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tachi 的硬碟有這麼糟糕嗎 ?

我覺得應該是運氣吧
我用H牌的還蠻順的,之前反而是S牌壞的頻率較高,但是因為S牌有五年保(壞掉有機會換大顆給你)
不過
比原本大的硬碟 [不等於] 累積的重要資料
所以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的蠢事就不要再做了,現在支援Raid 0的主機板很多
外接式的也不少,多花點錢在重視的資料保護上是值得的

節哀順變吧
lengda wrote:
散熱真係粉重要ga,...(恕刪)


個人會建議您,把散熱片拿掉,直接吹HDD,效果會更好唷。
PS.我還單身。
H牌的硬碟已經被我列為拒絕往來戶了..
爛透了.
上次幫我舅舅裝電腦,就買了一棵H牌的160G 的,剛開始裝都還正常..
結果當我把C碟裝好後開始Format D碟就開始惡夢了.重開機後開不起來.
整個HD的MBR掛點,所以連用Windows開機片都裝不進去.
過來用原廠的Tools去做低階格式化.確定沒有壞軌..
那我就再繼續裝看看..我勒居然裝到一半會聽到讀寫頭在那邊.搭搭的一直響..
我看完蛋了..
最後拿回去順發換一顆WD的..唉!!

實在讓我想不到H牌會爛成這樣子..現在X31肚子裡面的還是7200rpm 60G 2.5"的..
用起來蠻爽的..
最後的結論是..請不要買H牌的MIC做的...爛到極點!!
我現在這台NB用的是Hitachi的2.5"硬碟
外接盒上那顆用他們家3.5"的...

我是個很沒耐心的人...
所以都等不到讀取頭停好我就把電源開下去了...
到現在...兩顆HDD還是頭好壯壯...

真的啦...
買這類的電子產品...
很靠運氣...
騎車殺太快...不論是Arai、OGK還是Dainese都護不了你...平安上路才是王道...
只要用硬碟儲存資料
就一定會壞
時間長短的問題
所以一定要養成備分的好習慣

我想是 "PCHOME買了一顆 320G 的 SATAII" 這個環節出問題吧...

因為都是廠商直接出貨... 上面有沒有代理商貼紙呀.. 若沒有..出事的機率就很高..
(若在七天內.. 就退貨吧)

若是從光華/Nova 商場買的全新硬碟.. 就直接拿去換別家的吧..
Nikon D90(MB-D80) + 17-55 + 28-70 + N35.2 + N50.4 + SB-800(SD-8A) + T124
厄~~HITACHI現在那麼爛喔@@?
小弟多年前自己組了一台K6II-450買了一顆IBM的硬碟,用了好多年(我也忘了幾年)
後來又想組電腦覺得13G太小了,想再買一顆發現買不到,上網爬文後才知道IBM被HITACHI買了~
於是就去光華買了一顆HITACHI的硬碟(那時候好像剛合併不久)
現在這2顆硬碟都還在我的電腦裡轉阿轉的~
chihikki wrote:
問題是,我東西都copy到那顆上面了啊 ...(恕刪)


這樣真的蠻慘的,我電腦都是裝兩顆硬碟,
第一顆放正常操作的資料,第二顆用來存放複製的資料。
每隔個把月再用另一顆外接碟複製PC、NB上的資料,拿到辦公室放著。
資料分三處兩地來放,這樣比較安全啦!
Quantum賣給了Maxtor,主要還是虧損,
為何會虧損,起因就是火球系列後期在lct 8 10 15 20這批不良率太高。
特別是lct 10的LB 採用的飛利浦馬達電源控制晶片
在保固期內故障太多,導致公司要賠給客戶的硬碟堆積如山。
在毛利率低的硬碟產業中,這代表巨額虧損。

Quantum IDE硬碟有分高階與低階硬碟
高階款 Quamtun LM AS 7200rpm
低階款 Quantum lct 8 10 15 20 5400/4500rpm
1998-2000
Maxtor 想吃下Quantum SCSI 的硬碟市場,
當年Maxtor 同時期的硬碟鑽石系列耐用度還算不錯。所以獲利穩定,所以有錢可以買下。

但是 Quantum AS系列後來也是出現一些問題,這個設計上的問題也延續到Maxtor D740-6L/ D540-4K的產品。
這部分Maxtor 後來也因為三年保固這邊也賠了不少錢。
2002-2004 很多家公司都得了瘟,低階款硬碟保固都縮水成一年.

Hitachi 也吃下虧損的IBM 硬碟 ,IBM 硬碟故障率很高的DPTA DTLA AVER 系列也是讓他們虧損連連。
我也用過 2.5 80G的,剛過保固期,第二天就壞了....氣到不行
所以,以後絕不再用這個牌子的HD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