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的硬碟是如何分割的?分享一下吧.....

舊硬碟既然垂垂老矣,拿來裝OS,你不怕那天他無預警撒手西歸!

買新的裝OS,割不割你高興就好.

割的話OS槽(通常是C:\)不需要太大,最大50GB很大了.

要當系統可以買32MB的,牌子...隨意.

不過我是覺得迅猛龍比較好啦...

咩咩羊 wrote:
割? 以前要搞多系統...(恕刪)


這位大大,三個N顆耶!

那機殼要用哪個啊?

不會是伺服器的機殼吧!
除了C只給18GB or 36GB外
其它從D開始的資料硬碟
D使用C硬碟分割後剩下部分
其它D,E,F,G等都是原生1TB or 1.5TB未分割
個人對於分割硬碟很排斥...越分割越難難使用
我只給系統20G,
20G系統完全沒放啥雜物。
其他就都隨意了。
一顆120G IDE SEAGATE到現在還在用
另外兩顆2.5隨身HD

系統槽只給10~15G灌完一些有的沒的程式加上OFFICEC還有剩

其他的就隨便吧~



拿舊的硬碟當系統碟 C就好
系統碟不用太大(記得用ghost定期備份就OK了)
我所有的文件,重要資料,影音檔案都在另外一顆硬碟上面資料碟 D
動物碟 E的話就另外一顆,也不用太大容量,然後選手邊最舊的硬碟,操壞了就換一顆,抓下來的檔案定期清到資料碟 D
然後在一顆外接式硬碟 F,把所有重要資料備份一份到那裡去

特別重要的東西在異地備份一份( G )
資料碟不分割,系統碟分成兩個。

而且現在外接碟、抽取盒蠻方便的,小弟都用快速格式化。
小弟用三顆 WD 企業級, 型號好像是 RE2 ABYS 的吧???
1. 320GB -> 系統及不重要資料.
2. 500GB RAID 1 -> 自己重要資料及工作資料備份.

HDD-1 C:(XP) 60GB -> 作業系統, 遊戲等等.
HDD-1 D:(Data) 80GB -> 一些映像檔, 影集等等.
HDD-1 E:(Music) 120GB -> 一些音樂相關影片.
HDD-1 F:(Temp) 38GB -> 暫存區, 未整理檔案.
HDD-2 G:(MY) 80GB -> 我的最愛, 我的文件, 郵件檔, 遊戲儲存檔, 相片, 重要檔案.
HDD-2 H: (Backup) 80GB -> 工作資料備份.
HDD-2 I:(MP3) 305GB -> MP3.

以不擴充來講, IDE 最多只能接四顆, 而 SATA 可接 4~8 顆左右, 看主機板.
另外 IDE 現在不好買了, 貨少...

品牌方面, 眾說紛紜, 如果怕遺失重要檔案, 只能常做備份或做 RAID 1.

目前市面上還有一萬轉硬碟, 還蠻貴的, 看您想不想用金錢換速度. (系統碟就可以了...)
看來品牌好像是看個人使用狀況厚..

因為S牌的和WD還有日立的價錢還是有差異...

S牌的是最貴的 但我沒用過這牌的..

所以還蠻苦悩的

系統碟用舊的IDE來灌

資料碟用新買的SATA 這樣好嗎= =

RAID1又是啥東東...
S 牌的不錯, WD 是小弟沒用過, 換電腦後買來試試看.
S 牌跟 WD 都有出企業級的, 至少官方 MTBF 時間比較長.
(MTBF ->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不過家外面的電線桿如果被雷打到, 再強壯的硬碟也可能掛掉.
所以比較保險是買顆隨身碟或 USB 硬碟來備份...

如果是新主機板, 都應該還會有一個 IDE 插槽, 所以可以拿來當系統碟.
新硬碟就買 SATA 吧, 至少新的它"可能"活久一點.

關於 RAID, 使用時小心一點就好, 不要把資料全丟了...

RAID是什麼?
http://taiwan.cnet.com/digilife/0,2000089053,20102159-20001423c-2,00.htm

小弟用兩顆 500G 做 RAID 1, 資料會同時寫到兩顆上. (兩顆資料一樣)
只要不要同時掛掉, 資料就不會遺失了.

總而言之, 最重要是要備份, 不管是 USB 裝置, RAID, 還是燒光碟都可以.
電子產品是靠不住的, 壞掉之前有時候是沒徵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