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就算壞了,只要裡面的磁盤沒損壞,基本上都可以找資料救援公司把資料救出來(當然不便宜);光碟上的資料要是自動消失,我倒是沒聽過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完整救出來的.
而且,硬碟是好是壞比較容易判斷,反倒是燒好的光碟放個幾年,單單要確認裡面的資料有沒有損壞,就是很大的工程了,就算放進光碟機讀得到片子,也未必能把裡面的檔案全部順利讀出來.假設有500G的資料,要檢查放在單一硬碟中的500G資料,只要用工具程式跑一下,就知道檔案儲存狀況是否正常,程式跑的時候人還可以離開;如果這500G資料是放在一百多片DVD裡,單單換片讀片的時間就夠你受了(我上個月把大約1T的資料從DVD搬進硬碟儲存,花了好幾個晚上),人還得留在電腦前面換片子才行.
此外,硬碟和光碟的讀寫速度差太多,硬碟又可以多次寫入,以前有些用光碟備份的重要資料,因為稍有修改,就又另外燒一片,其實算來都是浪費.以現在的硬碟價格,應該已經足以取代光碟成為主流儲存媒體了.
話說 DVD 這種東西好像沒什麼人會保存,其實引發他們變質有空氣和光線,就這樣, DVD 的染料和 CD 時代也不同,因為材料相較於 CD 沒什麼選擇,所以染料穩定性應該也就是那樣而已,「刻意」保存幾乎是 DVD 必須的,其他就看那些廠商對 DVD 染料的努力程度了,我對萊德 DVD 時代是絕對否定的,因為從 CD 轉上來以為有和 CD 時代一樣的安定感,搞到最後一切都是問題
另外我習慣用布丁統來存放 DVD ,自己是認為 DVD 貼 DVD 貼 DVD 這種方式保存並不用因為向棉套或是其他盒子那樣幾乎好像一定要去接觸新鮮空氣一樣,在放到「黑間」去吧, DVD 上有多少錢就反映出多少品質應該有五六成的 DVD 是這樣,不過還是要看和 DVD 燒錄機的適性
以上,所以我感覺 DVD 目前還是不夠傻瓜化,雖然他已經大眾化了
paul168168 wrote:
每年付個台幣七、八百元,
就可以備分許多的資料,
而且,這些業者的備分機制遠超過家用者,
比自己架raid強太多了...(恕刪)
23樓所提之用網路空間業者的備份方案,確實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但是,假設我有500GB的資料存於網路空間業者處(第一次上傳資料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若資料零星修改於數個地方,則網路空間業者處的資料可以很分便、快速地相對修改嗎?
它的便利性可否和Raid一樣呢?
另外,若產生如23樓所說的失火現象、手頭中之2種資料已毀掉,則要利用高速網路下載網路空間業者處的500GB資料,時間大約要多久?
23樓所說的失火現象、網路空間業倒閉、隕石擊中地球等各種現象,真的把備份資料有關的各種情境都點名了,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