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傳統3.5HDD硬碟上,快取比較重要還是轉速比較重要?

2.5吋一票
SMR的隨機讀取都是慢,不管幾轉還是CACHE多少
pc8801
快就去買ssd行了.
skiiks
又不是當系統碟用需要不斷抹寫資料 從儲存碟上讀取影片看 IOPS數1 根本不需要隨機存取能力
快取大的不一定好,可能是廠商為了彌補某些技術問題。
轉速比較重要 , 快取就是用來彌補速度的。
babykissjun wrote:
如題,最近想在原X屋(恕刪)


上面幾位大大說的都重要

但是不是最重要

重點~~~~常備份保平安

切記321
BLOG:http://www.dotblogs.com.tw/aquarius6913/Default.aspx
這三顆 我應該會選 Seagate -> WD -> Toshiba

7200rpm 和 5400rpm,如果你系統碟會有有感的差異。
如果只是影片存取,可能比較感覺不出來。
skiiks
影片流量20~40MB 現在硬碟都比他快兩倍以上 不會有問題
chuu604
對啊,大量搬運影片,可能會有點差,但也不明顯。
babykissjun wrote:
如題,最近想在原X屋(恕刪)

硬碟耐不耐用電源供應器很重要,

除了不斷電系統UPS要配備之外,

還要定期檢查硬碟溫度問題,

外部線材要注意是否接頭鬆動,

延長線爛也是會引起硬碟異常
skiiks
外接3.5"硬碟 建議兩年換一次變壓器 這是外接盒中最容易偷掉的零件。帶著變壓器去音響器材或電子材料行這類給老闆看 挑同樣電源規格與同樣接頭的就可以了
相同價錢的SSD吧,反正只是看迷片,很快就結束了。
chuu604
SSD要注意耐用性,SSD壞的時候真的說壞就壞,HDD一般還會先體醒你,有異音或是喀喀聲。
快取大的感覺如果「磁碟碎裂」嚴重時,磁頭比較不用疲於奔命,嘎嘎作響,理論上對壽命有幫助。



Defrag 磁碟重組有沒有。不好看的片子刪了,又下新的片子存進去,或是剪片,久了很多檔案就會不連續,一部分在那邊,一部分在另一邊,然後磁頭就要跑來跑去疲於奔命,增加壞軌風險。

雖說快取 128/256MB什麼的小不拉基,好像只對讀寫小檔案有用,對於動不動5~10GB的高清影片檔好像沒啥鳥用。

但考慮到磁碟碎裂若嚴重的情況,Buffer緩衝區大,應該多少有些幫助(?)

----------

5400轉的比較低溫,也比較便宜。但讀寫比較慢。

看影片讀取沒差,一定快過影片播放流量。寫入又不會一天到晚寫入畢竟下載也要耗時間。

即便一次開很多片縮成無框視窗排滿螢幕來看也是夠用。

但連續快進跳著看,找精彩處,可能會因為讀速不夠有跳幀感。

7200轉的,長時間使用,要給它風扇吹,不然夏季一定破50度,高溫對硬碟壽命不好。

----

4TB容量太小,不用多久就塞滿了。再買的話多顆又耗電。不如一顆超大容量的。

BT下載有條件的話,用一顆便宜SSD專門下載用,下好了再搬去硬碟存放。

直接用硬碟BT下載,很傷硬碟,磁碟也容易碎裂不整齊。

如果預算有限,至少BT軟體設定中,把硬碟快取調大一些,1~4GB。看RAM有多少。RAM若夠多,硬碟快取給大一些。預設值幾百MB太寒酸很傷硬碟。
fedora wrote:
5400轉的比較低溫,也比較便宜。但讀寫比較慢。

看影片讀取沒差,一定快過影片播放流量。寫入又不會一天到晚寫入畢竟下載也要耗時間。

即便一次開很多片縮成無框視窗排滿螢幕來看也是夠用。

但連續快進跳著看,找精彩處,可能會因為讀速不夠有跳幀感。

7200轉的,長時間使用,要給它風扇吹,不然夏季一定破50度,高溫對硬碟壽命不好。(恕刪)
5400轉與7200轉 因為轉速物理條件有快慢之差
看多個影片流量多寡能開啟幾個

而SMR會慢 是對於工作繁忙的"寫入"作業有問題
(疊瓦寫入時 要是疊到其他檔案資料 要先移走其他檔案資料到其他位置)
SMR用來讀取沒有影響


硬碟 IOPS 80 找檔案約延遲12ms
SSD IOPS 80000 找檔案約延遲1ms以下(約120ns)
                              彈幕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