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自己的意見:如果 你 來源 的 size 比 目的 size 小很多的話, 有可能還有很多資料是保存的!但有很大部分的資料 會流失 是無可避免的!我自己幹過幾次這種事情, 我記得沒錯 我當時是使用 FinalData 這個軟體 去搜尋尚能救得回來的資料提供參考!!!
找recuva(免費軟體)或r-studio(商業軟體)去掃瞄被覆蓋的硬碟,不要對被覆蓋的硬碟作任何寫入動作,22樓說的格式化,請無視。如果那些傻瓜救援軟體救不回你想要的資料,看你願意付出多少錢,再向伯爵紅茶或高老師之類的公司尋求協助。
hober wrote:Disk to Disk 是採 sector by sector 的寫入方式...(恕刪) 整個討論串, 看來看去只有這一段最有用....看看 Ghost 的 Disk-to-Disk 是每個 sector 去做複製, 還是只是單純的把有資料的部分寫過而已.如果是單純把有資料的寫過來, 而你的"來源碟"又是接近空的狀態, 那應該很好救.如果是 sector by sector, 那就請找小叮噹了......雖然手上沒有 Ghost 的資料, 但是, 如果當初來源碟是空的, 然後複製時間非常短, 那應該是只有寫有資料的部分. 如果複製時間超過一兩個小時, 那大概就是靠小叮噹了.
樓主~救的回來~不過我知道的最底費用為1200元最低(硬碟沒壞可讀的情形)如果讀寫針頭壞了(有打鼓的聲音..可能就要花上6xxx以上不等)如果硬碟被拆開裡面有空氣完全無法使用 要送國外(大至上都破萬了)我只是有認識~不過不了解用什麼救回,因之前朋友的硬碟裡的小朋友所有的相片被format幹掉了,機緣下花了1200元救回..format 等等 刪除 等等 是有半法救回的...只是要花些時間 和 花點金錢....樓主的請形~硬碟應該是正常的~衝量一下1200 v.s 資料的價值 在出手吧!
因為已經沒救了 所以來點預防的方法吧!!GHOST兩個一樣容量的硬碟 容易將來源硬碟和目的硬碟搞混 因為兩個容量一樣我的作法是 假設來源硬碟有兩個分區 一個是100G 一個是220G新硬碟一定沒有分區(或是目的硬碟先把分區清光)進GHOST之後 先用PARTITION TO PARTITION這個功能看看哪一個硬碟是有100G/220G的這個分區 哪一個是沒有分區的這樣我就知道GHOST抓到的第一個硬碟是來源硬碟還是目的硬碟了希望對未來使用GHOST的人有幫助至於資料拯救還是可以用掃磁軌的拯救軟體跑一下看看 因為你能做的就只有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