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2500k 與2700K對於視訊編輯上的差異

請問各位前輩

CPU i5-2500k 與i7-2600K 這兩顆CPU

對於影像編輯(視訊剪接與特效與轉檔輸出)

的差異是如何? 


條件: 除CPU外,其他硬體皆遊刃有餘的情況下

單純比較CPU 這兩顆的規格


比較內容
1.特效計算 (大概的差異情況)
2.特效即時預覽  (大概的差異情況)
3.轉檔輸出 (假設i5-2500k為轉檔一小時,那i7-2600K大概可以快到多少時間)







沒想到兩天了沒人回應您…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一般人手中不太會同時擁有這兩個平台,如何能測試呢?

您不如制訂一個規則,讓網友幫您測試,雖然會有其他因素的誤差,但還是可以參考

例如:

1.使用同樣的轉檔軟體(例:mediacoder、格式工廠...等等等)

2.提供一個影片,並制訂如何設定轉檔

3.制訂cpu是否要超頻,有無規定頻率

如此相信會有很多網友們願意幫你測試,還會測的很開心,連AMD的cpu都幫你測到好

資料來自http://www.cpubenchmark.net/high_end_cpus.html

參考一下吧,之前01網友有在尬轉檔的活動
大概有30%的差距吧,轉檔找i7就找對人了


toocck wrote:
整理了一下.無版權.歡迎轉帖.以下資料感謝各樓人士提供

I7-980-超頻4.2G-約269秒-----------超頻
E5-2670-預設2.6G-約282秒
I7-3930K-預設3.2G-約284秒
I7-3820-超頻4.5G-約312秒----------超頻
I7-2600K-超頻4.3G-約314秒---------超頻
X5670-約326秒
I7-980-超頻3.47G-約334秒----------超頻
I5-2500K-超頻5.0G-約340秒---------超頻
I7-2600K-超頻4.0G-約355秒---------超頻
I5-2500K-超頻4.5G-約372秒---------超頻
I7-2600K-預設3.4G-約390秒
960T-開六核+超頻4.0G-約395秒-------開核+超頻
I7-920-超頻3.33G-約413秒----------超頻
FX-8150-預設3.6G-約423秒
FX-8120-超頻4.283G-約424秒--------超頻
I5-2500K-超頻4.0G-約427秒---------超頻
I5-2400-約440秒-----頻率未載明
X6-1055T-超頻3.65-約441秒------------超頻
I7-950-預設3.2G-約455秒
I7-3820QM-約474秒-----頻率未載明
X6 1090T-超頻3.4G-約474秒---------超頻
I7-870-約509秒
I5-2500K-預設3.3G-約516秒
960T-開六核-約519秒---------------開核
I5-2400-預設3.1G-約518-533秒
i7-2630QM-約567秒-----頻率未載明
X4-945-超頻3.8G-約602秒-----------超頻
X4-955-超頻3.8G-約649秒-----------超頻
x2-555-開四核+超頻3.85G-約691秒----開核+超頻
Q6700-超頻3.4G-約699秒------------超頻
I7-2640M-預設2.8G-約732秒
X4-630-超頻3.2-約785秒------------超頻
FX-4100-超頻4.0G-約792秒----------超頻
Q9550S-預設2.83G-約797秒
A8-3850-預設2.9G-約802秒
I3-2100-預設-約867秒
Q9450S-預設2.675G-約897秒
E8500-超頻4.43GHz-約947秒---------超頻
I5-2540M-約968秒-----頻率未載明
Q6600-預設2.4G-約980秒
X4-810-預設2.6G-約993秒
X4-620-預設2.6G-約1127秒
AMD 9550X4-預設2.2G-約1340秒
E3400-預設2.6-約2170秒
T2370-超頻2.18-約2557秒----------超頻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2638621&r=3&last=35100756
因為大家的回覆所以讓我有所獲得~

以各加5分~ 非常感謝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我把HT關掉之後

感覺檔案壓縮的時間要多20%...
happyspirit wrote:
因為大家的回覆所以讓...(恕刪)


且慢,再過十天intel新一代22nm ivy bridge i7-3770K就要出了
如果還買上代的i7-2600K你不會後悔嗎?
新cpu轉檔可能快很多喔.價錢是一樣的

英特爾大中華區技術總監趙軍:先談談性能方面的改進,這裡面3D三柵極技術是非常關鍵的,沒有這一技術,22nm是實現不了的,因此3D晶體管技術可以說是革命性的,這也成為了未來很多設備的基石。就如同要進行太空旅行,首先需要登月,有了22nm工藝和3D晶體管技術,才有了超極本、一體機以及更多形態的手機。

 從晶體管方面看,Ivy Bridge的性能提升了30%,而更重要的改進在於功耗方面,在性能不變的情況下,功耗可以下降50%,所以超極本可以做的更薄更輕,形態可以更多。雖然從通用計算上看的話,Ivy Bridge的提升在15%~20%,但從多媒體方面看的話,Ivy Bridge的提升在70%以上,這是最保守的估計,轉碼方面的提升在70%~100%,例如我們把1080P轉成iPhone上的視頻,提升大概在一倍,速度就這么快。

ponjiayulady wrote:
且慢,再過十天int...(恕刪)
先預告

這個3D經管因為接觸面積小,所以實際上散熱比較差

空冷極限4.8G...

與SB效能差距每核心同時脈差約9%

所以要大超還是SB好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ponjiayulady wrote:
且慢,再過十天int...(恕刪)


我會在觀望個10幾天的 ^^" 我沒有非常趕... 也有這樣的預算

謝謝妳的用心良言~ 我有再給大大加分~ 因為很開心你的分享~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forumstartw wrote:
先預告

這個3D經管因為接觸面積小,所以實際上散熱比較差

空冷極限4.8G...

與SB效能差距每核心同時脈差約9%

所以要大超還是SB好..(恕刪)



這當然不是個好消息~

希望到時的數據是我們綜合評估上仍是值得入手的~

畢竟還是有其他優勢的考量~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