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腦搭IDE硬碟,這樣很奇怪吧???

並不會覺得SATA I/II有比較快(同等級硬碟),
容量大才是最重要的啦~~~~
或是組個RAID,效能會更突出喔
我幾個月以前請朋友組裝的PC也是只有一組IDE...
害我的很多台抽取式IDE 硬碟很難搞定!!
----------S O N G - L I N----------
以後換新電腦, 唯一可以繼續用的也只有硬碟跟光碟,
所以我會寧可把CPU的錢削一點來買硬碟.
反正, CPU的速度, 你真的用得到頂嗎?
別當基本教義派.
以現在的硬碟而言
IDE和SATA在效能上是沒有多大差異
但是高速公路多幾個車道就可以容納更多車啊
IDE也有133MB/s的頻寬 但從來沒飽和過
不過排線的寬度小了不少 機殼內也簡潔多了
既然差沒多少錢 用新規格的有何不可
而且不用再調JUMP了 硬碟不再打架了

歐... 我的天阿...

所有的回答竟然沒針對問題...

其實這應該是PATA 還是SATA的問題才對, P是Parallel 平行, S是Serial串聯,

叫PATA其實是SATA出來後, 給舊式ATA 的名稱, 藉以對SATA的一個相對比,
然而, ATA早期確實稱做IDE, 但後來應速度的增加, 而漸漸用ATA/33(Ultra-DMA)
ATA/66, ATA/100, ATA/133(只有Maxtor做, 因SATA的興起而讓 Maxtor不振)

雖然SATA 的推出是為了能將硬碟傳輸的瓶頸拿掉, 其實在實際上大部份時間, 仍是硬碟物理上的瓶頸, 並非界面...(指一條ATA/133的排線接一個硬碟情況下... 如果你還在ATA/133接兩個硬碟, 尤其是不同傳輸速度的硬碟, 你該打屁屁了)

另外, 非SATA 2的硬碟實際上也不適合做為熱抽取, 意指, 直接拔線, 並沒有用熱抽取盒的情形下, 其實, 有我也不敢試....

回歸正題, 如果用Intel 雙核的話, 確實應該用有NCQ的SATA,
未來沒打算添硬碟, 玩RAID, PATA 確實能省... 晚餐錢
D700, D80, D200, F100, 17-55/2.8, 70-200/2.8, 20/2.8, 35/2, 50/1.4, 18-135,18-20
小弟是想換sata的 主機板世紀家的8knxp
但因為小弟硬碟多 所以沒辦法這樣換
小弟上星期 去換了兩顆WD-320GB的
花了8000
因為小弟 電腦裡 放了一大堆
一般男人電腦裡都會有的東西
所以......呵呵

現在裝了4顆硬碟 用硬碟抽取盒
兩顆160GB 灌作業系統
(因為有時候朋友來 要換正常的作業系統...呵呵)
三顆320GB 放一些有的沒的
之前換下來的兩顆120GB的還有兩顆80GB的硬碟
現在拿到公司電腦用了

聽說sata的硬碟比較好
但不知小弟這樣的需求 要怎樣換
我也想試看看 sata的硬碟

順便請教大大
小弟這樣的需求 有沒甚麼樣的方法比較好管理
小弟用抽取盒 來當硬碟的開關
朋友來就換系統 把3顆320GB的硬碟關掉


建議將男人電腦裡都會有的東西...取個不容易被發現的資料夾名稱吧
就叫(搖桿驅動程式)吧
喜歡是淡淡的愛 愛是深深的喜歡
bengolin wrote:
建議將男人電腦裡都會...(恕刪)

請問大大是這句名言的創始人嗎??很久以前忘了在哪個討論區看過.....
真是絕妙!!佩服..佩服....====(搖桿驅動程式)
----抱歉!!離題啦......----
----------S O N G - L I N----------
bengolin wrote:
建議將男人電腦裡都會有的東西...取個不容易被發現的資料夾名稱吧
就叫(搖桿驅動程式)吧


是有[香菇頭]的那種嗎???

謎之聲:樓主湊熱鬧
來亂自己開的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