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備份用硬碟的保存(拆下或持續通電)


sale2688 wrote:
但現行每3個月就會用滿一顆2TB的硬碟


你備份的是資料還是垃圾?

有意義的備份才有用,備一堆垃圾是沒用的。


ex: 我在備份工作資料,除了星期五下班前會『整機』壓縮備份,

其它時間,每日兩次壓縮備份,只會備當天的,昨天之前的檔案我不會備份。

以減少系統負擔。

然後我還會限制備份天數(ex:),ex:只備份20份,先進先刪,而不是整顆塞到滿。

以2t/30 =66G ,你一天如何產生這麼多『資料』?多數人備的都是垃圾(無意義)/重復性資料/花錢就能取的資料(程式)

真的重要資料,也不會備在硬碟(丟到網路上還比較安全)



sale2688 wrote:
謝謝大家的回覆xkopvz...(恕刪)


小弟覺得Amazon Drive雲端空間,
會是您備份的另一個選擇~~
1年60美元(約2000台幣),無限空間~~
先本地備份;USB外接盒raid 1,一次存兩分。硬碟連同外接盒放入防潮箱,raid 1每年資料移出一次,format一次,再移入資料。如果其中一顆硬碟損壞,抽出好的硬碟直接接到電腦上讀出。
有能力再異地儲存。
sale2688 wrote:
請教大家,使用硬碟來備份,若資料儲滿後即拆下放置於防潮箱保存。之前的文章有看到有人提到說這樣久不過電反而更容易故障?
但若照文章所述,持續接電一整年,硬碟的可動式機構反而會不會先出現故障呀?
想請教大家,究竟要長期保存硬碟的話,哪種方式較可行呢?
雖然之前很多篇討論中,常常被提到的是人品,但還是希望有個較可行且合理的保存方式可以依循呀
謝謝大家


你可能沒看見錄音帶、磁片、硬碟消磁(不是發霉)
fedora wrote:
SSD 才會有 "久不通電,資料遺失" 的問題(NAND FLASH 的特性),傳統硬碟不會
傳統硬碟,不用時拆下放防潮箱是比較好的。
如果要一直插著,
要注意外接硬碟都有自動休眠(非作業系統控制,而是外接盒晶片本身在一定時間就會令馬達停止運轉,約 5~10分鐘)
馬達轉轉停停的,長久而言,這非常傷硬碟。04 馬達啟動關閉次數 數值會狂增加,插幾個月,高達上萬次都有可能。
要用工具軟體,比如:NoSleepHD。這類工具的原理是:每隔一段時間(比如:設5分鐘),就對硬碟寫入一次文字檔。使外接硬碟不進入休眠(令馬達停止)。雖然會比較耗電,但對壽命比較好。
這麼大的用量建議用藍光燒錄比較好,沒有通不通電的問題。

我的外接式RAID1是用獨立電源,一個月開機一次備份資料,硬碟2007年至今未損壞,但我用的是企業級硬碟。
不好意思,前陣子較忙碌,沒注意到大家熱心的回覆,先一併謝謝各位熱心的前輩們
Eigen兄,其實確實不見得都有意義的資料,主要是DVR的影像記錄所以並無法一一挑選所要的片段出來備份
bug2000兄,感謝您的建議,其實也曾考慮過各家雲端的付費方案,但問題就是DVR錄下的檔案無法方便的備份到這些雲端去,不然就省事多了
wenhero兄和fegst3兄,因為資料量龐大,不然就這麼做了>_<

Eigen wrote:
你備份的是資料還是垃...(恕刪)
謝謝defend_lock兄,我看我還是先這麼做好了
defend_lock wrote:
久沒用會故障的說法...(恕刪)
昨天才整理一下舊硬碟, 大部分都是IDE介面的. 平常放的地方也沒有除溼, 整個堆在箱子裡而已. 幾顆近20年的硬碟, IBM的全部掛了. 有一顆Quantum fireball 1.28GB的竟然還好好的. 容量最大的一顆是250GB, WD的, 也近10年了. 依然頭好壯壯. 把資料全部備份進新買的5T 2.5" 外接後, 全部送去回收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