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傳統機械硬碟實際的正常速度是多少?

吹個毛 求個痴..........................

hhd會發展到 ssd 一定有其原因 .......

爾且 還飆高高........................
西歐踢 wrote:
SATA的總頻寬
CPU+MB晶片,都影響了SATA+USB+PCI-E的頻寬,所以,高階的CPU+好的MB,還是有其價值,在目前以PCI-E為主流的現在,還是如此,這是另一個課題,有興趣的可以去GOOGLE。
DIY的水,很深阿....

關於SATA與匯流排的疑問

Ghostwriter
學會看說明書,DIY就成功90%,普通人根本不需要知道這些,只需要知道能、不能而已
nwcs wrote:
CPU+MB晶片,都(恕刪)

拜讀該篇文章,我認為是有問題的
該篇文章下面二個引用的連結
只提到南北橋使用的Alink版本差異而導致的頻寬差
並沒有提到SATA的頻寬是個別計算的
而且若真是個別計算,高速SSD 4個以上的頻寬不就頂破2GB/s的南僑頻寬了
就個人所知,SATA的600MB/s是總頻寬
否則也不用發展PCI-E為主流的技術了
Ghostwriter
不要拿上面那個以前的架構推現在,北橋都沒了,本來晶片就有速度上限,去找一張X570架構圖,寫的就很清楚了
我比較好奇的是
樓主也不是第一天幹這行業了

怎麼會不知道不同時代的HDD 只因單碟磁密度不同,就能造成傳輸速度不同?

同樣5400轉
30年前的20MB HDD
現在的16TB HDD
傳輸速度本來就不一樣,純粹物理現象造成


同樣花費1秒,這1秒內讀寫頭掃過去的資料量本來就不同
Ghostwriter
10個機車行9個不會查電系看ECU debug,1個是改裝行,不意外
西歐踢 wrote:
而且若真是個別計算,高速SSD 4個以上的頻寬不就頂破2GB/s的南僑頻寬了
就個人所知,SATA的600MB/s是總頻寬

確實是單個計算的,我自己做1TB x 4 RAID0,讀寫大約2000左右。


西歐踢
受教了,感謝
claus950 wrote:
確實是單個計算的,我(恕刪)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有些PCIE和SATA會共用bus,所以只能擇一
有些是直連CPU
但是速度都會給滿
西歐踢
知識也是要與時俱進的,雖說要著眼現在,既然要探討就不能全然忽略過去的東西
Ghostwriter wrote:
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有些PCIE和SATA會共用bus,所以只能擇一
有些是直連CPU
但是速度都會給滿


不太懂你的意思,可否詳細說明?

我的觀念是SATA3並非共用6Gbps(約600MBps)頻寬,而是每個SATA Port都有獨立6Gbps(約600MBps)頻寬,但如果RAID0速度高於南橋匯流排,最後會被限制在南橋的匯流排速度。

或是您同意樓上論點?
西歐踢 wrote:
就個人所知,SATA的600MB/s是總頻寬
Ghostwriter
那個總頻寬我是當作SATA3上限而已,你的論點是對的
nwcs
要說到RAID,會更複雜,還要加上RAID卡的因素。
如上面大大說的,知識要與時俱進,我會用AMD的圖,是因為,我這樓的測試用PC,用的就是這個架構,重點在,說明CPU+MB都會有所影響,你要有個概念,而不是拘泥於數字或總頻寬是多少,這種細部,那是你要根據你當時要上機的主機而定,不是每一台PC都是一個樣。

電腦發展快速,昨日之是,往往成了今日之非,要看的是原則,HDD到SSD,再從IDE到SATA、PCI-E、M.2,對外頻寬,目前就是受到CPU+MB的影響,但以後會如何,沒人知道。

硬碟的本身速度也受到物理現象和用料所宰制,所以,要想知道能不能,有時你不是光看說明書,就能知道所有資訊,因為,現在出貨,有誰會附上這種技術資料的說明書 ? GOOGLE後再來求卦,或許是比較合理而快速的方式。

我是因為這顆NB HDD的速度太出乎意料,面對那個精美的數字,實在很難理解,所以上來問卦,也得到合理的解答了。

有人面對現實,是直接吞下去,我算是那種,飲食困難型的吧 ? 太奇怪的現象,不問一下,要我直接接受,是有些難度,這算個人特質吧。
感覺樓主年紀才二十幾歲的樣子
320g這種容量
5400轉這種轉速
跑出來的速度
會慢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想必你是沒經歷過80g的時代
這種情形早就見怪不怪了
上面那些人就是用過許多零組件
才會直接告訴你怎麼一回事
用歲月告訴你的經驗分享
nwcs wrote:
進,我會用AMD的圖,是因為,我這樓的測試用PC,用的就是這個架構,重點在,說明CPU+MB都會有所影響,你要有個概念,而不是拘泥於數字或總頻寬是多少,這種細部,那是你要根據你當時要上機的主機而定,不是每一台PC都是一個樣。

電腦發展快速,昨日之是,往往成了今日之非,要看的是原則,HDD到SSD,再從IDE到SATA、PCI-E、M.2,對外頻寬,目前就是受到CPU+MB的影響,但以後會如何,沒人知道。

硬碟的本身速度也受到物理現象和用料所宰制,所以,要想知道能不能,有時你不是光看說明書,就能知道所有資訊,因為,現在出貨,有誰會附上這種技術資料的說明書 ? GOOGLE後再來求卦,或許是比較合理而快速的方式。

我是因為這顆NB HDD的速度太出乎意料,面對那個精美的數字,實在很難理解,所以上來問卦,也得到合理的解答了。

有人面對現實,是直接吞下去,我算是那種,飲食困難型的吧 ? 太奇怪的現象,不問一下,要我直接接受,是有些難度,這算個人特質吧

一般人用不到吧..主機板的頻寬限制,沒有多插陣列卡的情況下,一般使用吃到頻寬上限的機率很低.

320GB是真的很老的規格了,10多年前的hdd 轉速7200 3.5尺寸,爆發100MB/s.常均速60MB/s. 4K速度....HDD又是老骨董就別折騰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