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各位的回覆, 你們講的都很有道理, 我覺得應該用SATA2 就可以了. SSD太貴了XD

另一個重要問題, 我從以前就一直看人家說RAID... RAID 0, RAID 1... 後來爬文後還是看不懂, 可以請問一下這是甚麼嗎?

昨天我一個硬碟的Partition壞掉了,我從小到大的照片及一切文件都沒有了真的好傷心... 所以趁現在問問有關RAID,因為好像是跟儲存檔案有關.

感謝!!

hirohao101 wrote:感激各位的回覆, 你們講的都很有道理, ...(恕刪)

RAID的話,你可以上維基百科搜尋,那邊的講解更直白,還有圖片相佐,更容易理解
但是,玩電腦幾十年下來,逐漸放棄在主機內自組RAID
建議你若有預算直接上小型的家庭陣列櫃,比較省電有效率
若是需求的容量不多,那其實養成把資料分碟(實體硬碟)個別保存,定時儲存備份就好了。
幾十年下來,發現其實「非留下不可的資料」也沒有想像的多。

hirohao101 wrote:
另一個重要問題,
我從以前就一直看人家說RAID...
RAID 0, RAID 1...
後來爬文後還是看不懂,
可以請問一下這是甚麼嗎?

簡單講
就是利用多顆硬碟
來做硬碟加速及資料保護

RAID 0是加速的極致
可用空間最大
(最小那顆*N)
速度最快
但資料保護最差
比單顆硬碟還差
(一顆硬碟壞,資料全報銷)
註:N=硬碟數,越多越快

RAID 1是資料保護的極致
可用空間最小
(最小那顆*1)
速度最慢
(跟最慢的硬碟一樣)
但資料保護最佳
(只要還有一顆在,資料就安全)
註:N=硬碟數,越多越安全

其它還有RAID 5,6,10,01...等
簡單講就是二者綜合
需要的硬碟數和可用空間也不同

hirohao101 wrote:
感激各位的回覆, ...(恕刪)


單純做檔案備份的一般使用者而言
其實直接用內接或外接硬碟做備份就夠了
任何的儲存方式不管燒光碟、存硬碟、做RAID等
都是有壞掉的可能性,只是比例多少和人品而已
且做RAID的話在某些方面也是有一定的不便

簡單說做RAID 0說就是把2顆以上硬碟變1顆容量共計
其中1顆硬碟掛了就全部資料教不回,因1個至多個資料是分散在2顆硬碟做儲存
RAID 1則容量不共計,不管用幾顆硬碟弄都會變成1顆硬碟容量,但實際容量不變
且1個或多個資料會同時備份在2顆以上的硬碟,所以其中1顆掛了還有其它硬碟
存著同樣的資料,所以資料不會因1顆硬碟GG就不見,其它RAID細節與使用差異樓上有說
這裡就不多提, 我弄過,但是用主機板內建的功能+一般硬碟做,沒額外買RAID卡等
弄到最後覺得差距不大,而且該掛的東西還是會GG

所以要速度快就是換SSD,要保護資料就多買幾個傳統硬碟多備份
幾年以後快速買SSD,保存買HDD的結論,就將要是歷史了,因為HDD真的太脆弱了,甚至可靠度比較起來還大輸SSD,有些不太正確的觀念可能還是需要說明清楚,SSD之所以會被認為不可靠,那都是因為市場上出現了劣質品,或者為了滿足消費者錯誤重視的需要才導致,例如跑分做比較,就整體產品保存來看的話,SSD才是真正應該存放資料的用途,因為HDD對最後遭遇而要修復錯誤的能力,真的是太不足了,基本上就像是有跟沒有差不多。

如果撇開那些騙錢產品,SSD才能依照需求的不同,去針對產品做些特性上的調整,只要壓力能夠下降,高溫寫入後將其移除,保存在適當低溫的環境裡(陰涼處)SSD反而更適合現在日常一些資料移動需求,抗震,耐高溫,防水等等的優點,已經不是HDD可以力拼的強大優點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