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之前很好奇,為什麼AMD R3-5300G的討論熱度不高,
查找了一下才知道,這顆只有做OEM市場,
雖然如此,超頻的幅度還蠻高的,
有玩家直接超到了5.5GHz,這叫 Intel Core i3-11100跟i5-11400情何以堪~

為什麼R3-5300G會那麼好超?那手上的這顆R5-5600G呢?
手邊的X570S電供也有一定水準,那麼就來超超看吧~

超頻平台:
MB- 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
RAM- Crucial Ballistix 3600 8GB 兩條
SSD- T-FORCE CARDER ZERO Z440 (GEN4x4)
POWER- 全漢 HYDRO-G PRO 850W
水冷- MSI MPG CORELIQUID K240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MSI針對X570S有出好幾張板子,MAG系列裡,
一張是圖中這張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
另一張是MAG X570S TORPEDO MAX,
分辨的方式很簡單,TORPEDO有藍色的塗層,TOMAHAWK是全黑,然後……還有WIFI。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這兩條PCIe x16可以做Crossfire,銀色的有加強電磁波的防護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背板就是高速USB跟2.5G乙太網路,以及WIFI 6E的天線孔,
WIFI 6E如果會設定的話,最快差不多也是2.4G,
而且WIFI 6的頻寬管理很突出,建議也可以升級一下家裡的路由器了,
可惜視訊輸出只有一個HDMI,配APU稍稍浪費了點~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聽說是很厲害的AUDIO BOOST 5,這等我買支深海蛇再來試~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6個SATA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MAG系列的主機板沒有提供除錯數字燈號,只有簡單的除錯燈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4+8pin處理器供電,實際上是12+2相PWM,
這樣的電力可以撐起什麼處理器?
其實就算要插上R9-5950X也可以,差在有沒有要超頻、全速運作的穩定性而已~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可以支援超頻至5100MHz的記憶體,可惜手邊沒有對應的模組,
原物料缺貨好像也讓記憶體模組的進程有點延遲~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兩個M.2插槽都有散熱片的設計,靠近處理器的支援Gen4,
至於為什麼要叫LIGHTNING?可能是要給人家跑很快的感覺吧.
上方的散熱片是M.2 Shield Frozr,我以前把散熱片拆下來後就很懶得再裝上去,
後來才知道用來降SSD的溫度真的很明顯,
差多少?跑個CrystalDiskMark就知道~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X570S晶片就藏在這塊散熱板下面。
網路上已經有一些人分析了X570S的S就是Silence,不是什麼Super,
功能跟X570是一模一樣的,但設計上有加強散熱,或說是減少發熱,
這點的可信度倒是頗高,Why?
本來要靠風扇主動式散熱才行,現在靠散熱片(而且還沒有其它導管)被動散熱就行,
那麼除非以前的X570事實上本就不需要風扇,不然直接把風扇移除也蠻大膽的,
板廠也不太可能只是為了節省成本而這麼做。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12+2相供電元件的散熱片,雖然彼此之間沒有熱導管相連,還是很厚~

至於水冷,本來想直上360,有個youtuber實際測過其它牌子的120/240/360對溫度的影響,
最大可以差到10度,
但是實在沒有有超到那麼大,240一顆風扇壞了至少還有另一顆撐著,
也能算是折衷的選擇吧~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不只風扇會發光,水冷頭也有光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微星最近很自豪的、有用在顯示卡上的TORX FAN 4.0都上陣了,
行銷上是說導流效果(率)更好,而且更安靜。
不過最實在的還是水冷頭上的LED,直接告訴你系統資訊及溫度,
不必開著 HWinfo佔桌面~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可以自訂LED的顯示內容,棒棒~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水冷頭裡面也是有風扇的,
透過軟體能控制轉速。

先承認,我沒有很常超頻,而且去調PBO、記憶體參數及一些進階的設定實在有點燒腦,
以前都是直接用微星CLICKBIOS的CPU BOOST來超,
這次本來也是,但是幅度沒有很大,
就用AMD Ryzen Master再超了一次。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這裡要小稱讚一下微星的UX(UI就不用再講了),
本來把 5600G裝上板子時,無法正常開機,也不知道是我沒裝好、還是BIOS不支援,
只好上網抓新的BIOS下來更新。更新時發生一件事,
就是微星的 M-FLASH 介面怎樣都抓不到放在隨身碟裡的BIOS檔案,
看過說明書才知道,原來是我抓錯了,不同主機板的BIOS連顯示都不會顯示,
這防呆還真的防得徹底哩!

系統的原始設定,時脈至高4.4GHz,繪圖核心是1900MHz: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跑一次 Cinebench R20: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中間接連調整了幾次,過程就不講了,反正調完都會再跑一次Cinebench,跑不過就是不成。
最後的結果是讓時脈穩定停留在4.5GHz,電壓 1.3625V,顯示核心的時脈則是 2.3G,電壓 1.3V: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這結果雖然沒有爽到像抽中「超頻專用CPU」的的樂透一樣,
但APU GFX的好超程度出乎我意料~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再跑一次 Cinebench R20,多核多了 13x pts,單核差距不大。

GFX超頻有差嗎?看下面兩張圖就知道了~

超頻前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超頻後
AMD R5-5600G跟MSI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的超頻實戰



好啦只差了6張,超了400MHz算是小有提升,電力效益就不細算啦~

不清楚這顆5600G體質算不算優,但是X570S跟240水冷很安靜倒是真的,
主機板沒了風扇,要吵也吵不起來,但240水冷在沒有做任何軟體干涉下,
處理器溫度上95度時也不會再聽到像飛機要起飛的渦輪聲,
缺點就是只有一個HDMI,要玩雙螢幕時得再插顯卡嚕~
我隨便搜一下,
看到5300g超5.5g,
然後我看到液態氮......

這不是扯淡嗎?
有那時間精神金錢,是吃飽了撐著當玩具在玩吧?
我只能說我不是天龍人,真沒那時間精神金錢搞這個玩.

話說現在真沒那種可以全民超頻的環境了,
一般要超也大多都超不了多少,
還不如就放著讓系統自動超頻行了.

順便一說就是看看接下來12代的intel能不能比較好超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