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MSI RTX 3080 Ventus 10G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開門型的玻璃側蓋,這種側蓋比較方便,也比較安全,不會因為手滑而造成悲劇。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MAG 360 水冷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MSI 850W 電源

多謝礦難,顯示卡終於回到正常的價格。個人認為,若不計將上市的 RTX 40 系列,RTX 3080 仍然是目前市場上最香的顯示卡,因為再往上爬,效益比會降低,若往下選,效能可能又不夠,RX6900XT在遊戲之外的表現又不夠好,而且光追畢竟還是nvidia的強項,在這個moment,頂級遊戲卡終於可以飛入遊戲肥宅家啦!

顯示卡鍾愛nvidia,處理器個人比較重視功耗與效能的平衡。5900X就算沒有刻意降價,還是比5950x便宜不少,看了不少評測,遊戲效能上差別卻不大,萬元以上的AMD處理器,我會選它。話說回來,是還有一顆5800X3D沒錯,不過核心數不夠多,不買。

話再說回去,5900X、或者說12核心的處理器,在市場上可以算冷門。你看Intel 12代桌上型也只有一顆i7,i7也只有一個12700,像極了R7-5800X的處境。為什麼12核的處理器,比較乏人問津呢?

不重要,反正效能夠就好。5900X要應付RTX 3080只是小菜一碟,可以被分類在R9,基本上在遊戲效能也不會有什麼好懷疑,泛用性也比較高,youtube的這支影片講出了兩個很重要的事實:

5800X3D vs 5900X Benchmarks – 15 Tests 🔥 - YouTube

論遊戲,5800X3D因為有多一層快取,一定是佔上風。跟5900X比起來,不是平手就是小贏。切換到強調核心數的應用時,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可以看看影片下方的評論,大家還是比較喜歡5900X,幾乎有一面倒的情況,多核心一定仍是處理器競逐的重要指標。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跑轉檔時,有點好奇現在轉檔真的有認真在用h.265轉嗎?理論上h.265時間會多花一倍,成品體積會少一倍,找了部影片來試,結果沒有很理想耶。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左邊是h.264,右邊是h.265,檔名亂取的。h.264花了46秒轉完,h.265 88秒,時間上接近兩倍,體積差不多是 0.73 倍,沒有到0.5倍那麼多。不過看12核吃滿轉檔,也對荷包的錢錢比較有交代。

我大部份玩競速遊戲,可惜跑車浪漫旅沒有pc版(敲碗),這裡有些心得,賽車遊戲,大螢幕是必須的,原因是紓壓,有幾個人玩賽車是真的要拼名次的?大部份還是為了擬真的車體跟多變的氣候場景吧。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上了5900X,水冷是必要,因為機殼比較大顆,240水冷裝在裡面會有點奇怪,360用起來也比較能看得出散熱的極限值。散熱膏沒有很講究,整組跑aida64燒機,最燙可以到89或90度,,這是超頻之後的溫度,如果不超頻,會再降一些。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是說,超頻後燒機看起來溫度已經快要撞牆,但始終沒有撞,aida64沒出現過熱的警示,也沒有降頻跑。這應該是市面上一般360水冷的極限了。

微星的BIOS裡有一個game boost,這個選項要打開它不困難,但打開它之後要通過燒機就要在散熱上做得紮實一點。我的經驗是只要水冷頭或風扇沒壓緊,就會因為溫度多個幾度而失效。什麼叫做壓緊?就是鎖緊,讓風扇或水冷頭對處理器產生壓力,這不是intel 12代處理器,不必加墊片,不必擔心把處理器壓壞。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拿原廠風扇當例子,如果只是把風扇放在處理器上面,就算是貼合了、密合了,也還不夠,一定要有一個壓的動作,壓不是指大力的施以重壓,而是要讓散熱膏所佔的垂直體積愈小愈好,意思等同於散熱膏愈厚,散熱效果就愈差,如果我有說錯請糾正。

另外也建議下載msi的afterburner,幫顯示卡超頻反而是其次,內建的截圖跟錄影功能挺好用。因為個人對張數多個幾張興趣不大,1710MHz跟1920MHz可以差一萬元以上新台幣,挑便宜的好像比較划得來。


AMD Ryzen 9 5900X 12核加RTX 3080香機成


記憶體趁便宜組32GB kit,上面這張圖有個貓膩,出廠日期是2022年的第2周,DDR4會沒市場嗎?目前還是有。

最後整理一下整機的組成

AMD Ryzen 9 5900X
MSI RTX 3080 10G VENTUS
MSI X570S TORPEDO MAX
CRUCIAL DDR4-3600 32GB Kit
MSI MAG A850 Power
MSI MAG CORELIQUID 360
MSI MPG VELOX 100R

AMD 7000 系列也要上市了。我猜測,5950X 不太可能有大幅度的降價,要用現在5900X的價格買到5950X?可能有得等,或是跟本等不到。退而求其次,5900X找不到什麼缺點,這不是只有我說,查一下國內外的評論,它雖然不算熱門,但負面的觀點及評論非常少,反而是AMD高階消費型處理器裡定位非常穩的產品。
jiayuchen wrote:
MSI RTX 3080...(恕刪)


文章中的5900X跟5950X都下架囉
AMD新品上市前...只剩5600跟5700可以選
AMD有錢也無更高階可以買已經一陣子了
除非去二手市場找..
jiayuchen wrote:
MSI RTX 30...(恕刪)


5800X3D在很多遊戲上都是大贏,不是小贏而已⋯⋯
jiayuchen wrote:
MSI RTX 3080...(恕刪)

感謝分享,我也是用5900X,雖然這次Ryzen 7000系列溫度不樂觀,但還是希望未來能有更好的CPU出現的那天(雖然機會渺茫就是)
jiayuchen wrote:
RX6900XT在遊戲之外的表現又不夠好,而且光追畢竟還是nvidia的強項,在這個moment,頂級遊戲卡終於可以飛入遊戲肥宅家啦!

既然買顯示卡的目的只為了打遊戲,又何必管RX6900XT在遊戲之外的表現好不好?
既然買的跑車是專門要去麗寶跑賽道競速的,又何必找一台高底盤的越野車呢?
謝謝樓主分享,您的電腦應用方向,我應該也是與您差不多. 偶爾打打賽車遊戲,偶爾影片轉檔. 我今年二月購入19500元的 R9 5950X; 六月購入17990的 RTX 3080; 我覺得用這套 CP值還蠻高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