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gate 1T 3.5" SSHD(混合碟)使用心得分享

unicafe wrote:
說得這麼厲害?!是實...(恕刪)
看過活動監視器硬碟活動就知道了
舉例照片處理就好
寫入硬碟 讀取(順便寫入SSD) 處理 儲存(寫入HD) 下次讀取時 還不是又從HD讀取
想要有SSD速度只能這樣
寫入硬碟 讀取(順便寫入SSD) 不處理 不儲存(寫入HD) 下次讀取時就會從SSD讀取

除非你每次都只調原檔出來 而一般照片要處理到能用少說也有修圖調色然後儲存 就是不會存在SSD

所以說對於檔案處理 這棵硬碟根本沒用 需要寫回儲存的檔案都是碟片處理

---------------------------------

以我自身電腦使用
使用傳統硬碟 幾個月才關閉電腦一次 用睡眠讓電腦進入節電
同樣的使用跟這棵混合碟的比較起來只差在系統與軟體開啓速度
只是數個月系統開機一次 軟體開啓一次的時間 我還能等 之後就不需要重啓
不需要混合碟SSD提供的數個月一次的高速
然後進入軟體處理檔案 還不都是碟片速度在處理 多數檔案不會比其他同轉速傳統硬碟有大幅度的差異


另外就是 SSD還會阻礙碟片讀取資料的速度 一些單flish晶片寫入速度好像只有20~60MB/s不等
2.5"7200轉碟片連續讀取可達100MB/s 為了配合flish晶片寫入速度 還可能會降為20~60MB/s不等

這樣子就會變成 從碟片讀取受到阻礙使原本7200轉硬碟連徐讀取可達100MB/s 降到等同flish晶片寫入速度(為了寫入SSD做快取)
然後處理完的檔案 寫回碟片 一樣是傳統硬碟的速度
下次讀取同檔名檔案 還是從碟片讀取 又要受到flish晶片寫入速度牽制
然後上次處理前檔案的載入SSD快取 要重新洗掉

而且這篩選 根據初期使用的經驗而言 不像單次骰選就會寫入SSD 好像要兩次以上
所以一般檔案處理儲存完畢等同一個新檔案 下次讀取是新的一次 篩選一次是不會進入SSD快取裡面的


這棵硬碟有他的好 也有缺點
而不是如字面上所講 加了SSD讀寫就會起飛向純SSD看齊
要看清她所謂的SSD能幫在什麼地方
                              彈幕濃!
skiiks wrote:
看過活動監視器硬碟活...(恕刪)

老時告訴您,您提的質疑混合硬碟廠商早就都考慮過了,在現在的混合硬碟中早就已經解決了,這年代也沒什麼"單flish晶片寫入速度好像只有20~60MB/s"的東西了,更新一下訊息真的不難,版上一年前就有很多混合硬碟測試文章,已經將你的問題推翻。
速度與容量的平衡 Seagate Laptop Thin SSHD混合式硬碟實測
分享不分大小事-組讓台灣熊試試10.開箱Seagate Momentus XT Hybird硬碟(超值、效能、爽度兼具的電腦系列文)

目前混合硬碟開發廠商有WD/Seagate/Toshiba,這幾間大廠都已經在做,你已為她們會比你笨嗎?

我自己使用2.5" 5400rpm的混合硬碟和2.5" 7200 rpm的的硬碟,我絲毫感覺不出這兩顆硬碟在大量存取資料時速度有差多少,大量檔案傳輸時也是各有千秋,但是在開機時,混合硬碟就是快了好幾倍。
睡眠模式資料是存在記憶體終,有斷電資料損失的風險,因此桌機需配合UPS才安全,買一顆UPS可貴著,大部分的人使用電腦,不會整天不關機;花一點錢,降低資料損失的風險,速度又有所提升沒慢多少,這才叫做是C/P值。
如果使用休眠模式會將記憶體資料存在硬碟中,喚醒時也是從硬碟讀出,也是受限在硬碟速度,根本就不會比開機快多少,記憶體越大,睡眠模式喚醒的時間就越長。

我不是廠商,我購買之前也很質疑混合硬碟的效能,但是以一個真正使用者經驗來告訴你,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堆時間來想著什麼休眠什麼待命什麼記憶體最佳化等等完電腦,大部分的人只把電腦當工具,簡單的只用只貴一些些的混合硬碟,可簡單明顯提升硬碟運作效率,連我不懂電腦的老婆在我將我的ATOM低階筆電換了個5400rpm SSHD硬碟,也都發現竟然比她i5處理器搭7200rpm硬碟筆電還快,她都叫我幫她換了。
從win7開始,睡眠運作的方式已經和以前不一樣囉!

傳統硬碟加上8GB的固態硬碟一定有他的優點,
而且沒有SSD這麼貴,
但也沒有多神!


如果8GB的MLC真的用到掛掉,硬碟應該有辦法自動略過SSD,直接從硬碟讀寫吧?
廠商應該有考慮到這點才對。
如果混合碟是一個不良的產品, 沒有市場願景, 那為何WD與SanDisk也要開發類似的產品?
Seagate只是提早將主力放在這類的產品上.

skiiks wrote:
這應該較舊款且4GB...(恕刪)

其實我當初筆電想換硬碟就是覺得開機好慢,
後來換了一顆7200轉的,還是覺得不夠快,
最後換了SSD(好貴!),才有驚豔的感覺,
過了1~2個月第一代混合硬碟才出現,
如果它早點出現,我很可能會買它吧!


即使每天只開機一次(其實有很多時候,都有重開機的需求...磁碟檢查,安裝軟體,系統怪怪的,更新...)
但許多程式每天都可以比以前快好幾秒開啟,
那種感覺就是比較好,
只是這顆混合碟我沒用過,不知實際情況如何?
如果要買3.5吋2TB的混合碟,只是希望開機快,
我會選擇買一顆2TB的傳統碟碟+60G 左右的SSD,價格多沒幾百,
因為和筆電挑2.5混合碟不一樣,
3.5吋應該大多用在桌機上面,桌機要多塞顆SSD來當開機碟是很簡單的。

1TB混合碟為什麼特別薄? 只是因為是單碟,SEAGATE 1TB 傳統單碟硬碟也是很薄。
boy1234567890 wrote:
如果要買3.5吋2T...(恕刪)

要速度快,用SSD,要大容量,用傳統硬碟,要介於中間用混合硬碟,用一顆超小容量SSD再加傳統硬碟,還多佔一個插槽和通道,好累哦。
至少加的那60GB 超小容量可以拿來使用,
傳統硬碟還可以設定沒讀取時硬碟停止運轉來省電、減少散熱,
各有好處,但至少可以真的享受到SSD的快感,價差卻沒幾百塊,
一般人的桌機實在不差多用一個SATA槽,甚至只是用掉mSATA PORT(如果主機板有內建的話),
比較怕沒空間的,大概就是那種ALL-IN-ONE 用3.5"硬碟的電腦吧。
不過2.5"的SSHD 實用性真的就高多了!
billion wrote:
用一顆超小容量SSD再加傳統硬碟,還多佔一個插槽和通道,好累哦。
billion wrote:
要速度快,用SSD,要大容量,用傳統硬碟,要介於中間用混合硬碟,用一顆超小容量SSD再加傳統硬碟,還多佔一個插槽和通道,好累哦。


我覺得60G比8G大很多了!
整個作業系統及一般程式都可以裝下了,那個8G能嗎?
pn991225 wrote:
我覺得60G比8G大...(恕刪)

8G裝系統是裝不下,但是當Cache就很夠。
60g當cache和8G當cache,效能其實差不多。
不過外加SSD 當HD和內建SSD當Cache是不同的方式,因為你不能決定8G快取要裝什麼,靠的是廠商的技術,我就是看到那顆硬碟上還有一顆CPU才買的。
用SSD當系統硬碟,就會牽涉到既然都要60G SSD,為何不用128G SSD,既然都要128G SSD,未何不用256G..,一切都是成本考量。

其時混合硬碟不是神,只是在大容量、高效能及價格中,取得一個平衡點。
混合式硬碟結合傳統硬碟(HDD)和純Flash固態硬碟(SSD),除了快速存取資料,將提供處理器更快的運算速度。其具有3大優點,首先能有效省電,因傳統硬碟幾乎久久啟動1次,因此可延長筆記型電腦(NB)電池壽命;其次,更加快速的運算功能,快速重新啟動或開機,另外,筆記型電腦遇撞擊時所遭遇的損害也會減到最低。
有人說樓主都不說缺點,但我在網上真的找不到什麼缺點,有的缺點除了比一般傳統硬碟貴一些些外,其他的只是很多人自己腦內想的,但是實際運作和使用跟這些反派腦內補完的方式根本就不同,我是只買一顆,但用的真的很滿意,就這樣。

已下是某個網站的價格評估,是去年的價格,但是比例是很固定的,你說的就是上面列的"土砲混合裝置",參考一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