AMD依舊綠燈)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台積電產能會優先給AppleIntel...(恕刪)


應該是APPLE的銷量購,給的錢又足

AMD上面2點目前都做不道,但以後就不知道了
tonyboy015 wrote:


應該是APPLE...(恕刪)


台積電的報價並不會很高
相較於CPU的賣價來說的
我記得曝光機一次partern的面積好像是25*25(這要回去查)
所以CPU裸晶的大小約在5-7nm
這樣的報價一顆Apple的7nm製程人家估70美金
加封裝與設計還有利潤

台積電真的很有本事成本搞的這麼低
自己還有5成毛利

Intel製程沒法降這麼多還要降價賣
AMD是站在台積電這個巨人肩膀上與Intel競爭的

明年5nm製程要推出
約等於Intel的7nm
Intel的10nm良率都還不行

AMD靠微縮與堆核
就算是設計與優化差了點
效能用數量壓垮對方
這可是簡單又粗暴的方法

製程好壞非常影響效能
電經體閘極底下的High K材(HfO2)
Wafer的均勻度差一點
中間與外面薄一點厚一點
效能都不一樣

導線間的via對位不佳
截面積變小阻值變大
曝光機的製造商只保證overlap 精度1.1nm

如果台積電都能保持在0.5nm
Intel就是標準的1.1nm
阻值變高發熱高無法超頻

我都懷疑Intel桌上型的CPU無10nm製程是不是品質不好無法大功率的超
筆電型的低功耗品質差一點還看不大出來

台積電做的7nm AMD CPU可是桌上型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