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了新組的電腦一陣子,腦中冒出了一些小問題:電腦cpu從以前的單核,再演進的目前市面上普及的雙核心、四核心,甚至是最近最夯的六核心,核心數雖然那麼多,但是真正在執行時,真的每一核心都會用到嗎?還是只是部分呢?再者,每個核心使用的比率又都一樣嗎?而目前這一顆四核飛龍965又能滿足自己在電腦使用上的需求嗎?
在有了上列的問題過後,與其在那空想想破了腦袋,倒不如來以電腦執行的一些功能來看看上述問題的結果吧~以下是自己電腦的配備
CPU:AMD Phenom(tm)II X4 965(CM Hyper 212)
RAM:OCZ DDR2-800 2G*2
顯卡:MSI 4890
Power:海盜VX550W
Case:CM strom Scout
主機板:ASUS M4A78-PRO
首先,由於自己也有不少高畫質的影片,先來看看撥放1080p影片時的情況吧
恩……撥放期間cpu使用率一值維持在5%以下,只有在快轉時才會提高至8%左右,看來撥放1080p的BDRIP影片似乎對於飛龍 965是遊刃有餘,是否因為ATI號稱的CPU+GPU的偕同運算下的結果呢?也由於使用較低的關係,也不太能看出cpu四核心是否都平分工作;既然撥放硬碟裡的影片是這樣的結果,再來試試看最近youtube上新支援的4K 影片( 4096 x 3072 ),這對許多電腦都是不小的挑戰阿……
喔喔~在4K超高畫質影片的強力催壓之下,四核飛龍也得卯起來處理了,可以看到四個核心都已差不多40~50%的使用率在作用,看來在遇到這般強大的對手,非得要全員動起來才得以應付阿
接下來,來看看facebook上的flash遊戲吧!這次挑了一個對效能要求比較高的遊戲來看看四核飛龍是如何處理這個對手的
可以看到此款flash大概使用了30~35% cpu的效能,而負擔的重心則以後面的兩核較為重,這是不是因為前面兩個比較是給較重要的應用程式用的呢XD(原來facebook的flash不是太重要嗎….)
再來看看轉檔方面吧,這點在電腦使用方面也佔了不少比例
轉檔方面,cpu使用率大概在35~40%左右,而只有第三個核心是負擔較重的,其他倒是差異不太大;最後再來看看壓縮時的情況吧……
壓縮時的設定成最緊實的壓縮,使用比率較前面幾項都高,約在55~65%間,四個核心也是都以差不多的使用率在處理,看來建立壓縮檔對於四核飛龍來說,還算游刃有餘的樣子
結語:在經過上列的測試過後,可以知道電腦執行時,飛龍965所擁有的四個核心都是在作用的,並且對於飛龍965來說,這些工作是不成問題的(四核飛龍965,SAFE!);而因應不同負擔程度的工作,在各個核心的負擔量上也各有不同;如果遇到了負擔量很大的工作時,也會讓每個核心負擔差不多的比例……看來就連cpu也是有一點人性化的表現阿(這應該也是跟設計者自己寫入的程式有關吧……)
作業系統是整台電腦的的靈魂,沒有它,就好像一個軀殼一樣沒辦法動
再來討論的是,為什麼我會說這兩樣
程式開始執行,由哪個程序先執行,是作業系統決定的,人沒辦法干涉
我們知道一個核心一次只能處理一個程序
我想會有人跟我說,不對阿,在單核時代,我還是可以開多個程式一起執行
那為什麼說只能處理一個程序.......
老實說,電腦在從等待到執行這中間的變換很快,而且會優先處理目前正在開啟的程式
那如果作業系統在多核心上有最佳化的話,這中間的替換會變得很流暢,甚至不需要多大的資源與時間
再來呢,程式設計師如果沒做多核最佳化這個動作話,就算用到支援多核的作業系統,也只會變得不流暢
我是在網路上看到蠻多人談到XX遊戲或者XX程式不支援多核心,導致不能執行的疑問
在小弟認知裡,並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只是能夠執行但是會只用其中一個核心去處理而已
以上僅供參考,如有錯誤,那就不吝於指教,小弟虛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